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瞭解記憶力,這個認知心理學理論,是了解所有關於記憶力的理論的基礎。
不管完全不懂、懂得部分或是已經熟悉記憶力理論的人,都好好了解一番!
對於記憶力理論有所涉獵且熟悉的人,不妨再回到基礎上來明白。
1968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 Richard Atkinson 和 Richard Shiffrin 發表了「記憶系統模式(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
記憶系統模式,建立廣為接受的人類資訊處理模式。
人類對於資訊的處理分為3個層面:
後來的研究者不斷對此一概念加深加廣更多的認識。
日常每天,我們被大量的資訊轟炸,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虛擬線上與實體線下日夜早晚,其中一開始許多是當下的感官訊息,感覺記憶過濾掉大部分的訊息,篩選留下眼前重要關鍵的訊息,經過一段時間轉換成工作記憶。
感覺記憶進入工作記憶的狀態,大腦心智選擇處理或捨棄,資訊經過處理,依據我們如何使用資訊以「基模(Schema,簡單來說就是輪廓圖解)」的知識體系(系統化、結構化、組織化)而轉變成長期記憶。
每個動作都有行為基模,當我們經常實際使用某一行為基模,此一行為會變得愈來愈容易,以至於不費吹灰之力,形成「自動化(Automation)」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