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弘大且與我無關的題目。之所以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讓我意識到,在我們國內社會以及國際社會中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唯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人們彼此熟識,且願意開放討論,因此問題似乎只是暫時卡住,而不是像社會和國際層面那樣,產生極端的民粹覺醒。
說到「共好」這個詞,我的理解是「在共同理念的基礎上,一起創造美好的環境」。雖然這樣的解釋有些表面化,但我認為它很好地表達了這個概念。在小團體中,我們通常通過討論和表決來決定事務。這被視為民主的表現。可是,我們往往過於重視表決,而忽視了討論的重要性。如果不進行表決,團體中是否能夠做出決策?表決經常會直接否決少數人的需求和意見。即使在討論中達成共識,這個共識往往也是大家各自妥協的結果。為了團體的「共好」,我們可能會犧牲部分自身需求。
例如,在校園的戶外教學或畢業旅行中,總有人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無法參加。那麼,團體是否能夠給予這些人支持呢?許多人或許會建議募款,讓大家集資幫助那位同學,但這樣的方式是否考慮到了對方的感受和壓力呢?未來在班級的互動中,他又會帶著怎樣的心情?或許我們可以降低出遊品質來讓他參加,比如原本住小木屋改成大通舖,原本去遊樂園改為國家公園,原本吃合菜改為便當。這些改變讓我感受到矛盾:替別人出錢我可以接受,但若要求我降低出遊品質,我卻會感到不安。若我是需要支持的同學,我希望的是有機會參與,而不是單純的贊助。這種矛盾的感受至今仍未釐清。
再談談社會的層面。
在國內社會中,我們都知道弱勢族群需要社會的幫助,而國人對於捐助也表現出了很大的愛心,但這些支持往往是在不降低自身生活品質的前提下進行的。捐款能力強的人,其實也享受著社會提供的許多無形支持。能獲得成功並不僅僅歸功於個人的優秀和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面對有利的制度,以及符合成功標準的社會價值觀。
如果從國家共好的角度來看,假如弱勢群體也能有充分的表達機會,是否雙方都能妥協,以達到共好呢?這同樣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進一步地,我們探討國際社會的情況,英國脫歐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民眾認為某些歐盟小國使他們生活品質下降,因此選擇退出這個團體。各國的反移民政黨同樣因為類似的原因在政治中逐步壯大。右派不僅僅是「保守」,更是為自身團體、民族和國家謀取利益的代名詞,而極右派的極端情況如「納粹」,則是歷史上最大的惡夢之一。
最後,我想重申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複雜問題中,我覺得自己顯得如此渺小,甚至無法釐清自身的矛盾和感受,更不用說有好的解決方法了。 如果真的要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我可以說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