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冠軍

成為冠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晚上十二點,線上線下都傳來了歡呼聲!!!!

這次的奧運男雙羽球冠軍賽,多次的勝負轉折,讓人觀賞球賽也需要鼓起勇氣,心臟還得要很健康。中間友人一度懷疑自己「帶賽」,幾度進出廁所。

「得分了!YA!」他開門探頭。

「又失分了啦,你一出來就~~~」其他人揮手阻止。

他只好回去廁所,繼續刷手機。失去在大螢幕觀賞決勝局的權利,但心甘情願地躲在廁所裡。可是,結果他比誰都開心!好像正是他的犧牲,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才能讓麟洋配得奧運冠軍一樣。真有趣,真興奮, 這就是運動賽事,這就是奧運的魅力。


不禁想起前陣子和國家級教練的朋友聊到:「如何培養世界冠軍,冠軍又需要具備怎樣的心態?」


他說其實,持續和高強度的練習當然是基本,也是一種職業道德。但這樣的訓練,如果沒有在好的「心態」下進行,只靠教練的嚴格要求或是外界的激勵,也很難長久且穩定的。

尤其是比賽的當下,運氣也占了不少成分,誰也說不准。因此,運動員想要在逆境的時候,增加自己的勝率,又或是在順境的時候,不要自毀長城,在日常訓練中,會發現在那些頂尖運動員身上可以看見兩個重要的「心態」。


首先是,「平常心」。

有天分是一回事,如果可以讓自己喜歡上正在從事的工作,享受這個過程,無關勝負,甘之如飴,那才真的是最幸運的事情。我記得游泳冠軍「魚雷費爾普斯」,說過當他在游泳的時候,會好像進入了一個完全安靜的「心流」狀態,是感到開心且平靜的,所以他可以不在乎訓練的辛苦,沉浸其中。


再來是,「責任感」。

「天才」他見多了。具有「天分」也只是人生的一種運氣,既然是「運氣」,那就是脆弱的。一個失誤或是不用心,多的是「天才」在後面等著取代你。

負責任的把自己掌握的運氣,也就是天分,轉化成實力,才是讓天才可以保持領先的秘密。


「真正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居然比你努力。」我想。


美式足球聯盟的「傳奇教練比爾.貝利奇克(Bill Belichick) ,曾經對他的球員說過他關於「責任感」的簡單定義:

『 You get the job done or you don't. 』真的很直接了當。


一時幸運可以奪冠,但持續多久才是真本事。頂尖應該是一種習慣,只有具備「平常心」和「責任感」心態的人,才能夠在站上冠軍的頂峰之後,還能屹立不搖。


«喜歡這篇文章嗎? 關注我,就不會錯過新上架的文章囉!» 

avatar-img
紀錄與收藏
10會員
34內容數
分享日常的閱讀和旅行的見聞。至於投資,就多分享一些失敗和錯誤的的經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錄與收藏 的其他內容
當新創企業開始思考要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考慮從辦公室整潔以及服裝儀容開始要求自己,就像大谷翔平這樣一位的偉大運動員也會隨手撿垃圾一樣。
我以前面試中高階主管的時候, 大概有將近一半的面試者會透露前公司的機密,尤有甚者會很用力的說他們的壞話。 這些人之中包含不少上市櫃公司、跨國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不只是研發或業務人員,甚至最保守的財會、HR也有。所以這些企業的轉型問題、內鬥八掛、我居然也因為這樣聽到過不少。 每當遇到這類面試者,令我
跟對人!跟對人!跟對人! 對的,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相信除了極少數的職業之外,幾乎沒有人不需要和其他人互動來組成實際的或是虛擬的團隊。即便你是老闆、企業負責人,但是你的大客戶、股東或是顧問、導師都會是你應該好好評估與觀察是否值得真心相處的對象。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面,遇到或看過很多糟
相信「求才」這個議題,絕對可以列入經理人或是企業主的前三大困擾議題。尤其是「關鍵人才」、「高階人才」更是如此。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就像知名的80:20法則所提,企業的興衰成敗,也會與少數的人才息息相關,他們的表現常常決定了企業未來的命運。 因此每當企業遇到挑戰,領導人不禁會問:「我的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在我的管理經驗中,從企業的草創期一直到千人的跨國公司,任何一個有心想要提升公司競爭力的領導人,絕對會將員工的教育訓練列為檢討的議題。但是效果與效率常常是人資或是領導人感到頭痛的問題。不論是課程太少或是
當新創企業開始思考要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考慮從辦公室整潔以及服裝儀容開始要求自己,就像大谷翔平這樣一位的偉大運動員也會隨手撿垃圾一樣。
我以前面試中高階主管的時候, 大概有將近一半的面試者會透露前公司的機密,尤有甚者會很用力的說他們的壞話。 這些人之中包含不少上市櫃公司、跨國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不只是研發或業務人員,甚至最保守的財會、HR也有。所以這些企業的轉型問題、內鬥八掛、我居然也因為這樣聽到過不少。 每當遇到這類面試者,令我
跟對人!跟對人!跟對人! 對的,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相信除了極少數的職業之外,幾乎沒有人不需要和其他人互動來組成實際的或是虛擬的團隊。即便你是老闆、企業負責人,但是你的大客戶、股東或是顧問、導師都會是你應該好好評估與觀察是否值得真心相處的對象。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面,遇到或看過很多糟
相信「求才」這個議題,絕對可以列入經理人或是企業主的前三大困擾議題。尤其是「關鍵人才」、「高階人才」更是如此。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就像知名的80:20法則所提,企業的興衰成敗,也會與少數的人才息息相關,他們的表現常常決定了企業未來的命運。 因此每當企業遇到挑戰,領導人不禁會問:「我的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在我的管理經驗中,從企業的草創期一直到千人的跨國公司,任何一個有心想要提升公司競爭力的領導人,絕對會將員工的教育訓練列為檢討的議題。但是效果與效率常常是人資或是領導人感到頭痛的問題。不論是課程太少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