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讀後心得

文長慎入 值得一看


一直很好奇:


佛陀究竟是如何成道的?


他如何說服父母讓他出家求道?


又如何讓妻子與兒子接受他的決定?


他如何擺脫情欲、跳過物欲、解放自我執著呢?


或許在這本《流浪者之歌》裡,能找到些許答案。


《流浪者之歌》的作者是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生於1877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作品在1960年代的美國掀起了一股風潮,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流浪者之歌》。


這本書是以一個現代西方人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東方「佛」的故事。


原書名為《悉達多》(Siddhartha),主角悉達多的名字正是佛陀早年的名字。


他決心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智慧和真理,離家踏上一段漫長且艱辛的悟道旅程,開啟了他的「流浪」之旅。


悉達多是佛陀的本名,由其父母依據星象為他取的,意指「達成人生意義的人」。

在後世,他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喬達摩·佛陀,其中「喬達摩」是姓,「佛陀」則是「覺者」之意。


這本小說之所以觸動許多讀者,或許在於悉達多的流浪旅程正是人生中必經的各個階段的象徵。


首先,他在反抗父親後離家出走,那種決心與親情的拉扯讓人感同身受。接著,他遇見了佛陀,但並未完全依從他的教義,而是選擇自己走出一條悟道之路。


隨後,悉達多遇見了名妓,從她那裡學會了感官之愛;他也和富商學習了商場上的人性算計。這段經歷展現了他對物質世界的深入了解,但最終他依然選擇放下這些繁華。


到了後半段,他與自己兒子的衝突,讓他明白了自己父親當初讓他選擇流浪的偉大與無私。


悉達多曾對佛陀說:「假如我成為您的信徒,我擔心這只會停留在表面,我擔心我會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已然心靈平安並得到了救贖,而事實上自我卻繼續存在和生長。


因為我會將教義、我的後來者以及對您的熱愛澆灌成自我。」


他認為,真理不在佛陀的話語中,而是必須由自己親身體驗,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這本書透過不同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佛陀的故事。


悉達多入世又超脫名利、情欲與生死的過程,描繪了個人醒悟的歷程。


不同於嚴肅的宗教經典,它並未侷限於某種宗教系統,而是充滿了啟發性的智慧,讓讀者在閱讀後感到深思並獲得人生的寶貴啟示。


《流浪者之歌》因此足以不朽。


「不是你的一切不存在時,是你的一切無法存在」,你才能真正理解。


我們窮極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摘自作者賴聖源)


其實無數人都忽略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有意義,生命本是一場歷程,


吃喝玩樂並不等於虛度光陰。


吃苦耐勞也並不等於值得讚頌。


人生本就是不斷去感受去體驗。


請記住,人生就是各種意義的疊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那些看似無意義的事,比如發呆、看日出、數星星,你的體驗就是最大的意義。


人生並不一定要去做一些大家世俗所認為有意義的事,意義是自己賜予的。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只要你當下是享受的,那就是有意義的 。


如果你要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那我會告訴你:

人生沒有意義。


99%的人三代以後,時間會抹平你存在的一切痕跡。


所以,人生的意義就是你活著這短短的幾十年體驗,它就是生命中的全部意義所在。


幸福是什麼?


其實幸福很簡單,只有9個字:有家回,有人念,有飯吃。


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家中的那碗熱湯,和始終為你點亮的那盞燈。


願我的+你的=更好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