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覺得我今天過的很糟糕;我也是。

raw-image



前陣子看了《誠實診療室》,這是一部淚中帶笑的美劇,講述男主角吉米在妻子媞亞過世一年多後,逐漸放下悲傷、找回快樂的過程。


其中有兩幕我感觸頗深,是在講相似的概念:


當我們感到不舒服時,有時需要學習「看整件事情的的脈絡」。


第一幕

吉米與媞亞的閨蜜小加在酒醉後不小心發生關係。事後,小加告訴吉米,她在媞亞的照片前告解 ,並認為媞亞已經原諒她。小加因為剛離婚,心情低落,再加上喝酒的影響,媞亞似乎能理解她的處境,表示:畢竟我們都是「血肉之軀(human)」,不需要對這種事感到後悔。(雖然小加說完這番話,吉米仍感到罪惡。)


雖然我也覺得閨蜜跟自己老公發生性關係是不道德的行為,但因為媞亞已過世一年多,吉米在她生前的婚姻關係並沒有出軌行為,他們彼此深愛,吉米也才因此無法迅速走出悲傷,這次失誤實際上是因為媞亞不在身邊。


我很喜歡小加的想法,她明白在正常情況下自己不會做這種行為,是因為近期的困境才一時失去理智。因此,這幕其實是有前後脈絡,才導致最終結果的發生。


第二幕

吉米某天經歷一連串糟糕的事情,情緒爆走,不停牽怒身邊的人,最後他發現自己的失控,向對方抱歉,說道:「我覺得我今天過得很糟糕。」對方回答:「我也是。」


吉米平常心情是平靜的,當天卻因為發生很多糟糕的事才失控,當他意識到這點時,接受了自己遇到一堆爛事的事實,並為此感到抱歉。


這兩幕讓我聯想到自己以往的習慣,例如,當我跟同事討論公事時,如果他對我態度很差,我內心會想他是不是討厭我,但其實對方是因為跟伴侶吵架而煩心,影響到工作態度,跟我沒什麼關係。


我常常我只看最終的「結果」,而忘記還原整件事情的「脈絡」。甚至,我會將結果歸因於「我不好」,才導致事情的發生。但其實很多時候,事與事中間是環環相扣的,甚至還受機率與運氣的影響,並非「完全」是我所造成。


-

另外第一幕中,小加提到「我們都是人,不需要對這種事感到後悔。」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完美主義。


我們常常被「完美主義」束縛,認為自己不能犯任何錯誤,但其實,我們都是人啊?怎麼可能百分之百讓每個人都滿意、讓每件事都完美呢?這還涉及到評論者的觀點(或說標準、角度、立場),根本都有所謂的對或錯。


反而應該先思考:「我為什麼必須要完美?」像我自己之所以會產生完美主義,往往是因為擔心別人會認為我不好,那我應該要探討:「為什麼我無法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等。


將脈絡與完美主義連結起來,我學會看到自己在整件事情中做了哪些努力,並思考哪些事屬於我的責任。雖然不完美,但只要我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就不需過分苛責自己。


沒關係,我原諒你,也謝謝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