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為什麼碩博士生應該關注「謬見」?】


碩博士生的研究過程中,信仰和知識常常交織在一起,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解釋現象、甚至制定研究方向。然而,知名心理學家 Dan Ariely 在他的新書《Misbelief: What Makes Rational People Believe Irrational Things》中探討的「謬見」(Misbelief),揭示了即使是最理性的人,也可能會因為情感、心理與社會推力,形成扭曲的信念。這對於追求知識和真理的碩博士生來說,尤為值得深思。


▌什麼是謬見?


Ariely 指出,「謬見」是一種失真的視角,當我們觀看、理解、或向他人描述世界時,這種視角會讓我們的認知變得扭曲。簡單來說,謬見是一種錯誤的信念,通常由情感需求、心理驅力或社會推力引導而成,並非單純的知識缺陷。


作為碩博士生,我們的研究和學習依賴理性思考和證據導向的方法。但即便如此,我們仍有可能不自覺地陷入謬見的陷阱,無論是在研究假設的設定上,還是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如果不理解謬見的運作方式,我們很可能會固守錯誤的研究方向,或者過於捍衛原本的信仰,無法靈活地接受新的證據和觀點。


▌謬見如何形成?


謬見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Ariely 把它比作一個「漏斗」,人們會逐漸陷入其中。在學術研究的背景下,這一點尤為重要。我們可能因為某個早期研究結果而過度自信,或者因為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無法接受結果可能與假設相違背。這些心理因素會讓我們更容易固守原有的信念,而不是理性地接受研究中的變化或反駁證據。


這也讓我想起自己在大學時期的經歷。當時我對數學充滿信仰,認為數學是絕對精確且無懈可擊的學科。然而,當我遇到「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時,這一信仰被徹底顛覆。這個定理指出,在數學體系中,有些命題是無法用邏輯證明的,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對數學的理解。這次信仰的破滅,也讓我意識到,信念無論多麼堅固,都可能受到更深層次真理的挑戰。


▌謬見與情感需求


Ariely 提到,謬見的形成往往受到「情感需求」的驅動。這在學術界同樣適用,當我們對某個研究結果充滿期待或情感投入時,很容易忽視與之相反的證據。尤其是碩博士生在撰寫論文或進行實驗時,往往會傾向於捍衛自己花費大量時間與心力所達成的成果,即使這些成果可能存在問題或偏差。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碩博士生投入數年研究某個假設,最後發現結果並不支持該假設,這樣的落差感會讓人情感上難以接受,甚至可能影響到對後續研究的判斷與決策。


▌謬見的社會推力


除了情感需求,謬見還受到「社會推力」的影響。在學術圈內,同行評審、導師期望與學術競爭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研究結果。當社會壓力過大時,我們有時會忽略反思,過度依賴現有的信仰,甚至不自覺地加入到學術趨勢的謬見之中。


碩博士生在這種情境下,可能會因為追求學術地位或導師的期望,對某些主流信念過度依賴,忽視了其他可能同樣重要或有潛力的研究方向。


▌結語:重新思考信念與學術


對碩博士生來說,理解謬見並不是要我們放棄信仰或否定學術成果,而是要更加警惕情感、心理與社會因素對我們認知的影響。正如我在大學時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而重新思考數學的價值一樣,我們應該時常反思自己所相信的,並開放心態接受新知。


學術研究的核心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固守信仰。理解謬見的運作機制,能讓我們在面對研究挑戰時更加理性與靈活,最終走向更深刻的學術洞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