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為何課程能比書貴幾十倍?|極簡閱讀|心得|EP049

    🔴這本書在說什麼

    近年來,線上知識付費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學習真正成功的關鍵,還是在於說自己是否能夠將知識跟自己的經驗做個連結,並透過行動來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難。知識焦慮的人在十年前換買了堆積如山的書,而在十年之後,則是會買了不勝枚舉的線上課程,但是買了之後也沒有看完?看完了有沒有用到?大部分的人往往都是在學習時聽聽激動,想想感動,過後不動。

    學習沒有用,是因為學了之後真的沒在用。

    如果把書看完之後,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沒有改變自身的行為,那這樣跟思想上的吸毒又有什麼差別呢?都是自己看著很爽,但是客觀上來說,跟沒有看是的人一樣的。

    本書作者從剖析課程或講座與書本的不同為起點,並發展出以費曼學習法為基礎的閱讀法,這是一種極度要求學以致用的閱讀法


    適合這些人

    1. 想瞭解出書、講座、課程是如何運作的人

    2. 想知道如何更有效的使用知識改變自身行為的人

    3. 總是沒時間看書的人


    🔵為何課程、講座比書貴幾十倍?

    只是去做個比較就可以知道,課程跟書的價格的差距可以從數十倍到數百倍以上,但是奇怪的是,不管像是談判或是其他職場技能,書的數目(不管英文版還是中文版)都超過了幾十萬本,各國大師的都有。


    那開課程還能賣什麼呢?是不是可能暢銷書作家保留了一些關鍵內容,放在課程裡面,然後用課程去撈錢呢?但是有上過課的都知道,課程跟圖書所包括的核心知識基本上是一樣的。


    內容是一樣的,但是價格可以差到上百倍:難道會上課程的企業都是傻子嗎?


    不是,是因為企業發現說,參加精心設計的現場學習效果確實可以比讀書的效果好,那是好上多少呢,根據市場的選擇,好到可以值得多花上百倍的錢,可是既然核心知識是一樣的,那麼價值到底差在哪裡?


    其實答案也簡單:自我導向、連結經驗、強調實踐


    可喜可賀的是:這三個是可以有技巧地從看書也能得到的東西


    🔵如何判定自己讀懂這本書?

    讀書讀多了容易出現這樣的盲點,覺得這些東西我都看過,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有這種想法的話,就會覺得自己曾經滄海難為水,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會不會就陷入一種看什麼都差不多的認知偏差:你以為你懂了,但實際上沒有懂。


    ❶濃縮還原

    濃縮是指能夠抓出重點,提煉乾貨,是閱讀的角度。還原是指能夠從主旨出發,還原樹狀圖,是寫作的角度。讀書應該要能濃縮也能還原,能長且能短。


    如果只會濃縮的話,那就看書名就好了。


    ❷相同相異

    在學習之中,你沒有去注意相同的地方與相異的地方?


    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其實你會把漢堡跟刈包當作是同一種東西。


    固然它們是很像,但是,相異的地方更多,為什麼漢堡賣到全世界去,但是刈包就只有在華人裡面的部分區域才有,除此之外,材料、歷史、行銷手法等等都是可以探討有所差異的地方。


    如果讀書不注意相同相異,覺得什麼都差不多,那這樣讀的很粗啊。


    ❸閱讀八問

    1. 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

    2. 作者提出了哪些關於這個原因的前提?是怎麼驗證過排除這些前提的?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3. 如果依照這個概念去做之後會怎樣?對我有什麼好處?

    4. 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不改變的問題有多嚴重

    5. 有沒有相反的觀點?有沒有不支持這個觀點的地址?

    6. 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什麼條件下是不管用的?

    7. 從前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8. 比較類似或相反的資訊,和作者提出的資訊的區別是什麼?界線又在哪裡?


    🔵如何寫出對自己有用的讀書心得?

    ❶ 連結自身

    。 讀完之後用自己的話說、

    。 解釋過去:連結自身經驗

    。 規劃未來:設定目標與方法、使用心得與回饋


    ❷ 思考過程

    如何得到答案的過程,而不是直接給正確答案


    ❸ 實用主義

    書不要強迫一定要唸完,重點是對自己有所幫助,幫助是只能夠改變自己行為的概念,一本書能夠有一個實際應用就很難能可貴了


    🟡個人心得

    這是一本反思知識焦慮的書,並判別買了那些知識產品最後到底是思想上的吸毒還是真的能夠改變自身的行為。


    關鍵就在於能讓知識跟自己有所聯繫,跟自己相關程度越大,當然就會學得比較好,如果只是一個離自己很遠的理論,那可能就只是聽聽而已的玩具而已,思想上的玩具


    我之前很喜歡看書,但是就只是看過去就算了,結果最後往往就只記得那個書名我看過而已,如果只是這個樣子的話,我當初為什麼要去閱讀呢?


    所以我後來開始去做筆記,累積自己的資料庫,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筆記是寫下來了,但是自己根本記不住,那該怎麼辦?如果遇到一個問題我沒辦法馬上反映出來這跟之前學得哪個概念有所相關,那筆記也沒有用。因為筆記是外接的大腦,但是你也要接他才有用。


    所以我就開始反思,我有曾經用那些知識去解釋什麼東西嗎?不然突然有一個類似的東西出現在我眼前,我也沒辦法判斷這跟我學過的什麼東西有所相關,所以我就開始用學過的東西去解釋自身過去的生活經驗:像是我常常會忘記吃藥,所以我就會把要放在顯而易見的地方,這其實就是原子習慣的方法。而看完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書之後,也會寫下詳細的讀書心得,供日後自己參考。諸如此類。


    而在此之後,只要我讀書讀到具體可操作的方法,我都會盡量去嘗試,畢竟書本就只是作者自己寫下來的資訊而已,如果沒有讓那些概念進入我們的生活的話,那麼永遠就只是兩條平行線,或者是說我們讀者在看作者在那邊比手劃腳而已。


    畢竟作者都願意花費那麼大的力氣寫一本書來兜售他的想法,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嘗試看看呢?


    🔴總結

    首先,我們發現了課程與書籍之間的巨大價差,並解釋了這種價差的原因。課程往往比書籍貴數十倍到數百倍,這是因為課程更強調互動與實踐,能夠提供書籍所無法給予的學習體驗。課程的設計通常包含了實際操作和即時反饋,這種互動性讓參與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課程還提供了與講師和其他學員交流的機會,這種交流能夠激發新的思維和靈感,使學習效果更加顯著。這些因素使得企業和個人願意為課程支付高價,因為他們發現這種學習模式能夠帶來顯著的提升和變化。


    其次,我們提到了只要通過有效的閱讀技巧,同樣可以從書籍中獲得巨大的價值。以下是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書本內容的三個方法:

    ​第一個,是能做到濃縮還原。濃縮是指能夠抓住重點,提煉出書中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知識點。還原則是能夠從主旨出發,將這些知識點重新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結構。讀書應該能夠既濃縮又還原,既能總結精華,也能詳盡闡述。這樣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書本內容。

    第二個,是能做到比較異同。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書中內容與自己已有知識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新知識,還能加深對已有知識的認識。例如,當我們在讀一本關於市場行銷的書時,可以將其中的理論與我們之前學到的行銷策略進行比較,找出其相似和不同之處,這樣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市場行銷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第三個,閱讀八問也是有效的技巧。這八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批判性思維,深入理解書本內容。這些問題包括: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作者提出了哪些關於這個原因的前提?如果依照這個概念去做會怎樣?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有沒有相反的觀點?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從前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比較類似或相反的資訊,和作者提出的資訊的區別是什麼?這些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和評估書中的信息。


    最後,文章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首先是結合自身經驗。讀完一本書後,用自己的話來總結和解釋書中的內容,並將其與自身的經歷和體會相結合,這樣可以讓我們對書本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記憶。其次是闡述思考過程。不要僅僅寫下結論,而是要詳細描述自己是如何得出這些結論的,這樣不僅能幫助自己理清思路,還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觀點。


    最後是注重實用性。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際應用,因此在撰寫讀書心得時,應該重點強調書中哪些內容對自己有幫助,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這樣的心得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書本知識,還能在未來遇到類似問題時提供參考和指導。


    總結來說,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和技巧,我們可以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無論是濃縮還原、比較異同,還是閱讀八問,都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書本內容,提升我們的學習效果。而撰寫有效的讀書心得,則能夠鞏固我們的學習成果,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和改進。這樣,我們不僅能夠在知識上有所收穫,還能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成長和提升。

    學習是終身的旅程,不僅限於書本或課堂,而是無處不在的。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與作者思想的對話,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當你感到困惑或挫折時,不妨回顧這些閱讀技巧,重新審視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願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在實踐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


    🌐延伸閱讀

    1. 讀懂一本書

    2. 如何閱讀一本書

    3. 閱讀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愛貓愛讀書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