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的美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問題:當我們在說『理性』的時候,我們在談論的是什麼? ·如何理解『理性』? ·理性是一種精神力量抑或是一種批判工具?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解釋?·歷史上的哲學家都是怎麼講理性的? 有什麼異同? ·關於理性,你能想到的內容都有什麼?
《思想 鬥陣俱樂部》 From Facebook

Q0: 當我們在說『理性』的時候,我們在談論的是什麼?
「理性」,是人基於本性而擁有的性質中,用來貼近現實面,但目的地卻是接近最美好未來的自然天賦。 也正因為可以極致地活在當下,望向無垠的未來,所以便建立出道路,而基於理性產生的道路,就會成為「道理」,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就是基於每個人性格所具備的性質中,擁有的獨特性,被反覆驗證成功後,才產生的名言佳句。

可以知道大哉問的第一句,是在調用理性,避免《快思慢想》的快思出現。 因此特別註明為Q0,否則正常都是從Q1開始回答起。

(此處恰巧直接通向下一個問題-Q1,也證明理性成為道路,而成就道理的邏輯正確。)

Q1: 如何理解『理性』?
為什麼感性無法理解理性,而要經由靈性的調用? 例如: 當一個人面對緊急狀況,當局者迷時,請他想像自己站在岩岸上,正在感受大海波濤洶湧的撞擊與拍打,他立刻就能冷靜下來進入狀況?

由此可知,只要轉化心境,自然就會與道理同頻率,而自然調用出理性,進入平靜,藉此產生源源不絕的方法與解決方案,也因為轉向通往道理的康莊之路,所以能看見最美好的未來,並且走得到. 

(此處恰巧直接通向上一個問題-Q0,也證明理性成為道路,而成就道理的邏輯正確。)

Q2: 理性是一種精神力量抑或是一種批判工具?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解釋?
答案如同Q0、Q1所敘述。 

可以調用精神力量,亦可以作為批判工具。 但要知道層級關係,在精神一般歸屬於「靈性」,因此是調用,實際作為批判工具,只是在確認由理性構成的道路(即道理),是否穩健扎實,自己才肯投入人生中的生命,往康莊大道邁進。

既然可以提供不同想法,承蒙不棄,在此提供我的想法。

理性是人性中自然擁有的天成,若要明確定義,其實是「人之初,性本善。」天生具備的自然引導,也就是「善」,但這邊不是說感性或靈性即為惡,而是相較於感性與靈性,理性本身可以與引導(善),進行最好的連接,接著由感性搜集資訊,由靈性觀看此引導的性質是否能通往最美好的未來。 因此可以定義理性是生命天賦。

Q3: 歷史上的哲學家都是怎麼講理性的?有什麼異同?
Mark Twain:「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we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此名句之中的「find out」,要怎麼運作? 

可以經由理性、感性,或靈性。 歷史上的哲學家大部分的相同之處,都來自於建議用「理性」找,而相異之處,都是在因應時代與時勢,分配權重,要人別忘記感性,記得用靈性視察省視。

Q4: 關於理性,你能想到的內容都有什麼?
要極致地活在當下,同時看往最遙遠的美好未來時,幾乎沒什麼餘裕可以讓感性說話,於是幾乎不說話地傾聽,變成為看似冷酷無情的樣貌,因為時刻都要讓感性盡情表達,自己再安撫著它,說:「我們現在是在走向最美好的未來,而最美好的未來有多麽舒適,你也感受得到。」,說完還是要繼續傾聽。 

幸好有靈性,可以讓感性偶爾發揮好的創意,讓現實產生奇妙與神秘感,但沒有什麼人知道,那是因為時刻都活在理性裡,感性在長期的濃縮與壓抑下,迸發出的能量。 如果天賜的天賦,理性、感性、靈性,可以給人如此豐富精彩的生命,彷彿善外有善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麼執行使命,不就只是基本的呼吸嗎!


什麼是天賦

什麼是天賦


avatar-img
30會員
856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康莊大道上,想盡辦法要活出自己,不然就只能過古人的所指引的道理過日子。 因為既然有最好的道理存在,只有照著做,才算珍惜生命。 如果以浪費為前提,我們什麼也不必討論。
尼采在批判價值的同時,又肯定價值;展露價值的同時,又在漠視價值。 因為一整個就是進程而已,尼采不希望我們經由哲學追求真理,而終於抵達崇高無上的價值後,卻因此止步不前。 因為價值裡,有生生不息,。 但是講出來之後,彷彿就被做成雕像,讓其他生命活不出自己,所以只好再批判自己一次。 這種結果,就是有智慧。
投射並非榮耀般的閃耀,但擁抱給予的心,就能自然將投射成為榮耀。
如果正義,就是正確的付出,而沒受過教育、不會思考的人們,就連學習模仿也被認為是野蠻時,自由、平等、博愛,是怎麼在人類個體之間,不同程度的文明與野蠻中,成為普世價值?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在康莊大道上,想盡辦法要活出自己,不然就只能過古人的所指引的道理過日子。 因為既然有最好的道理存在,只有照著做,才算珍惜生命。 如果以浪費為前提,我們什麼也不必討論。
尼采在批判價值的同時,又肯定價值;展露價值的同時,又在漠視價值。 因為一整個就是進程而已,尼采不希望我們經由哲學追求真理,而終於抵達崇高無上的價值後,卻因此止步不前。 因為價值裡,有生生不息,。 但是講出來之後,彷彿就被做成雕像,讓其他生命活不出自己,所以只好再批判自己一次。 這種結果,就是有智慧。
投射並非榮耀般的閃耀,但擁抱給予的心,就能自然將投射成為榮耀。
如果正義,就是正確的付出,而沒受過教育、不會思考的人們,就連學習模仿也被認為是野蠻時,自由、平等、博愛,是怎麼在人類個體之間,不同程度的文明與野蠻中,成為普世價值?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乾淨的靈魂 有天,她突然提到我是個滿理性的人。 我有些驚訝,理性這個形容詞,從來不曾套用在我身上,從什麼時候開始,竟然讓人覺得理性? 一直以來,都是憑感覺行事。交朋友如此,做任何的決定都是如此。在20多歲毅然決然成立了工作室那刻,同樣是如此;不留任何後路,沒有任何理性可言。
Thumbnail
老實說,感性的人並不笨 只是很清楚理性的人不懂感性發生在理性之前󠀠 感性是人類經由感官,對於某種事物產生直接感覺與情緒的一種能力󠀠 若感性不存在,則理性也不存在󠀠 自詡理性的人沒想過,一定是先對“什麼”產生感覺那個“什麼”的情緒讓腦袋的思考,並依據自己的邏輯、經驗,而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因為一個定義問題而有的對話末了,P說因為你天生感性、浪漫,所以邏輯有時候會迷路。這句話讓我生起了感受—感性其實無涉理性邏輯,它們是並存的,對我來說也是無謂高下的。 因為學習本身就需要基本邏輯,不論什麼學科—即使是語言本身,也是有邏輯可尋的,即文法。而過於重視或依賴邏輯本身也是個缺陷,我認為真正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乾淨的靈魂 有天,她突然提到我是個滿理性的人。 我有些驚訝,理性這個形容詞,從來不曾套用在我身上,從什麼時候開始,竟然讓人覺得理性? 一直以來,都是憑感覺行事。交朋友如此,做任何的決定都是如此。在20多歲毅然決然成立了工作室那刻,同樣是如此;不留任何後路,沒有任何理性可言。
Thumbnail
老實說,感性的人並不笨 只是很清楚理性的人不懂感性發生在理性之前󠀠 感性是人類經由感官,對於某種事物產生直接感覺與情緒的一種能力󠀠 若感性不存在,則理性也不存在󠀠 自詡理性的人沒想過,一定是先對“什麼”產生感覺那個“什麼”的情緒讓腦袋的思考,並依據自己的邏輯、經驗,而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因為一個定義問題而有的對話末了,P說因為你天生感性、浪漫,所以邏輯有時候會迷路。這句話讓我生起了感受—感性其實無涉理性邏輯,它們是並存的,對我來說也是無謂高下的。 因為學習本身就需要基本邏輯,不論什麼學科—即使是語言本身,也是有邏輯可尋的,即文法。而過於重視或依賴邏輯本身也是個缺陷,我認為真正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