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你是否擁有博士生的「盲目的自信」?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洛杉磯的街上問了我關於做實驗時有沒有什麼心態是需要注意的。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當初給出的答案是:要願意隨時砍掉重練。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


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


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


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


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


然而,我跟Thomas說,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


有念過博士的人就會有經驗,


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


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然而,博士初期經驗少,各種覺得新穎,覺得有戲的Idea,


往往是自己的知識面不足,又或者是自己的實驗經驗不足,


總會有種,「我都已經整天耗在這個實驗上了,不出結果不行」!


這種心態,就是成為悲慘博士生的捷徑。


並不是你花很多時間,事情就會成。


隨著我做研究的經驗逐漸豐富,


我開始能判斷哪些Idea,


以目前的認知,是不夠Ready去做好,


而要能真的研究那個Idea,


我需要做什麼前置工作。


於是我開始變得從容,


開始看得到事物背後都有生長的週期,


而我要做的,就是營造一個好的,做研究的環境,


然後每天給想法澆水,等待他們破土發芽,逐漸茁壯。


而這都取決於我現在,已經能掌握「快速失敗」的能力了。


願意隨時砍掉重練,願意歸零,


在研究的路上就能走得久,走得順,走得有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7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