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內心邊界」與「恐懼」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

我們常常看到,某些人可以不厭其煩地練習一件事情,為什麼人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呢?。在《羅輯思維(商業篇)》一書中,作者羅振宇用「內心邊界」和「恐懼」來討論這樣的現象。

羅振宇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人類的進步,其實從來都是由恐懼來驅動的。這個說法乍聽之下可能有些令人不安,但仔細思考後,我們會發現它蘊含了深刻的洞見。

讓我們先來看看「內心邊界」這個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邊界」,它決定了我們的舒適區和不安區。在這個邊界內,我們感到安全、自在,這就是我們的「存在感」得到滿足的區域。而在邊界之外,則是我們感到恐懼和不安的地方。

羅振宇指出,觀察一個人的成長,不應該只看他做了多少事、看了多少書,而應該關注他「恐懼」的東西是否有了變化。這個觀點非常深刻。因為真正的成長,往往意味著我們突破了原有的「內心邊界」,克服了某些恐懼。

舉個例子,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為了工作演講反覆練習 100 次,而有些人練習 3 次就感到痛苦不堪?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熱情或專業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內心邊界」不同。對於前者來說,精進演講技巧可能已經成為他們「存在感」的一部分,而對後者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充滿恐懼的領域。

羅振宇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人們為恐懼買單的熱情遠遠高於為痛快買單的熱情。這個洞見在商業世界中尤其重要。很多成功的產品和服務,其實都是在解決人們的某種恐懼。比如,保險公司就是在販賣「安全感」,減輕人們對未來的恐懼。

從「內心邊界」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人的情緒簡化為兩種:存在感被滿足時的喜悅,以及邊界被侵犯時的恐懼。這種簡化雖然看似粗糙,但卻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分析框架。

例如,憤怒其實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恐懼。當我們的「邊界」被侵犯,如果感覺自己無力應對,就會產生恐懼;如果感覺自己有能力應對,這種恐懼就會轉化為憤怒。焦慮則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恐懼情景的想像,因為無法逃避,所以變成了持續的壓力狀態。

這種理解方式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組織和企業。羅振宇指出,要了解一家企業的文化,不應該只看它提倡什麼,更要看它敬畏什麼。這個洞見非常深刻。企業文化的核心,往往體現在它如何應對和克服各種「恐懼」,比如市場競爭的恐懼、技術落後的恐懼、人才流失的恐懼等。

「內心邊界」和「恐懼」這兩個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人性和社會。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和突破往往來自於對恐懼的克服,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或技能的提升。

在商業世界中,理解和利用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設計出更吸引人的產品,制定更有效的行銷策略,建立更強大的企業文化。在個人成長方面,它提醒我們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不斷擴大自己的「內心邊界」。

這種思維方式的價值在於,它幫助我們跳出了表面現象,直指人類行為的核心動機。如果我們能夠識別並應對潛在的恐懼,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影響人的行為。

然而,我們也要注意不要過度簡化人性。雖然恐懼確實是一個強大的驅動力,但人類的動機和情感是複雜的,還包括愛、好奇心、成就感等多種因素。「內心邊界」和「恐懼」的概念應該被視為理解人性的一個有力工具,而不是全部。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