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讀顏崑陽老師著作《詩比興系論》裡的一篇論文〈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言意位差」的論述感覺非常深刻。老師針對詩歌的技巧之一「興」,在各朝代的作者裡是如何詮釋,或者是以什麼角度來使用這個技巧。個人以為文學作品分析的觀念與技巧是後代知識分子所建構,而當時的文人與士大夫則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著某種思想框架,如同今日台灣的文學思想呈現多元且豐富的特點,受歷史、文化、政治與社會變遷的深刻影響,並融合了本土與全球化的觀點。
「言意位差」就是你發「言」的「意」圖/意思,跟你所處的「位」置、角度是有「差」別的,例如作為一家公司總經理,對某件事的看法一定會與一般職員有所不同。。
先說老師文章中先秦至六朝「興」義演變的結論
以下是具體的例證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論語 陽貨》
這段主要是說明學詩的功用,而不是學怎麼寫詩。透過學詩,可以引發真誠的心意、可以觀察個人情操、可以感受群眾的情感、也可以紓解委屈與怨恨。還可以知道怎麼奉侍父母、忠君愛國。
〈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 王逸〈楚辭章句 離騷經章句序〉
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則畜憤以斥言,興則環譬以托諷。蓋隨時之義不一,故詩人之志有二也。觀夫興之託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類教誨,蜩螗以寫號呼,浣衣以擬心懮,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義也。至如「麻衣如雪」,「兩驂如舞」,若斯之類,皆比類者也。
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讀者,可參考顏崑陽老師著作 《詩比興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