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別害怕迷路與繞路。

029| 別害怕迷路與繞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別害怕迷路與繞路,在無意識裡沒有白走的路。”
在我們的意識上,可能以為彎錯、走錯了路,而感到沮喪、絕望。
事實上,這些卻是無意識正走上整合的珍貴過程。

·

raw-image


榮格曾描述:

“這是一條最長的道路,不是筆直,而是蛇形的。
是一條以引導杖將對立面統一起來的道路,也是一條迷宮般的曲折,且不乏恐怖的道路。

正是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遇見了那些據說「難以接近」的經歷。那些不可接近性,花費我們巨大的努力:《要求我們最害怕的「整體性整合」》。

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它們敬而遠之。
但我們的無意識卻總是滔滔不絕地談論它,並無休止、堅定不移地探索·找尋它。

·

希望這段話,能帶給你在人生這條最漫長的路上,有些指引與微光,而能溫柔擁抱這些以為是挫敗、無價值的絕望經歷。

別害怕,我們一起,慢慢走,比較快。


☁️ 榮格原文取自:
Collected Works, Vol. 12, 1968 Psychology and Alchemy Part I: Introduction to the Religiou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Alchemy Paragraph 6, page 6


///

A healing space💡
願這裡的文字能成為你心中的光、照亮你的內心,使你有機會看見這些線索。

#以傷療傷 #為療傷而聊傷 #心裡的傷在說話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想與你說的話 #心理諮商師 #心理諮商 #諮商

手繪✍🏻 @ruey_art

avatar-img
蔡叡昀 諮商心理師
15會員
37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監事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以傷療傷」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讓傷向我們說的話有了意義。 將這空間獻給所有在生命路上受傷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聊傷與療傷。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在伴侶關係中,許多人努力想要療癒對方的情感傷痛,但常常因為誤解彼此的需求而陷入「錯位照顧」的困境。這篇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的根源,並提供方法來有效理解與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以促進真實的修復與成長。深入自我覺察與良好的溝通方式是成功的關鍵。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在伴侶關係中,許多人努力想要療癒對方的情感傷痛,但常常因為誤解彼此的需求而陷入「錯位照顧」的困境。這篇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的根源,並提供方法來有效理解與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以促進真實的修復與成長。深入自我覺察與良好的溝通方式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