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記》所謂『羽聲復清』推斷秦、西漢的樂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史記》所謂『羽聲復清』推斷秦、西漢的樂律

 

一、西漢武帝太初元年起採黃鐘為宮

 

西漢武帝時,司馬遷的《史記‧曆書》中有一段話: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以上所引這段文字內『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復清,名復正變』,與樂律有關。昔人論中國古代音樂史,於此重要樂律皆疏略未談,故始終得不到西漢初樂律的真相,且又疏看《宋書‧律歷志》,故而亦不曉東漢歷魏至西晉樂律的真相。

 

按,上引文即指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的樂律的更改事宜。在樂律更改之後,於是成為以『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於是『羽聲復清』的一列五聲音階。

 

並且由此文義,一見即知,在太初元年以前並不是以上的以黃鐘為宮。而在《史記》文內,特指出『羽聲復清』,即知在此一以黃鐘為宮之下的羽音是比宮音為高,排列為如下:

 

宮(黃鐘)、商、角、徵、羽

 

也就是從西漢武帝太初元年開始,中國的官定以黃鐘為宮。其前並不是如此,其前的五聲音階是『羽聲』不是在『清』位,而是在濁位,即,之前的漢代的羽音比宮音為低。

 

此就要探討到古代樂律與歷之間的闗係。吾人不遠究,先談西漢初至武帝太初元年前。

 

西漢初年,依《史記‧歷書》:『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講西漢初年直到武帝太初元年以前,都是講漢為水德。太初元年因為武帝以漢為土德,於是依月令之土為夏至之時,此時樂律依歷為黃鐘為宮,於是開始採用以上所談以黃鐘為宮的五聲。

 

其出處來源,為何土德乃以黃鐘為宮呢,其出處實自六國戰國末年秦國呂不韋門客所寫的《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其數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天子居太廟太室,乘大輅,駕黃駟,載黃旂,衣黃衣,服黃玉,食稷與牛。其器圜以揜。』

 

而於漢初《淮南子》亦從而有言:

 

《淮南子‧天文訓》:『何謂五星?………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黃鍾。』

 

從《呂氏春秋》即知,漢武帝的『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就是依據了《呂氏春秋》而來,《呂氏春秋》講於中央土,即漢武帝認為土德之時,此時『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所以漢武帝採用了以黃鐘為宮。而由上引《淮南子》亦知,西漢初年的有關土德『音比黃鐘』的論點,亦承襲自六國末年的秦國的《呂氏春秋》裡的說法。

 

二、秦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呢?

 

那麼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的西漢及秦代呢?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的西漢及秦代是採水德的,所以依水德的屬性,『吹律調樂,入之音聲』,見於《史記‧張丞相列傳》內指出,『自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會天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

 

 

《淮南子‧天文訓》:『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立冬,草木畢死,音比南呂。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音比無射。加十五日指壬,則大雪,音比應鍾。』

 

按,武帝太初元年起採土德之下,以黃鐘為宮,其根據如前曾引,出於《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央土時,『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而秦代到西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前,都是主水德。吾人看一看秦代,由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統一六國後,『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史記‧歷書》亦言:『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

 

而《史記‧封禪書》而言有關樂律者更詳;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故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音上大呂』(按,『上』即『尚』字,指崇尚、遵行),即指秦代是『其音大呂』。如依六國末年秦的十二月季冬,《呂氏春秋‧季冬紀》:『季冬之月:……。其音羽。律中大呂。其數六。』秦朝乃依《呂氏春秋》的孟冬時,『律中大呂』為說,此時『其音羽』。於是吾人對於《史記‧封禪書》所言秦朝樂律『音上大呂』,及《呂氏春秋‧季冬紀》:『律中大呂』即指『其音羽。律中大呂』。

 

按,武帝太初元年起採土德之下,以黃鐘為宮,其根據如前曾引,出於《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央土時,『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而秦代及西漢初至武帝太初元年以前,『其音羽。律中大呂』。比較上兩句語法之構成,『其音羽。律中大呂』於樂律中應指『其音羽。律中大呂之羽』,大呂為羽,則姑洗為宮音。

 

三、在史料文字間推論鐘律上的意義

 

其實,以上所言的秦及西漢初年至太初以前的樂律以大呂為羽,或西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後以黃鐘為宮,都是指鐘律。中國古代的官方樂律,一律以鐘律為準,即鐘律就是樂律的標準。而其實,在先秦舊籍的《國語‧周語》裡,於周景王二十三年,樂師伶州鳩就有提到『鍾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宮,細不過羽。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聖人保樂而愛財,財以備器,樂以殖財。故樂器重者從細,輕者從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宮,匏竹尚議,革木一聲。』其中談『鐘尚羽』『金尚羽』,即指鐘律是以羽音為本。而周代之樂律,以『大不逾宮,細不過羽。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指宮為底音,羽為高音,自宮為最低音排向高音羽的一列五聲音階,即:

 

宮、商、角、徵、羽

 

雖宮音位於低音的一列五聲音階,但高音為羽,即『羽聲清』,而西漢武帝時的五聲音階使『羽聲復清』一語看來,秦代及西漢初之鐘律不同於周制,而漢武帝又恢復到周制的宮音鐘為最低音。而秦及西漢初的鐘律音的排法是:

 

羽(大呂)、宮(姑洗)、商(氋賓)、角(夷則)、徵(應鐘)

 

以羽音為尊,處在最低音,即最濁音的位置上,則秦及西漢初的五聲音階的調式表面上看來似當屬羽調。

 

不過,在鐘律的角度上,此羽調決非後人所謂的羽調。在鐘律上,因為鐘不是主奏器,而是搭配的敲擊樂器,其音某也者,於鐘律上只是表明,其擊奏時的主要敲擊聲是繫於某音而已。

 

於秦及西漢初的編鐘,尚有一口比宮音為低音的羽音鐘,以其為主而已。而到了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後,則取消該口比宮音為低的羽音鐘,改為比宮音為細,即高音的一口羽音鐘,而以宮音鐘為主而已。但各鐘所當的十二律又不同。秦及西漢初的編鐘,定律於羽音匹配大呂;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後的編鐘,定律於宮音匹配黃鐘。以上乃就史料為依歸所導出的結論。至於實務上,是否確為秦及西漢初的編鐘,最低音鐘為羽音鐘?武帝太初元年後的編鐘最低音鐘為宮音鐘,仍可由陸續出土的秦漢編鐘,時時再探討在秦漢實際上編鐘之制作有否真照着史料文字,一五一十的指導原則在制作。


四、補釋『名復正變』


 

按,於《史記‧曆書》:『羽聲復清』後,又有一句『名復正變』。有學者認為『名』字乃後世之誤,原文當作『各』。不過,不管此字果係『各』或仍應是『名』,都不礙於此句的文義。其實,依吾人以上所析,很容易曉知此句之義。因為,原來,秦及西漢初是以姑洗為羽,十二律裡以在黃鐘為宮之下五聲對應的黃鐘、太簇、姑洗、林鐘、南呂五律為『正』,指其恰正對應,其餘七律則因為不與五音正好對應,而為『變』,而秦及西漢初的宮、商、角、徵、羽音並沒有完全處在『正』律上,如羽(大呂)、商(氋賓)、角(夷則)、徵(應鐘),五聲有四都在『變』律上,如今武帝改為黃鐘為宮,則五聲全處於『正』好對應之律上了,即『名復正變』或『各復正變』之義。

(見原書刘有恒:中国古代音乐史辨正(甲集)(2019))

 

avatar-img
11會員
3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有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被音樂史談錯了的周代的俗樂 ───誤把詩經及楚辭當俗樂
賈湖骨笛音階構成係『清商音階』或『下徵音階』之說乃偽說考
談被糊弄出來的周代『房中之樂』
《中國音樂詞典》樂律學、古代音樂等分科之補正   1984年出版的《中國音樂詞典》是數十年前的舊書了,此書雖後來又有續編及增訂版,但因為目前尚無完全重新寫作的詞典書的編成,故需參考時仍得參考此書。但因為此書材料以當日所獲不能反應此數年研究的新成績,總是遺憾。
被音樂史談錯了的周代的俗樂 ───誤把詩經及楚辭當俗樂
賈湖骨笛音階構成係『清商音階』或『下徵音階』之說乃偽說考
談被糊弄出來的周代『房中之樂』
《中國音樂詞典》樂律學、古代音樂等分科之補正   1984年出版的《中國音樂詞典》是數十年前的舊書了,此書雖後來又有續編及增訂版,但因為目前尚無完全重新寫作的詞典書的編成,故需參考時仍得參考此書。但因為此書材料以當日所獲不能反應此數年研究的新成績,總是遺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