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17 腳邊的那條線

低頭看著腳邊的那條線,現在的我是在線內還是線外。普通地似乎隨處可見的線,沒有特殊顏色、標籤、裝飾的線,無從猜測意思的線。物體自然產生的邊緣線,社會維持秩序的規劃線,誰也沒有注意到、注意到也不覺得需要在意的線。

線內還是線外,不知道答案的時候用猜的,選擇題時常被寫成拋起硬幣就能決定的是非題。可是哪個選項比較好,要是連這都不知道,該怎麼設定幸運幣上的圖案要代表哪個答案。

在地上畫個圈,把自己放在裡面,像是安全的結界,這個時候,我是在線內。無規矩不成方圓,特立獨行是不同框架裡的循規蹈矩,遵守和不遵守都是遵守,範圍內和範圍外都揭示範圍的存在。

若是這圈不規則地大到看不見盡頭,研究曲線的弧度也沒有意義,筆直和蜿蜒都無法提供判斷的依據。或是這線根本沒有連成圈,就是個前後空白的線段,該如何區分內外,如何區分自己和自己以外。

以自己為本位思考,我站著的這邊就是線內。至於這是否有符合那條線的意思,那條線的意思由誰定義,越想會出現越多難以解釋的各自表述。是這樣,但是否確實是這樣;還是那樣,又是否確實是那樣。

空氣裡呼啦呼啦的文字穿梭而過,試著伸手抓住然後紡紗似的擰成線,看看好像和腳邊的那條線不太一樣,於是放手讓它隨風。再試著稍微精挑細選抓住然後擰成線,好像還是不太一樣。

那些想法裡的不以為然,那些邏輯上的理所當然,那些應當維持的規則教條,那些交織著展開這世界的經緯。那些和這些,這條線和那條線。

作為一個總是在滾動調整的人,所謂理想模樣是一艘持續替換零件的忒修斯之船,航向或是沒有航向未知的夢想,羅盤指針以思考的段落為單位、隨著目的地飄移。參考這麼複雜的情況,會不會其實那條線,同樣在不斷地改變。

理論上只要背對著走得夠遠,往哪個方向都好,就不會再看到那條線。逃離和面對是另一組拋起硬幣的選擇題。所有的逃離,說不定都是為了面對;所有的面對,說不定都是在逃離,逃離要面對這件事。

那條線會一直在腳邊,是我一直沿著它走,一直想要留個退路,如果真的另一邊比較好,還看得見跨過去的可能。即使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那麼做,甚至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走到那時候。

將文字排列組合的過程,像是拿著網在海裡繞,搜集的思緒是湯勺上的蛋花,累積夠多就開始嚐得出味道。不是透過腦袋指揮、通篇想好後寫出來的文字,而是經由漂浮的意識、自行斟酌推敲後浮現的文字。

寫到最後,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寫這個標題。要離開腳邊的那條線,才可以去往遠方,無論想去的是哪個遠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