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基因的複雜度,麵包小麥(Triticum aestivum)應該可以名列前茅。畢竟,它是「異源六倍體」(allohexaploid),帶有三種植物的基因。
這三種植物的基因,分別被冠上A、B、D,以方便研究者討論。不然動不動就要把整個拉丁文學名搬出來,實在是太累了。
但是,A、B、D三組基因的來源植物,其實也各自有自己的故事喔!最近有「一大群」科學家(他們組成了所謂的OWWC,Open Wild Wheat Consortium),研究了D基因的來源植物:節節麥(Aegilops tauschii)。
節節麥是最晚加入麵包小麥的,大約發生在8,000到11,000年前的肥沃月彎。節節麥的加入,產生了麵包小麥;而由於麵包小麥種子大、產量高,所以很快就被採用,並迅速地傳播開來。
但是,多年來讓許多科學家疑惑的一件事是:在野外可以找到野生的一粒麥、二粒麥,但是卻沒有野生的麵包小麥。另外是,雜交之後所產生的麵包小麥,出現了所謂的「瓶頸效應」:麵包小麥的基因多樣性比其他類似的麥類作物要低。
為了想了解到底這次雜交對小麥發生了什麼影響,研究團隊收集了從土耳其西北部一直到中國東部的493個節節麥品系,從中挑選了46個具有代表性的品系,進行基因體定序,建立了節節麥的泛基因體(pangenome)。
他們發現,節節麥也有個複雜的故事!大約一半是來自於裏海西南地區的L2E-1,另外四分之一是來自於L2E-2,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來自於一個少見的品系L3。
這個L3品系是來自於喬治亞的高加索區。不同的麵包小麥品系,所帶有的L3基因比例不同,而且離喬治亞越遠的品系,L3的比例越少。不過,即使帶有最多L3品系片段的麵包小麥,也只有7%。而現代品系的麵包小麥,只含有1%的L3基因。
L3品系對麵包小麥有什麼影響呢?研究團隊發現,在1D染色體的長臂上,有一個Glu-D1的位點。這個位點裡有一個基因,能產生高分子量的麵筋蛋白,對麵筋的強度以及麵包的品質發生了重要的影響。只要帶有這個基因,就可以產生更有彈性的麵團,製作出更好的麵包以及更多種類的烘焙產品。
這個發現意味著,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基因引入現代品系的小麥,我們就能夠有更適合製作麵包的麵粉。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麵包小麥D基因體的形成,至少經歷了四次的雜交事件。
除了這些發現之外,他們還成功的選殖了一個抗葉銹病基因Lr39,在未來的小麥育種上,應該也可以派上用場。
總而言之,小麥的D基因體的形成,牽涉了四次雜交,而透過研究節節麥的基因,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麵筋基因,可以讓我們的麵包變得更好吃!
參考文獻:
Cavalet-Giorsa, E., González-Muñoz, A., Athiyannan, N. et al.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bread wheat D genome.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80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