2024-07-2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不安到受不了時,念念佛洛姆》

朴贊國(박찬국)現任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是包括尼采和海德格哲學在內的存在主義哲學,佛教與西方哲學的比較為其近年重要研究主題之一。其著作包括《元曉與海德格的比較研究》(聽松學術獎)、《尼采和佛教》(元曉學術獎)、《內在目的論》(雲際哲學獎)、《尼采超人講座》(臺灣、香港、澳門翻譯出版)、《成為自己 ― 尼采的解構與創造哲學》、《田間路上的思想家,海德格》、《海德格是納粹嗎》、《現代哲學大師們》、《讀德勒茲的〈尼采和哲學〉》、《讀佛洛姆〈占有還是存在〉》、《叔本華與元曉》、《向查拉圖斯特拉詢問生命的意義》等。
《不安到受不了時,念念佛洛姆:首爾大學名師講座,帶你遠離焦慮與孤獨,發現內在力量的紙上哲學課(참을 수 없이 불안할 때 에리히 프롬)》(2024)

《不安到受不了時,念念佛洛姆:首爾大學名師講座,帶你遠離焦慮與孤獨,發現內在力量的紙上哲學課(참을 수 없이 불안할 때 에리히 프롬)》(2024)

最近在逛書店時,很常會看到《愛的藝術》、《聆聽的藝術》和《存在的藝術》三本書,它們的書名取的太美,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才發現它們都出自於同一位作者,也才認識了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這位哲學家。

哲學涉及的主題,實際上是所有人都能夠提出自身想法與意見的,即使沒有專業的哲學知識。佛洛姆認為,任何內容只要讀者無法理解,都是沒有意義的 — 這是他寫作的原則,也是他對所有讀者的尊重。雖然佛洛姆作品的通俗性質,讓他在專業哲學界裡被貼上沒有深度的標籤,但是他的作品在全球暢銷的事實,像是《愛的藝術》在全球銷售了 2500 萬本,至今仍是哈佛大學生票選最喜歡的書籍,讓這位哲學思想家的影響力無法被世界忽視。

作者朴贊國是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對佛洛姆的認識和研究非常全面,深入淺出地寫下這本書,非常適合作為了解佛洛姆哲學思想的起點。在看完這本書後,如果佛洛姆的任何想法引起了讀者的共鳴,作者也在最後建議了各種後續的閱讀方向,引領讀者更深入地探索佛洛姆的哲學世界。

占有和存在

佛洛姆在《占有還是存在》中將生活模式分為「占有指向型生活」與「存在指向型生活」。占有指向型生活是指以擁有更多物質、名聲或地位的方式,來找尋人生意義的生活模式;存在指向型的生活則是透過實現人類本質的能力,尊重一切事物,與萬物交流幫助它們成長,並在其中尋找人生意義的生活方式。佛洛姆主張我們應該超越占有,去實現愛。

占有的欲望甚至會介入父母對子女的愛之中,當父母沒有全然的能力愛孩子時,他們會以過度占有、關注的方式來彌補不足。佛洛姆以自己的母親為例,母親想生的是女兒,所以她讓佛洛姆留長髮、穿女裝,並試圖強迫他學鋼琴以實現自身的願望,一直到母親 59 歲去世時,她都把佛洛姆當作自己的分身。

占有和掌控欲強的母親,只有在孩子脆弱時才能成為「有愛」的母親,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並從孩子身上獲得自我陶醉的滿足感;真正懂愛的母親,相較於接受,更會因為付出而感到幸福,才能在孩子獨立時,成為愛子女的母親,幫助孩子成長為獨立的人。

男女的愛情是分離的兩人合而為一;母愛卻是本為一體的兩人一分為二。真正的母親,是會為了讓孩子從自己身上分離出去並成長為獨立的人而付出一切。

逃避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是美國革命領袖派翠克.亨利(Patrick Henry)的經典名言,這句話似乎顯示出人們渴望得到自由,但是人們真的想要自由嗎?

為了分析自由對近代人的意義,佛洛姆先分析了中世紀的歐洲文化。中世紀的人認為身分秩序是由神來決定的,從出生那一刻起,人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固定地位。身分不可能改變,因此人們不會為提升地位而競爭,反而在既定的角色扮演之中,獲得安定感和歸屬感。

後來出現了文藝復興,人們開始意識到身而為人的尊嚴,崇尚追求自由、幸福和穩定的生活。但是佛洛姆認為,他們喪失了中世紀社會結構的安定和歸屬,在變得自由時反而開始感到孤獨不安。為了擺脫不安,他們沉溺於獲得權利、財富和名譽,為了自身利益不惜破壞他人的生活。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競爭愈趨激烈,每個人的命運取決於個人的能力和努力,所有地位與財富都變得暫時且不穩定,為了逃避這種焦慮,人們更加執著於物質方面的成功。

佛洛姆談論的「逃避自由」,並不是「為了生存」而放棄的自由,而是在生存未受威脅時放棄自身自由的情況。例如:陷入狂熱的宗教或政治意識型態,人們自願成為該宗教或政治意識型態的奴隸;或是在資本主義中,選擇成為金錢與物質的奴隸,為了獲得死都花不完的財富而折磨自己。

現代人雖不使用神學式表現,但卻也想擁有產生強大力量的工具,例如累積財富、發展科學等等,藉此取得生存的力量,克服不安和無力感。人們不依靠自身內在力量,而是依靠外在力量克服不安與無力感,這和仰賴信仰、國家或領導人的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生命需要

人類的理性與想像力,讓人類獲得形塑自己的自由,卻也為人類帶來了孤獨感、無力感與虛無感的負面情緒,終其一生的努力只為擺脫這些負面情緒 — 面對眾多的生命可能性,我們終究要做出選擇,並且獨自為這個選擇負責,因而產生孤獨感;我們不只無法預測選擇的結果,還會因為世界不如我們的期望而產生無力感;想到必將來臨的死亡,感到人生的所有努力終將徒勞而產生虛無感。

如何應對這三種負面情感,佛洛姆認為,為了擺脫孤獨感,人類有了結合與合而為一的欲望,渴望與他人建立連結;為了擺脫無力感,人類有了超越與創造的欲望,藉此感受到自身力量;為了擺脫虛無感,人類追求定向架構與獻身對象,藉此賦予人生崇高的意義、方向與目標。這三種欲望,可以說是人類特有的「生命需要」。

為了滿足結合與合而為一的欲望,有些人會透過酒精或毒品來麻痺意識,有些人則是讓自己隸屬於特定宗教或政治團體。佛洛姆認為,唯一能克服孤獨感的方式是「愛」— 主動關心所愛之人的生命與成長,共同承擔他人的錯誤,並且尊重個體的獨特性格。

為了滿足超越與創造的欲望病態的表現是窮盡方法追求權力、名聲與財富,並且透過掌控他人,來讓自己成為強大高貴的存在。佛洛姆認為,理性健康的方式,是不把其他人事物當作自我強化的手段,而是藉由幫助他人展現自己的本質,並且從中感受到自己有幫助他人的力量而感到欣慰。

為了滿足追求定向架構與獻身對象的欲望,人們往往會瘋狂執著於特定的政治意識或是宗教教義,並且極端地排斥其他系統的人。所有的定向架構,都以絕對與無限作為核心,要求人們對其做出無條件的奉獻,將人類從各種懷疑與不安之中解放出來。佛洛姆認為,重點在於這些定向架構是否能增加人類的力量,有些宗教與哲學能以理性健康的方式,以智慧與實現愛的態度來對待世間萬物。


作者基於對各個哲學家思想的全盤理解,遵循著和佛洛姆尊重讀者的通俗寫作原則,讓許多原本晦澀難懂的各派哲學思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沒有阻礙地通過眼睛,直達讀者的內心。

這些哲學思考看似虛無飄渺,事實上本質都是關於人生,與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筆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頻頻產生共鳴,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念和觸動。

延伸閱讀

  •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2015)by Erich Fromm
    • 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因此人們選擇逃避自由,只為了尋求安全和歸屬感。
  • 《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2021)by Erich Fromm
    • 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力量的發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