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赫茲鯨魚的回音與共鳴:114學測國寫情意題組織鋪陳
方格精選

52赫茲鯨魚的回音與共鳴:114學測國寫情意題組織鋪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情意題的核心,在於考驗學生對情境的洞察力文辭的感染力。透過情境的細膩觀察與文字的精心經營,能使文章更具張力,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共鳴。而文辭的組織與表達,不僅是連結作者與讀者的橋樑,還能將個人的情感經歷昇華,讓孤獨、堅持、追尋等價值更深刻地烙印在人心。

在前一篇文章〈52赫茲鯨魚的孤獨與想像:114學測國寫情意題解題分析〉中,我們已完成了下筆前的題型分析、文本解讀及立意構思。本文將從大綱的擬定、文采鋪陳的策略出發,解析如何在寫作中更有效地觸動人心,使「52赫茲鯨魚」的意象得以深化。最後將提供範文解析,幫助大家掌握應試情意題的書寫要領。

一、綱要擬定

完成前置審題以及思維建構的準備後,即可進一步架構文章,擬定大綱的目的在於確保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並有助於情感的逐步鋪陳與深化。透過事先規劃文章的主要內容、層次轉折與邏輯順序,能夠幫助書寫時保持聚焦,避免內容散亂,並確保文章的「立意」與「情感表達」能夠循序漸進地展開,最終達到引發共鳴的效果。

在書寫內容上,我們可以「情感觸發 → 情感發展 → 情感升華」的方式組織內容,如:從孤獨的起點,逐步轉向如何尋求理解,最終走向自我接納或成長。中間可以透過適時的轉折(如發現某個契機、遇到一位重要的人),讓情感產生變化,可避免情感鋪陳過於平淡。例如,從孤獨無助轉向尋找到共鳴,這樣的轉折能引起情緒波動。

此外,在開頭與結尾部分,則應考慮如何在結尾回應開頭的主題,深化核心價值,並引導讀者思考。比如,文章開頭提及「52赫茲鯨魚的孤獨」,結尾則強調「即使聲音孤獨,仍然值得堅持」等正向觀點。於此,擬定各段結構如下:

raw-image

這樣的清晰脈絡,能夠友善讀者閱讀,帶著讀者一同搭乘場景時光機,進入你的環境當中,結束時再搭乘時光機一起返航咀嚼,將讀者引入你的故事情緒線中。

▋二、文采鋪陳

除了清楚的故事架構之外,情意題書寫得分要訣還在於情緒的感染力以及意象系統的完整性。以下分述之。

📍關鍵一 情緒感染力:文學描寫技巧

情緒感染力的重點,在於合宜地進行「個人情感」描寫。因此如我上一篇文章〈告別空洞敘述!提升寫作技巧的關鍵:描寫的藝術〉所提醒,書寫過程中應透過細緻的「文學描寫」取代「直接敘述」來增強情緒的感染力。以下針對感官元素細化動作與表情比喻與形象化語言三個方面進行說明及具體範例。

1. 加入感官元素

感官描寫可以讓文章更具畫面感與真實性,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細節,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深入體會52赫茲鯨魚的孤獨氛圍。

raw-image

2. 細化動作與表情

透過細膩的動作與表情描寫,可以更深入展現角色的內心狀態,使文章更具情感張力,讓讀者感受到情緒波動。

raw-image

3. 使用比喻和形象化語言

透過比喻與形象化語言,可以使抽象的孤獨感或自我堅持更加具象,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提升文章的藝術性。

raw-image

📍關鍵二 意象系統的完整性:「52赫茲鯨魚」的意象應用

正如我前一篇文章〈52赫茲鯨魚的孤獨與想像:114學測國寫情意題解題分析〉所說,不可僅聚焦於鯨魚的表層訊息,而忽略深層意涵;亦不可脫離「鯨魚」的意象系統,獨自抒發情感。

完整的意象系統能夠統合文章的情感脈絡,使文章敘述風格一致,更具文氣的整體感與美感。透過層層遞進的意象呼應,能使文章在情感層面上更具層次感染力,同時也提升整體的結構嚴謹度與藝術表現,避免因為材料的切換而顯得支離破碎。

本文的「52赫茲」象徵著個體的獨特與孤獨,它代表在廣闊的世界中,我們可能因與眾不同而感到疏離,卻依然堅持自己的聲音或追尋共鳴的過程。文中可以適當引入「52赫茲」的意象系統,有效地強化文章主題,營造孤獨與堅持的氛圍。在書寫時,開頭可引出52赫茲鯨魚的故事,中段說明個人情境與52赫茲鯨魚的相似之處。結尾則回扣自身的成長或對52赫茲鯨魚世界的理解。開頭與結尾要形成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形成完整的抒情閉環,也提升整體的結構嚴謹度與藝術表現。例如:

raw-image


▋三、參考範文及解析

  關於 52 赫茲,我想說的是…

  1.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時常覺得自己像是一條「52 赫茲鯨魚」,發出的聲音總是無人回應,彷彿活在一個獨自鳴唱的世界。成長的道路上,無論是在課堂上的發言,還是在朋友圈裡的話題,我總是帶著與眾不同的思維,卻換來旁人不解的眼光。他們的眼神像海面的波紋,一圈圈漾開,最後歸於平靜,彷彿我的存在只是稍縱即逝的泡影。這種與世界頻率不合的孤獨感,讓我陷入無數次的懷疑:我的聲音,真的沒有人聽得見嗎?
  2. 小時候,我對文學有著異於常人的熱愛,喜歡獨自沉浸在詩詞與小說的世界裡。然而,當我興奮地向同學分享閱讀的趣味時,他們卻只是淡淡地一笑,轉而討論最新的電子遊戲。這樣的經歷一次次發生,使我逐漸學會將自己的熱情藏於心中,不再輕易流露。每當我獨自坐在圖書館的角落,翻閱著文學的詩篇,心中那股莫名的孤獨感便油然而生。書頁翻動的聲音,在寂靜的空間裡顯得格外清晰,像是一種遙遠的呼喚,卻始終無人回應。我彷彿成為那條「52 赫茲」的鯨魚與人連結的頻率太過特別,以至於無法找到同頻共鳴的人。
  3. 然而,孤獨並非毫無意義。在一次學校舉辦的演講比賽中,我決定鼓起勇氣,分享自己對文學的熱愛與見解。當我站上舞台,緩緩說出自己對詩詞的感悟時,台下竟然有幾雙眼睛亮了起來。那一刻,我的內心像海浪輕拍岩石,一種微妙的共鳴油然而生。我才明白,或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總有人在用相同的頻率回應著自己,只是我還沒找到而已。
  4. 隨著歲月的成長,我逐漸明白,真正的孤獨不在於沒有人聽見,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堅持自己的聲音。也許我們都像52赫茲鯨魚一般,發出的聲音未必能被所有人接收,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是孤單的。我開始接受自己的獨特,並相信每個人都在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靜靜地歌唱,只要不放棄,總能遇見那位懂得聆聽的人。
  5. 如今,我已不再害怕孤獨,因為我知道,堅持自己的頻率,總有一天能讓世界聽見。52赫茲的鯨魚或許孤獨,但牠從未停止鳴唱,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去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海洋。

本文架構方式如下:

  • 第一段引入主題 透過「52赫茲鯨魚」的象徵,表達自我與世界頻率不合的孤獨感。
  • 第二段:背景過程 ▶ 以童年熱愛文學卻缺乏共鳴的經驗,深化孤獨的情感並鋪陳主題。
  • 第三段:轉折結尾 ▶ 描述透過演講分享文學熱愛,首次感受到微妙的共鳴,轉折文章情感。
  • 第四段:反思深化 ▶ 詮釋孤獨的意義,強調堅持自我聲音的重要性,展現成長體悟。
  • 第五段:總結收束 ▶ 呼應開頭意象,鼓勵勇敢發聲並尋找屬於自己的共鳴。


情緒鋪陳方面:

1. 感官元素「書頁翻動的聲音,在寂靜的空間裡顯得格外清晰,像是一種遙遠的呼喚,卻始終無人回應。」

這句話透過聽覺(書頁翻動的聲音)、空間感(寂靜的空間)等感官描寫,成功營造孤獨的氛圍,並將「無人回應」的情感具象化,使讀者能夠透過聲音的對比體會主人公的孤寂。

2. 細化動作與表情「當我站上舞台,緩緩說出自己對詩詞的感悟時,台下竟然有幾雙眼睛亮了起來。」

「眼睛亮了起來」巧妙呈現觀眾情感的變化,將人物的心理與周遭情境緊密聯繫,強化了情緒遞進的張力。

3. 比喻與形象化語言「他們的眼神像海面的波紋,一圈圈漾開,最後歸於平靜,彷彿我的存在只是稍縱即逝的泡影。」

運用「海面的波紋」與「稍縱即逝的泡影」的比喻,將旁人的冷漠與自己的孤獨形象化,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可見,並透過波紋的消逝來加強孤獨的無奈與無助,增添畫面感與詩意。

透過這些寫作技巧,文章成功營造出細膩而具感染力的情緒氛圍,讓孤獨與堅持的主題更具層次與共鳴。

小結:透過經營表達,讓聲音找到共鳴

情意題的書寫不僅在於抒發個人情感,更在於如何透過精煉的文辭組織與情境鋪陳,讓讀者產生共鳴。本文透過大綱擬定、文采鋪陳策略以及範文解析,展現如何在文章中透過細膩的意象經營、層次遞進首尾呼應來強化感染力。

52赫茲的鯨魚或許生來與眾不同,但它從未停止鳴唱,因為它相信,透過不斷調整與精煉自己的聲音,終有一天能夠讓世界聽見。

寫作亦然,透過合宜的文詞組織與經營表達,我們能將內心的情感化為動人的樂章,讓那些原本遙遠的頻率,逐漸交織出共鳴的旋律。當我們學會以精確的語言訴說自己的故事,世界便不再只是沉默的海洋,而是充滿回音的寬廣天地。

有一天,52赫茲的鯨魚終將發現,總有某個角落,正在回應它的頻率。


📌本文改寫自本人撰寫於貍想教育114 學測國寫分析報情意題分析,建議下載pdf好讀版,觀看114年學測國寫題的完整分析。

📌特別感謝貍想教育大貍老師協助編修並給予指導建議。

📌本文概念主要參考自貍想教育《河道式作文》、chatGPT河道寫作小幫手。


▋其他推薦閱讀資料:〈52赫茲鯨魚的孤獨與想像:114學測國寫情意題解題分析〉

學測國寫知性題四大類題分析學測國寫情意兩大類題如何掌握三個化功大法,讓你的文章充滿時空畫面感:情意題的文字鍛練技巧學測作文情意題穩中求勝:三大首尾設計技巧告別空洞敘述!提升寫作技巧的關鍵:描寫的藝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並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avatar-img
岱華|教學狂想實驗
195會員
63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