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死刑台前的告別:我替百位死刑犯辯護的日子》:死刑犯律師的掙扎與反思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大衛·道

譯者:楊語芸

出版: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要做我這份工作,你不需要鐵石心腸,但你得有點防禦能力。我們救不了所有的人,我們甚至連試著拯救每個人的能力都沒有。」

大衛是一名死刑犯委任律師,他的工作生活是我們很難想像的,但見過這麼多的死刑犯的他,還是很難完全適應這個工作生態,「要擔任死刑犯人的委任律師,需要很多很多妄想。就算勝算很低,你也必須說服你自己,這次狀況不同。」但事實上卻是,有時候即便他和律師事務所的人想盡各種辦法、所有可以上訴的文件、請願書,甚至所有可以打的電話,都試過一遍,還是不能動搖死刑執行令上的日期。而他們,只會在受刑人要接受行刑前沒多久接到電話告知,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做太多安排,匆匆奔向行刑現場的案子也不在少數。

raw-image
「每次我離開監獄,都迫不及待想要洗個澡,將死亡的絕望氣息沖洗掉。」

「將某人送上刑台的陪審團或法官,應該要親自到場目睹死刑行刑、面對面告訴受刑人這個消息。當殺人是別人決定的,動手也是別人,殺人就不會是一個太困難的決定。」這是大衛在書裡的心情抒發,我看了心情更覺得複雜,我們總喊著正義要伸張、殺人要償命,會不會我們要求的殺人償命也是一種嗜血的表現呢?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因為有些同情死刑犯的言論而離開,但我想說,其實大衛(和我自己)並不是真的要同情他們,「他以為我反對死刑,我認為他罪不致死,就表示我會原諒他的所作所為。算了吧!我根本沒有立場去原諒這樣的人,就算我有,我恐怕也不會原諒他,我是一個動輒批評別人的人。」這是大衛第一次看到格林(一個他看不順眼的死刑犯)的心裡話。每天面對這些「惡」的大衛,當然也會覺得他們「該死」,但這代表罪犯應該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而制裁很多種,死刑,不在他的考量範圍。很多人以為反對死刑的人都是滿口大義、慷慨激昂的宣講嗎?錯了,大衛每天對著這些惡人,他當然不喜歡罪犯,也不會嘗試去了解他們,只是他更認為這些死刑犯也應享有人權,因為當你看到他們坐在椅子上等待行刑時,你一定會有那麼一點同情他,坐在椅子上的他們總是看起來格外無助。

「沒有太多人在乎這種事。就問問你自己吧?你介意那些犯罪者的權利嗎?大多數人認為,罪犯受到的待遇已強過那些受害者。」

雖然律師這個職業,聽起來好像都是理性到有點冷血的人,但其實,律師也是會有自己的情感判斷,比方大衛,偶爾還是會碰到幾個「特別不順眼」的受刑人,也會用敷衍的樣子對談;極少數的情況下,他也遇到了無辜的受刑人,不論是因為檢察官的引導證詞、看似罪證確鑿卻又都缺乏關鍵性證據的紀錄,或是無能、罔顧受刑人權益的辯護律師,或是片刻不得通融的制度,大衛努力嘗試所有方法想為他證明清白,因為某部分的他,真的相信這是一個無辜的人。大衛送走太多的受刑人,短短幾分鐘接獲死刑執行令,心中如同被大石頭壓著的窒息感,有時甚至午夜夢迴糾纏著他。書裡最讓我難過的莫過於花了大半篇幅提到的奎格。新聞閱聽者的眼裡,他是沉默寡言的怪人,為了鉅額保險金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小孩,且在下手前夫妻倆早已漸行漸遠,平常也不與人親近,這些在社會大眾眼中「熟悉」的罪犯樣貌、犯罪動機,早在法官還未判刑前就已經宣判奎格死刑了。

「你也有家人吧?如果他們都死了,而且每個人都認定是你殺的,你還會想活著嗎?」

看了奎格的故事,我覺得很難受,想到了《綠色奇蹟》、《刺激1995》這兩部電影。這都是無辜的人被判死刑的電影,我也知道無辜者只佔了少數,但還是不代表我們(或政府,或法律)可以隨便判人死刑。人們只想看到正義被伸張,但卻不在乎中間的過程是否嚴謹;所謂「回應民意」的判決,我覺得就是有點譁眾取寵而已。

「你知道嗎?支持死刑的路看似有一哩寬,但只有一吋深。」

這句話出自海倫·培貞,她是一位天主教修女,同時也是美國反對死刑運動知名人士。這句話在這本書裡只是一次她和大衛的對話,卻讓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前進的路上,總是有許多事要妥協。

死刑存廢這個議題其實並不新鮮,每當有社會事件發生的時候就會有廣泛的網路聲量在討論這件事。網路上在討論死刑存廢的時候,很常聽到或看到有人說:「如果你家裡有人被殺,你還會放任殺人犯活著嗎?」我就會想到海倫·培貞的那句話。當然不會呀!不贊成處以死刑並不代表要讓他逍遙法外,也不代表縱容、原諒,「坐牢」就是在讓他付出應有的代價。

以台灣來說,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不贊成的主要理由包括廢除死刑將使治安惡化,使有心犯罪者無所畏懼等理由,即使已經有很多數據佐證「死刑和犯罪率並無直接關係」,不過大家情感上還是認為「死刑有嚇阻的作用」、「讓人安心」等。支持死刑目前在台灣一定是佔了大多數,但如果也有對此議題搖擺不定,或是想了解支持的論點的人,可以參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支持廢除死刑之聲明」。

我自己也問過身邊反對廢除死刑的朋友對於廢除死刑有什麼看法?朋友也提出養死刑犯很花錢,假如死刑廢除後改成終身監禁,我們還要納稅養這些「該死的人」,不合理吧?

為此我也特別去查了資料,才知道其實納稅人的稅金早就在養目前成千上萬刑期不一的受刑人(包括無期徒刑)。我們如果不想殺光所有罪犯,又不想讓犯罪者滿街跑,就需要集體付出來面對犯罪這樣的社會事實。受刑人從事勞動負擔生活成本,是目前已經有的措施;此外,依據監獄行刑法的規定,受刑人的勞動所得也會提撥25%的金額至犯罪被害人補償專戶中。另外,也有查到報導者做過的專題報導:日復一日摺紙袋,月領600勞作金──我們期待受刑人走出怎樣的更生之路?


雖然支持廢死,但我認為台灣現在還不太適合。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這個議題,我覺得未來也還是有機會的,多方面的與社會溝通才有助議題的討論和執行。我不太喜歡每次提到廢除死刑就被人說跟殺人犯沒什麼兩樣這種話,蠻無助於討論議題的,但即使知道這樣我還是寫下了這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如果有看到是可以不用抨擊的方式來討論的唷~

感謝大家看完!

avatar-img
31會員
64內容數
嗨嗨 我是假假!我是一個腦袋裡有很多想法的女生 📚讀過的每一本書 🎬看過的每一部影劇 🚗去過的每一個地方 就想分享一下這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假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詭畫連篇》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懸疑小說,主要敘述好不容易戒毒的瑪洛莉在指導員的推薦下到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保母的故事。這本書因著插畫而更引人入勝,讓讀者進入瑪洛莉的視角,隨著泰迪畫作的轉變、聽著鄰居說著那些詭異的過去,揭開了一系列懸疑事件的幕後真相。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詭畫連篇》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懸疑小說,主要敘述好不容易戒毒的瑪洛莉在指導員的推薦下到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保母的故事。這本書因著插畫而更引人入勝,讓讀者進入瑪洛莉的視角,隨著泰迪畫作的轉變、聽著鄰居說著那些詭異的過去,揭開了一系列懸疑事件的幕後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律師通常會在法庭上、政府機構或私人法律事務中「建議」(給予建議)和「代表」(代言)客戶。
Thumbnail
2024年4月23日,憲法法庭舉行死刑釋憲案的言詞辯論。想要深入了解死刑嗎?今天來分享一下小編的書單!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廢死刑的條件是什麼? 國泰民安。 民生富庶。 夜不避戶。 盜賊不起。 國家興盛。 民享安康。 世代和樂。 歡迎訂閱本沙龍專題。 過去本沙龍專題文章有寫過。 大家一再忽略又忽略 現在還在說。版主已經無言可寫。 2024/04/25謝立婷寫於方格子及臉書 https://www.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Thumbnail
律師通常會在法庭上、政府機構或私人法律事務中「建議」(給予建議)和「代表」(代言)客戶。
Thumbnail
2024年4月23日,憲法法庭舉行死刑釋憲案的言詞辯論。想要深入了解死刑嗎?今天來分享一下小編的書單!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廢死刑的條件是什麼? 國泰民安。 民生富庶。 夜不避戶。 盜賊不起。 國家興盛。 民享安康。 世代和樂。 歡迎訂閱本沙龍專題。 過去本沙龍專題文章有寫過。 大家一再忽略又忽略 現在還在說。版主已經無言可寫。 2024/04/25謝立婷寫於方格子及臉書 https://www.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