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的無間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商周的編輯瑋鴻問我,為什麼Landy會有這麼多職場的故事可以寫?


答案非常簡單,因為我年紀大,經歷難免多些。而又心思敏感,大多數人習以為常、或能瀟灑以對的喜怒「過場」,對我而言就像恩怨「過節」一樣難以消化。


我曾經憎恨自己感知入微,也被主管、同事指摘過,是在沒事找事、小題大作。如今站在中點,再回顧過往,已經懂得如何和自己的高敏特質共處,同時將伴隨而來的附加價值放到最大。


那個附加價值就是,我能以中堅份子的角度,寫出位處職涯與生涯中間的過渡、痛楚,使同道中人知道該怎麼自保與自處。


遠流的春旭總編輯一直鼓勵我,在書寫完自己的人生探索之後,可以考慮續寫職場生存的實錄。我不太確定要從何下筆,啟程迄今,是太長太長的道路。


但是,凡事終有其時,中年的狂亂躁動漸漸沉澱以後,君華的故事,率先湧現筆前。


君華是虛擬的名字,背後融合了我、以及無數先烈的真實經歷,我們以人生最美好的華年,供奉在職場的君前,期待著君臣之間的情禮相待。如同很多宮廷劇的走向,通常都以「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悲催結局作收。


而今,再看年少,並不懊悔情真與忠誠,亦不認為自己錯信君王。我只是從來沒有深思過,君王的人性和人設,所以一直錯誤地將自己放在太容易受傷的位置。


想把「君華」,收錄在薈萃無數職場名家之言的商周,感謝瑋鴻替初出茅廬、名氣不顯的我,爭取了一個發聲的專欄。也以此作為給自己的紀念,提醒自己,我仍有燦爛的華年,用來反芻與體驗職場的歲月。


希望未來有一天,能替中年人寫一本職場的書,不只寫三明治夾層的壓迫與酸澀,還有唇齒回甘的轉化及溫存。


如果銀幕前的讀者,目前陷入了「君華」的處境,我想和你說,落魄,是為了讓你學習辨識職場上所有的險惡和灰色地帶,和你的能力並不正面相關。


抬起頭來,所有壞局都可以重頭再來,好好守護自己,銳利的刀刃出鞘之前,永遠替自己留個空間周轉與迴旋。不要太低估這個空間、不要拉不下身段和臉面,在危急關頭,它會為你保留體面。


#商周專欄在留言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伯樂老闆邀請我和另一個好同事喝下午茶。飲料上桌不過五分鐘,他舉起手來跟我們說抱歉,他得掛線參加一個總部會議,希望我們不介意他邊開會、邊和我們用餐。同時鼓勵我們不用拘束,可以正常聊天。 掛上耳機後,他不時提供意見、站起兩次身為我們拿取紙巾、間或把三明治送入口中,偶爾還能加入我們的閒談。
    想寫這個系列有一段時間了。從公告暫停解讀諮詢服務那一刻,我就在想,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來實驗(亦是考驗)身為投射者的核心預設:「休息」,是聚積「生產力」的必要過程;懂得「喊停」,能幫助投射者回歸自我賦權。
    在完全沒有預期、也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我獲得了一次夢幻的面試機會。 說是夢幻,因為對方所能給予的規格和舞台,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Top 5;然而,唯一的條件是需要長駐海外,這使得夢幻只能停留在夢幻的階段。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我是從HR的好朋友那裡,學到這個新單字:迴力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意思是重新聘用去而復返的離職員工,如同迴力鏢一般。 拜疫情所賜,缺工潮遲遲沒有趨緩徵兆,促使朋友必須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人力的調度與任用,包括考慮邀請前任員工歸巢。
    不約而同,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說起心裡的感受,「覺得被掏空」、「對任何事情感到麻木、抗拒,不再有創作的興趣或靈感」、「各方面都更加努力,效能卻每況愈下」。聽起來很像我們陷入中年危機、甚至是經歷更年期前兆的過渡期,很容易忽略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職業倦怠警訊。
    伯樂老闆邀請我和另一個好同事喝下午茶。飲料上桌不過五分鐘,他舉起手來跟我們說抱歉,他得掛線參加一個總部會議,希望我們不介意他邊開會、邊和我們用餐。同時鼓勵我們不用拘束,可以正常聊天。 掛上耳機後,他不時提供意見、站起兩次身為我們拿取紙巾、間或把三明治送入口中,偶爾還能加入我們的閒談。
    想寫這個系列有一段時間了。從公告暫停解讀諮詢服務那一刻,我就在想,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來實驗(亦是考驗)身為投射者的核心預設:「休息」,是聚積「生產力」的必要過程;懂得「喊停」,能幫助投射者回歸自我賦權。
    在完全沒有預期、也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我獲得了一次夢幻的面試機會。 說是夢幻,因為對方所能給予的規格和舞台,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Top 5;然而,唯一的條件是需要長駐海外,這使得夢幻只能停留在夢幻的階段。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我是從HR的好朋友那裡,學到這個新單字:迴力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意思是重新聘用去而復返的離職員工,如同迴力鏢一般。 拜疫情所賜,缺工潮遲遲沒有趨緩徵兆,促使朋友必須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人力的調度與任用,包括考慮邀請前任員工歸巢。
    不約而同,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說起心裡的感受,「覺得被掏空」、「對任何事情感到麻木、抗拒,不再有創作的興趣或靈感」、「各方面都更加努力,效能卻每況愈下」。聽起來很像我們陷入中年危機、甚至是經歷更年期前兆的過渡期,很容易忽略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職業倦怠警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很久不曾和此長篇大論的介紹自己,有點不大適應。但還是慎重的自我介紹一下。 首先,謝謝您來賞文,敬我們萍水相逢的緣份…
    Thumbnail
    可以寫短短的一篇,也可以寫長長的流水帳,不給自己太多的框架,希望能養成專心坐在書桌的好習慣,把一直都很想做的「寫文章輸出」這件事實現,第一步就從個人生活出發。【週記】系列可以保證不是什麼有營養的內容,只是單純抒發心情的網誌,如果能與讀者們產生共鳴,那就真是太感激了。嗚嗚嗚嗚嗚。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
    這職場..不是可以笑著也是一天的地方..沒那麼容易 無腦人惱怒我,該用哪招收尾?亂寫個什麼紀錄這與你們共事的痛苦日子吧!
    Thumbnail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很久不曾和此長篇大論的介紹自己,有點不大適應。但還是慎重的自我介紹一下。 首先,謝謝您來賞文,敬我們萍水相逢的緣份…
    Thumbnail
    可以寫短短的一篇,也可以寫長長的流水帳,不給自己太多的框架,希望能養成專心坐在書桌的好習慣,把一直都很想做的「寫文章輸出」這件事實現,第一步就從個人生活出發。【週記】系列可以保證不是什麼有營養的內容,只是單純抒發心情的網誌,如果能與讀者們產生共鳴,那就真是太感激了。嗚嗚嗚嗚嗚。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
    這職場..不是可以笑著也是一天的地方..沒那麼容易 無腦人惱怒我,該用哪招收尾?亂寫個什麼紀錄這與你們共事的痛苦日子吧!
    Thumbnail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