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21 #第18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些人害怕修行,也害怕受戒,怕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殊不知能夠持一條戒,就是得到一條的解脫。我們這一世的功課就是要幫助自己走上解脫之道,持戒又叫做解脫道、別解脫,持一條戒,就有一條戒的解脫,一條一條幫你解套,就叫做「解縛」。-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有時候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執著我修了這個法門,還沒修完就想著另一個修行法門,因為這樣的執念,容易導致做不全及自我困擾。其實,即便我們只是每天誠心專唸「阿彌陀佛」聖號,也是可以與佛相遇的。
我的沙龍將分享給大家關於個人自傳、音樂創作、生活紀錄及原民語言及文化等資訊。無論各位來自何地,我將帶領大家進入「葛納瀚Qnxan」的世界,讓正在進行式產生一種正念的磁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些人雖然做了種種善法,但是又執著善法的功德,而變成了一種障礙。這個就是白雲,一樣也會遮蔽日光,諸佛菩薩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是為了生死大事出現,也可以說是為了引導大眾走向慧日覺醒之道......佛教誨我們要斷惡、要修善,不只要斷惡修善,而且還要時時能夠回歸本心,叫做「自淨其意」。-見壽法師
不住兩邊的這一念心就是慧根,顯現自性的光明遍一切處,悟到這一念心,就是無量光。如果我們這一念心像一潭止水能夠聞風不動,始終不隨外境所轉,能夠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一念心就有定力了,叫做心地無亂自性定。-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在職場中常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小圈圈,隨之而來的是漫步傳遞的謠言
觀心一法真的能總攝諸法嗎?達摩大師說:「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除了要有種子,也要養賴肥沃的土壤、陽光、雨水等外緣,內因外緣俱足才能真正成就一棵大樹。 -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這輩子我們要修
所以《悟性論》不是悟從外而來,所謂的開悟也不是讓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見到什麼佛就叫做開悟。而是我們能夠悟自本心,知道我們這一念心。 本無來去 本無生滅 本無是非 本無明暗 不起諸見如來見 唯有悟者應能識 我思我想: 活到五十歲,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去計較。應該要開始思考要感謝哪些人,每一天為
靜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靜坐當中,我們能夠做一個懺悔和感恩。生起懺悔心和感恩的心會讓我們受損的細胞,獲得安撫與療癒。感恩地球之母、感恩父母、感恩我們的眷屬、乃至配偶、子女,感恩我們週遭的一切。-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我們的心與外在身體是相互作用的,當我們的心煩惱越多越大,持續下去我們外在也
現在我們要做一個能夠做主的主人,有了這一念覺性知道自己自身的地水火風,他的組合只是一個條件俱足下產生的四大元素...... 這些地水火風的組合,本質就是空性,地大歸地、水大歸水、風大歸風、火大歸火;都歸到他們該去的地方,只有保持當下這個清楚明白心,讓我們的覺性作主。-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身體是很奇
有些人雖然做了種種善法,但是又執著善法的功德,而變成了一種障礙。這個就是白雲,一樣也會遮蔽日光,諸佛菩薩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是為了生死大事出現,也可以說是為了引導大眾走向慧日覺醒之道......佛教誨我們要斷惡、要修善,不只要斷惡修善,而且還要時時能夠回歸本心,叫做「自淨其意」。-見壽法師
不住兩邊的這一念心就是慧根,顯現自性的光明遍一切處,悟到這一念心,就是無量光。如果我們這一念心像一潭止水能夠聞風不動,始終不隨外境所轉,能夠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一念心就有定力了,叫做心地無亂自性定。-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在職場中常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小圈圈,隨之而來的是漫步傳遞的謠言
觀心一法真的能總攝諸法嗎?達摩大師說:「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除了要有種子,也要養賴肥沃的土壤、陽光、雨水等外緣,內因外緣俱足才能真正成就一棵大樹。 -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這輩子我們要修
所以《悟性論》不是悟從外而來,所謂的開悟也不是讓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見到什麼佛就叫做開悟。而是我們能夠悟自本心,知道我們這一念心。 本無來去 本無生滅 本無是非 本無明暗 不起諸見如來見 唯有悟者應能識 我思我想: 活到五十歲,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去計較。應該要開始思考要感謝哪些人,每一天為
靜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靜坐當中,我們能夠做一個懺悔和感恩。生起懺悔心和感恩的心會讓我們受損的細胞,獲得安撫與療癒。感恩地球之母、感恩父母、感恩我們的眷屬、乃至配偶、子女,感恩我們週遭的一切。-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我們的心與外在身體是相互作用的,當我們的心煩惱越多越大,持續下去我們外在也
現在我們要做一個能夠做主的主人,有了這一念覺性知道自己自身的地水火風,他的組合只是一個條件俱足下產生的四大元素...... 這些地水火風的組合,本質就是空性,地大歸地、水大歸水、風大歸風、火大歸火;都歸到他們該去的地方,只有保持當下這個清楚明白心,讓我們的覺性作主。-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身體是很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