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擁抱脆弱:透過諮商認識更深的自我

為什麼會想去心理諮商?


2023年,我經歷了一場分離

和交往三年的另一半分開後,過程很難熬,也會焦慮不安、胡思亂想

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調適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在感情中所做的行為

跟朋友聊反而越聊越是更加焦慮,於是決定向專業機構求助

開始上網查詢心理諮商的資料,發現剛好有青年補助方案

可以提供免費三次的諮商服務!因此馬上抓緊這個機會,立馬搜尋離家最近的諮商室預約就診。

剛分開時的夜晚,思緒肆意蔓延,眼淚不停落下 / 取自pexels



去諮商前的想法?


在決定要去之後我就開始先閱讀相關資料,並做足心理準備

自己把事情說出來的同時,就像是在敘述自己的傷口如何形成的。


「諮商過程中感到不舒服是一定的,就像身體受傷,會先清理傷口再慢慢上藥等待癒合。」


第一次諮商的經驗


在進到諮商室時會先爬到二樓,

所以當我準備開口除了一點點緊張外還有點喘 (運動量到底多不足?哈哈哈哈)

那間諮商房間不大,我們面對面坐在沙發上,

我的沙發旁有顆小方枕,可以讓我抱著更有安全感。


我也很慶幸遇到的諮商師,是一位讓人安心的醫師,

身高不高偏瘦、戴著眼鏡、一點點微捲的頭髮,講話的口吻很輕聲細語。

(真的是用輕聲細語形容,因為有時候輕到會聽不太到聲音哈哈哈)


我去第二次時才把事情前因始末的細節處說的更清楚,

一些更私人的關鍵也比較敢說出口,而當我敘述事情時會加上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例如「我覺得這樣真的很糟糕、很不負責任」等負面形容詞,諮商師會順著問:

「妳剛剛提到糟糕的用詞,其實蠻重的」 、「為什麼會覺得是糟糕呢?」


這樣的問題其實都有助於往更深處的方向思考,

然後因為敘述的過程中有時情緒會跟著波動,

情緒上漲的同時,我會講到哽咽,甚至說不出話來一直哭泣著,

諮商師仍會靜靜的看著我,等我抒發完情緒後理性地問:

「講到這邊妳好像情緒都會有比較大的浮動?」


諮商中的發現-自動導航


過程中我也意識到自己一種行為,有時我聽到他人的建議或說詞時,

常常會忘記先思考咀嚼這個觀點,就直接順著對方的想法去認同,

我稱這行為是開起自動導航模式,自動接收、自動照做,沒有經過自己的咀嚼。

這樣的行為也導致我做錯決定或不是自己真正所肯定的。


而後當諮商師和我討論其他事情發生時所引起的情緒是不是這樣時,

當我要回覆他時,他也會溫柔提醒我說:不用急著回答這個問題,

妳可以將這個問題放在心裡好好思考,記得不要默默開啟自動導航模式喔!


諮商後的反思


經過諮商師的建議我也開始練習,

練習每一個當下或提問,我都要好好感受、好好思考,

這是我喜歡的樣子嗎? 這是我想要的模樣嗎? 這是我想選擇的嗎?

好好靜下心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好好和自己對話。


其實有點可惜當時諮商忘記錄音(可以先詢問是否可以錄音)

那陣子的我很常透過寫日記來抒發腦中凌亂的思緒和情緒波動

那時的我也幾乎每天都在做夢,夢到過去、夢到變動、夢到現實中不敢面對的事情,

夢裡依然害怕做選擇(而現實其實是我早已做了選擇)


而一年過去了,若要為當時的夢做解釋的話,

我想是當時內心的我仍不願意接受現實中的所有事情,

也不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甚至害怕這一切真實的樣貌,

不過現實世界仍然每天不停的運轉,我也給自己時間去慢慢調適。


時間並不會改變事實,但它會改變你對事實的看法。

書寫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棒的紓壓方式,常常邊寫邊哭,哭到累了也較好睡XD


自我調適的旅程


最後我總共去完了三次,原本打算預約第四次,

但突然發生了小插曲導致沒去成,

我很感謝當時的自已積極去尋求專業的幫助,

使我獲得不同方向的協助、指引及溫暖。

僅透過短短幾字的訊息,仍能感受到諮商師滿滿的溫暖 🥹


或許當年有些選擇或做法我確實做的不好,但諮商師的角度是

他不會批判我、也不辱罵我,而是和我說:

「或許當時的時空背景,迫使你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我感受到原本內耗、對自我的謾罵及下墜中的自已被接住了。


當我情緒有所起伏時,我會書寫或手機紀錄,

減少批判自己,也開始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

更積極地去尋找並理解自己的癥結點在哪,

讓自己慢慢培養能力與勇氣,也慢慢自我療癒。


或許傷口仍還沒癒合,但我相信自己慢慢走向癒合,

不苛求自己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心理諮商可以引導你往更深層的層面思考,閱讀和書寫也能協助你釐清想法,

最終真正的答案其實不一定那麼重要,對與錯也不是這麼非黑即白,

重要的是過程中你收穫了些什麼。


不要害怕尋求專業支持,任何可以讓自己心理更健康的方式都值得去嘗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