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數位足跡變成數位遺跡

臉書也將「生不如死」

大家或許知道,台灣目前已經是『生不如死』——每年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人口呈現淨減少。

前兩天在《經濟學人》上聽到一篇有趣的文章:What happens to your data when you die?,介紹瑞典政治科學家 Carl Ohman 的新書,才知道臉書也會有『生不如死』的一天:專家預計 40 年之內,臉書上會有超過一半的帳號,主人已經離世。

過世之後,留在網路世界的足跡,屬於誰呢?

卡夫卡手稿:燒,還是不燒?

文章開頭舉捷克作家卡夫卡為例,一百年前他去世時,交代作家好友 Max Brod 把未發表的手稿燒毀;幸好 Brod 背叛了卡夫卡,為他編輯出版遺作,今天我們才能欣賞他的傳世經典。

但這引發一個問題:卡夫卡的作品,是卡夫卡應該帶走的財產,還是該留下給讀者共享的呢?手稿所有權也是一個問題,直到 2016 年才在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被留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了)。

AI 復活術

在數位時代,人們有意無意留下的足跡,產出的驚人資訊量,前所未有。作者 Ohman 說,我們會不斷發現,自己與卡夫卡的朋友 Brod 面對相同的矛盾。

隨著 AI 的發展,已經有人重建過世親人的影音模型,讓他們真的『音容宛在』。更有新創公司專門要做這門生意,只要你願意,未來可以買回阿媽聲音的聊天機器人,來講故事給小孩聽。

有些人可能連想到死後親人取用自己的『遺跡』,都覺得不舒服了;如果是其他人拿去用呢?前一陣子有人以過世歌手的聲音影像,製作成 MV 發表,被抨擊消費死者。

數位內容的價值

其實不用等到死後,多年沒看到的內容,再看都能給人驚喜(驚嚇)。

之前建了一個新 blog 交代作業,同一個帳號底下有我 20 年前開始、但荒廢十多年的 blog。瀏覽以前寫的東西,有的文情並茂,引據完備;有的就是簡短廢文兩行,連作者本人我都覺得點開標題是浪費生命。

​那麼,這些內容留在網路上,到底有沒有價值呢?

我們的『數位遺產』對未來研究者來說,會是寶貴的人類學資料。但在它們產生考古價值之前,先要考慮隱私和品質的問題。

在巨量資料當中,除了剛才說的廢文,也有不經意留下的瀏覽記錄、銀行往來資料等等,還有詐騙廣告和認知作戰的假新聞。

到底哪些該刪、哪些該留?還是全部留下,讓算力強大的 AI 幫忙分析現今人類的精神面貌?


265年老家書的新啟示

想到上學期在社大帶學生讀了一篇文章 265-year-old love letters opened for first time:法國戰艦 Galatée 號船員的家書,在七年戰爭期間因船艦被英軍俘虜未能送達,這些塵封 265 年的 100 多封家書,去年(2023 年)首次被打開。

當時平常的家書,訴說思念、擔憂、家中女性張羅大小事務,還有很多拼寫錯誤,此時成為戰爭時期法國民情的珍貴一手資料,包含透過書信表達情感、女性識字率和社會角色等訊息,讓我們更了解 18 世紀的生活和社會階層。

這些家書要是真讓士兵們收到了,當然能安慰他們的心情,不過書信本身或許就四散丟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受到重視,字字句句琢磨個仔細。一大批信件未傳達收件人,也沒被丟棄銷毀,能重見天日,真是幸運的巧合。

新挑戰需要新解方

如今的數位時代,我們不再需要歷史的偶然或巧合,每一個瞬間都有機會永久保存下來。

除了考量自己和親人的數位足跡如何處理,作者 Ohman 提醒人們,這些數位遺產屬於全人類共有,呼籲共同督促網路社群平台,積極討論並制定相關規範,直面這個新世代的新議題。

在保存數位遺產與保護個人隱私之間,是否有可能取得平衡?你怎麼看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