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我在英國打工度假 分享「學英文」的各種途徑

raw-image


當初決定要到倫敦打工度假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和文化視野。但沒想到我在法國家庭當Au Pair幾個禮拜後,有一天法國媽媽用很嚴厲的語氣跟我說「No ENGLISH in the house」!她希望我「全中文」跟小朋友對話,這讓我覺得很錯愕,我如果真的全中文對她們講話,說真的就很像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後來的Au Pair的生活就過得有點壓抑,因為我得避免在法國媽媽面前跟小朋友說任何英文。後來我決定在休息時間和假日,想辦法在外面找人講英文



用Meetup App   在你的城市找到社交活動

我當時下載了一款App叫 Meetup,這是一款活動資訊的App,可以設定地區、時間、活動類型等條件去搜尋。我從上面找到不少有趣的活動,也認識了一些新朋友。

以英文學習為主的語言課程其實蠻多的,我當時以免費或便宜的為優先選擇。免費的大多是由教會組織提供的課程,有一些則是私人的團體課,這種有的會寫明費用,比如一小時5英鎊或10英鎊,或是以樂捐的方式,課後自己決定要付多少錢。



在博物館內的校外教學  融合藝術鑑賞的英文課

其中我參加過印象最深刻的課,是由一位P先生所帶領的「Museums in English」,這是我開始用Meetup後參加的第二個活動。「在博物館上英文課?」我當時看了活動介紹,覺得這真的很特別,當時平台上也沒有類似性質的。

星期天的早上,我們約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門口見面,除了P老師之外,大約有9個人左右參與,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西班牙、義大利等地的學生,我是唯一一個華人臉,年紀從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的人都有。進入到大英博物館後,我們在其中一個展間進行活動:目標是「找出展間你最喜歡的物件」,並針對物件的外型、顏色、材質等敘述,並說明你喜歡這物件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拿到一張學習單,上面列有一些形容詞的字彙可以參考。

我當時挑了一串很特別的「甲蟲項鍊」,遠看以為是綠寶石串起來的金飾項鍊,近看才發現那一顆顆綠色橢圓狀的,竟然是甲蟲!大家輪流分享自己找到的物件,P老師會在一旁補充可以用的字彙,並幫忙修正學生講出來的英文。第二部分的活動改用「猜物件」的方式進行,兩兩一組進行,我們用英文描述物件的外觀和特色,讓其他參與的學員找出是展間的哪個物件。活動下來大約兩個小時多,途中我也有跟其他參與的人隨意聊了幾句。


「博物館英文課」我挑中的物件,由甲蟲所串成的金飾項鍊,Lady Granville's beetle parure。


P老師的「博物館英文課」,我前後一共參加了兩次,第二次是在國家肖象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記得當時老師以伊莉莎白一世和瑪麗一世的畫像為例,大略講述這兩位皇后的故事之外,也教我們用一些字彙去描述畫像,另外還有娶了很多老婆的亨利八世,也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的。


左邊是伊莉莎白一世,右邊是瑪麗一世。兩人一黑一白的形象我到現在還記得。圖片來源:國家肖象館網站。


女生籃球俱樂部    邊打球邊學英文

除了語言學習為主的活動,我後來也參加了一個籃球訓練的活動。記得第一次去上課,我被教練的英文語速給嚇到,他講英文的語速跟他運球速度一樣飛快!加上籃球的一些術語和詞彙,以前沒有特別學過,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開始理解他講的話。

來參加的女性也是來自各個國家,年紀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都有。義大利的Martha、法國的Sarah人特別親切,隊上有兩個德國的女生特別高大,另外還有一位回教徒的女生,每次打球看她黑色頭巾都包得緊緊的,從來沒有拿下來過。

兩個小時的訓練課程,通常第一個小時會是體能訓練和動作技巧的訓練,第二個小時會分成兩隊,進行全場的比賽。每次比賽後教練會針對大家的表現評價,並選出當天的MVP。

參與的學員球技程度不一,身高落差也蠻大的。進行全場比賽前,是由隊長來選人,老實說一開始去的時候心理會有些壓力,知道自己身高條件沒有優勢,身材嬌小感覺一下就會被撞飛,我通常都是倒數一二位才被隊長領走,會有一種「我是沒有人選,最後才歸到那一隊」的感覺。

即便如此,我對於能夠在倫敦打籃球這件事,還是抱持著很興奮的心情。我開始固定每週四晚上和每週六中午參加訓練,到我離開英國前,前後大約參與了三個月的時間。最後要離開前,也有參與球隊的聚會,到現在也還跟教練和當初認識的朋友,保持臉書的好友關係。


籃球訓練的場館Harrow Club,除了有女性課程,也有青少年和男性的籃球訓練。可搜尋IG:mbs_soul


Tinder滑出男朋友  口說能力大躍進

除了在Meetup找便宜或免費的英文課,邊打籃球邊練英文之外,我認為幫助我英文口說快速進步的,還是得歸功於後來交往的英國男朋友。

出國前,自認英文能力還不錯,多益檢定有黃金證書。但真正到英國後,參與一些Meetup的社交活動,發現歐洲人都很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相較之下,我常常很多時候會害羞,不太敢積極主動參與話題,在這些社交場合中,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聆聽。當其他人發現我不太講話,他們也比較不會主動找我搭話,這導致我其實開口機會也變少。

我是到出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英文口說這麼弱

後來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現在的男朋友Phil,因為傳訊息、講電話或是約會,都要用到大量的英文溝通,加上我會要求他糾正我講的英文,不知不覺我的口說能力也開始進步。即便回到台灣之後,我們維持遠距離的關係,都還是盡量每天聯絡,分享彼此的近況。他也曾自嘲說:「你跟我在一起,該不會只是為了要有一個免費的英文老師吧?」


找到動力 想盡辦法開口

總歸而言,想要提升語言能力,還是要自己本身有夠強大的動力和企圖心。當我想做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我會用盡各種方式,讓自己到外面接觸人群,開口跟別人對話。雖然每當遇到新的朋友,話題都很相似,不外乎是「你從哪裡來?」「你在英國做什麼?」「你覺得英國怎麼樣?」之類的問題,但久而久之,面對類似的問題,我能夠回答得更流暢,回應的內容也比剛開始還要多。學習,讓我感覺自己不斷地在往前邁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