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經過風暴》:誰讓家庭保護者成了加害者?

當生活不再順遂,男性往往用暴力爭取在家庭的主控地位。拳頭成了宣示主權的手段,身邊最親密的人卻變成了魔鬼。

現在的我終於擺脫了那些可怕的噩夢,自由自在過生活。

當初我是怎麼忍受那樣的暴力,不讓外人知道,以為我的婚姻美滿幸福。

看完這部電影,還是發現我很幸運,如今已經擺脫被暴力恐嚇的婚姻生活。

或許是因為自我懲罰的心態,允許對方這樣傷害我,認為自己罪有應得,而把自己陷於危險之中,而毫無感覺,還感激對方保護我。

當朋友問起我為什麼會跟那樣的人結婚,我只能說就是想要找一個人來保護我。

事實上,我一直是活在恐懼之中,卻壓抑恐懼的心,反而表現得非常堅強,讓人以為我過得很幸福。

直到我重新接觸佛法,十幾年前開始當義工,我才慢慢想起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想要去完成的事。而那些事,真的離我好遙遠了。

最近,在花草的世界裡,感到自己非常幸福,那些痛苦的記憶已經不存在了,我心中沒有恨,只有感恩。

其實,沒有誰想要去傷害誰,都是無助感造成的。我只能幫助自己,重新站起來,揮別那些可怕的過去,自我療癒,享受美好平靜的心靈生活。


Style : Oil painting


AI生成文

《我經過風暴》是一部2023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現代女性徐敏(佟麗婭飾)在家庭暴力中掙扎的故事。影片揭露了她表面強勢但內心脆弱的生活,伴隨丈夫陳均的長期虐待。故事探討了家庭暴力的根源和社會對受害者的冷漠,同時展現了女性在反抗暴力時面臨的重重困難。儘管影片引起了廣泛討論,但也因劇情合理性和角色刻畫受到批評。

《我經過風暴》的主題主要圍繞在家庭暴力展開,探討了現代女性在面對這種暴力時的掙扎與反抗。影片透過女主角徐敏的故事,揭示了家庭暴力的控制本質及其對受害者心理的影響,表現了女性在社會和家庭壓力下的無奈與勇氣。此外,影片也強調了對家暴問題的社會關注和反思,旨在引發觀眾對這一嚴肅議題的共鳴。

《我經過風暴》深刻揭示了社會對家庭暴力的冷漠與無視。片中,徐敏的親友和法律體系在明知其遭受家暴的情況下,仍選擇自欺欺人或漠不關心,反映了社會對受害者的忽視和對暴力行為的包容態度。這種冷漠不僅加劇了受害者的孤立無援,也使得家庭暴力問題難以根治,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我經過風暴》透過多個角色的反應,深刻揭示了社會對家庭暴力的忽視。片中,徐敏的親友和法律體系在明知她遭受虐待的情況下,選擇自欺欺人,認為施暴者會改過自新,這反映了社會對家庭暴力問題的冷漠態度。此外,律師和警察的草率處理,以及法官對證據不足的判定,都顯示出制度層面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無視。這種冷漠不僅加劇了受害者的孤立感,也使得家庭暴力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在《我經過風暴》中,法律體系對家暴案件的處理顯得相當無力。片中,女主角徐敏遭受丈夫的長期虐待,但在她提出離婚時,周圍的親友和律師卻勸她和解,顯示出社會對家庭暴力的普遍冷漠和誤解。即使在法庭上,徐敏的痛苦與絕望也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反映出法律體系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忽視與無奈。

在《我經過風暴》中,女主角徐敏為了子女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與壓力。儘管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但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下,她不得不忍受丈夫的虐待和精神操控。影片展現了她在親友和社會冷漠中掙扎求助的艱難歷程,面對法律系統的無能和對家暴問題的忽視,徐敏依然努力為自己和孩子爭取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這一過程充滿了無奈與勇氣。

在《我經過風暴》中,女主角徐敏在逃離家暴的過程中面臨多重挑戰:

社會壓力:周圍親友和文化傳統對離婚的抵制,使她在尋求解脫時遭遇強烈的輿論壓力,常常被勸和或指責。 法律無助:當她報警時,法律體系的反應冷漠,質疑她的精神狀態,而不是提供支持,這加深了她的孤立感。 精神控制:丈夫施加的精神操控與情緒操縱讓她陷入自我懷疑,難以堅定地做出逃離的決定。 這些挑戰使得她在追求安全與自由的道路上異常艱難。

在《我經過風暴》中,女主角徐敏在面臨挑戰時保持自我價值感的方式包括:

自我認知:徐敏意識到自身的能力與獨立性,儘管遭受家庭暴力,她努力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堅定地追求法律援助和個人幸福。 母親身分:她將子女的安全與幸福視為首要責任,而這種母親角色的認同為她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使她在逆境中不斷奮鬥。 尋求支持:儘管社會環境冷漠,徐敏仍積極尋求法律與社會支持,努力維護自己的權利,因而增強了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感。這些努力幫助她在困境中找到自我價值的來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星心,找到生命的鑰匙,是宇宙裡的一顆星星,以生命之光照耀自己和他人。 我寫作,是走過一趟趟的心靈之旅。嘗盡人生百味之後,就要走出去,分享人生的喜悅與憂傷。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