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影響力,其實不看你的專業程度,看的是你能取得「注意力」的程度。
只要有人注意你,你就能對他造成影響。
有大量讀者注意你,你就能影響大量的人、掌握巨大力量。
而獲取注意力的最快方法:在網路上寫作。
Nicolas Cole 說:現代環境是「數位優先」。
你在現實世界是個專家,認識你的人頂多只有同事、親友。
你能影響的人超少。
但就算你只是半個專家,只要有網路聲量,認識你的人可能是全世界。
哪怕你的專業度不到頂尖,你都能掌握頂尖影響力。
就算零基礎,你也能利用這些寫作技巧快速累積聲量:
搬運知識是把別人講過的東西,搬到自己的空間、分享給自己的讀者。
搬運的同時,你不但能幫到原作者,也會快速抓住讀者注意力。
因為你引用了專家,又帶來「省時」的極大價值。
搬運知識有 3 種速效做法:
大家根本沒空看書。
但每個人卻都想獲得書裡蘊含的知識。
只要你願意選書、讀書、寫摘要,就能得到注意力。
我在完全沒寫過書評的情況下開始經營「速讀系列」,書摘貼文在臉書上獲得 458 次、958 次分享。甚至還收到多家媒體邀請轉載,包含《商業週刊》、《關鍵評論網》。
我做的,其實只是讀完書、把重點析出來發成貼文而已。
密切關注你有興趣的領域,一有新消息就馬上整理、搶先分享給讀者。
在資訊快速更新的時代「搶頭香」當然容易吸到流量。
像我自己賺錢的領域是「搜尋排名」,所以,我平常就會關心海外消息。
最近 Google 的搜尋機密演算法洩漏,我聽到就趕快「補習」,就算熬夜也要趕出來。
果然,寫的雖然都是生硬的技術名詞,我還是因為搶快「揭發」新消息,貼文獲得 885 分享。
(延伸閱讀:Google 機密文件外洩,搜尋專家開撕演算法黑盒子)
我的技術知識有厲害到能破解繁瑣的 SEO 演算機制嗎?
根本不行。
但繁體中文有個有如外掛的套利空間:「翻譯」。
我把海外大神們的分析理解完,用自己的話講成中文,這樣的發文成效卻幾乎等於原創。
別小看語言落差。
超多國外早有公開資料的寶貴消息,只要沒用中文寫,大家就懶得看。
你只要願意把落差補起來,就能靠內容套利,甚至讓別人感到海外大神般的光環。
不懂外文怎麼辦?
沒問題,你只需要動動手指、打開「現代翻譯機」請 GPT 幫你翻譯就好了。
透過搬運知識,你能迅速得到流量。
有流量,代表你能抓到注意力。
「注意力」是現代人的價值貨幣。
只要你想辦法讓人注意你,你就會有影響力。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我們會受到彼此的行為影響。
《Influence》這本書提到一個概念:
當我們看見人們做一件事,會下意識覺得它是「對的事」。
所以,有的店面開幕會故意找人排隊,塑造「大家都想買」的表象;
捐款箱也要先放幾個零錢,不要讓人覺得自己是唯一的。
銷售文案也必須加上「心得見證」才會賣得好。
這件事叫「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當別人看到你分享值得認同的觀念,就會默默覺得這話有道理、作者是對的。
而更多人看到別人認同,他們又會跟著同意。
抓緊注意力、得到認同的最快辦法,是貢獻價值。
你零基礎,別人憑什麼要認同你?
其實,別人根本不在意你基不基礎。
別人在意的永遠只有「你給的價值」。
寫書摘,讓大家滑過就不用再花大把時間閱讀。因為你先挑好、讀過、總結完了。
你翻譯外語資訊,別人看完後就不用再去讀艱深的英文。
你其實已經貢獻價值了。
價值,是內容創作者得到流量的不變定律。
當讀者吸收完價值,那他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認真、專業、值得信任。
寫內容時你永遠要問:讀者憑什麼要注意?他看完之後「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講求「偏執」?
因為太多人「知道」卻完全做不到。
尤其本身有專業、有基礎的人,更會產生巨大「心魔」。
每次提供價值之前總會想說:「憑什麼,我辛苦寫的書摘要免費公開?」
所以,他們總是在文字裡面瘋狂暗示:想閱讀我辛苦寫好的「寶貝」嗎?
辛苦寫好的,你不該免費看的。
但我還是發布了,所以,你要先為我做完這些事:點連結、按讚和分享、填寫 Email⋯⋯
他們每次分享知識之前總會先想:這篇知識該「業配什麼」?
所以,最後其實不是分享知識,是打廣告。
寫到最後,知識文總會變成業配文。
記住:讀者最在意的,永遠只有自己。
只有無私分享、無償給予價值,才會讓讀者覺得作者「無害」。
覺得無害自然就會卸下心防、對你產生高度信任。
這是零基礎的你、謙虛的你,最強大的優勢。
只要你「瘋狂把價值外送」、讓人不敢置信,你居然花這麼多時間整理,卻無私分享。
那麼,你必然會得到注意力、必然能取得流量。
(延伸閱讀:速讀《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
你要認識:注意力和流量,本身就是價值。
你看,有多少「乾爹」廠商需要尋覓網紅、意見領袖去推廣自己的產品?
有多少線上課程專門教你獲取流量、抓取注意力的技巧?
這些都一再說明,累積注意力的同時,你已經同步得到專業。
只是,大部分人很難體會它的價值。
雖然網紅接很多業配、賺很多錢,大家仍然覺得他們「沒料、不專業」。
雖然許多人都有知識,但總覺得分享出來是罪惡,因為還有更厲害和更有資格的人。
但你不一樣。
你運用的是搬運知識、給予價值來累積注意力。
不管外在表象或者深層內涵,持續經營的你裡裡外外都兼顧到了。
而它最大的難題,在於「持續」。
不管價值多高,都沒有讀者會緊黏著一篇文章不放。
不管多紅的社群貼文,下禮拜都會消失無蹤。
所以,影響力的累積要靠不斷的「重複報到、日更、刷臉」才行。
你以為那些聲量巨大的意見領袖,是因為他們天賦過人,所以第一篇文就破千讚嗎?
不是。他們是從多年以前就開始寫作,然後,一路累積到現在。
你以為聲量巨大的百萬網紅,是因為才氣爆棚,所以「一片入魂」嗎?
不是。他們是在影音平台才剛崛起、獲利機制不明確的時候就苦心經營了。
他們長期、持續的輸出價值,才累積出了巨大信任感和影響力。
更致命的是,他們到今天還在持續積累。
有人說,很多大型 YouTuber 過氣了。
但你看,他們是不是從「沒氣」就開始發片,到「過氣」了還在繼續?
有人抱怨「滋事型網紅」每天找架吵,實在令人厭煩。
但你看,他是不是要認真「沒事找事做」,才讓你看到他的爭議?
哪怕發業配也好,網紅也需要照顧粉絲、寫好內容,然後發文。
影響力是靠累積來的,不是靠幾次的蠻力或運氣變出來的。
爆紅是靠運氣來的,但是運氣不能控制。
你能控制的是持續。持續提升輸出,你「碰上好運」的次數就會提升。
持續寫作是快速累積、堆疊出影響力的秘訣。
作家陳立飛說:出書、獲取百外粉絲、過上自己想要的好生活,都是源自於寫作。Nicolas Cole 說:這十年內,最有價值的技能,是寫作。
我自己也是依靠時常寫作、發文,慢慢累積出在自己領域的能見度。
換在 2 年前,我經營的客戶更多、懂的知識也不算少,但我卻缺業績、缺利潤。
甚至因為品牌名氣不足,整年的對外開發都零業績。
直到我開始寫作,慢慢收到各方邀約、合作、數位人脈。
甚至有廠商說:洽談已經快要排不到了。
不管是讀到的知識,或者親身驗證,都讓我十分相信:「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延伸閱讀:數位寫作開掛之路:暢銷書揭露的終極大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