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拿「我是 I人或我是E人」當作逃避的藉口。
…
今天吃飯時看到 Dcard 的影片,是在討論現在交友生態或朋友圈上很多所謂的 I人會用這句話當作一種推辭方式。
剛開始接觸到 MBTI 時我其實是很喜歡的,透過100題以上的題目來分析自己的個性,比起星座或生肖,它也更為準確與值得參考,因為是透過你自己填達的問題與數據去判斷的
但最近不知道是怎麼了感覺真的是有點被妖魔化
大家都會稱自己是E人或I人,然後在社群上尋求認同
這樣不就是回到過去使用星座來定義自己的方式了嗎?
「喔,因為我是獅子座,所以我個性比較火爆。」
「不好意思,因為我是I人,這週已經出門過了,可以改約下週嗎?」
拜託,你是什麼樣子個性的人就是什麼樣的人
不要拿這些東西當作合理化各種行爲的藉口。
-----
MBTI 本來應該是一種自我探索的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而找到更合適的生活方式。
但如今它卻被過度簡化成:
我是 I人 所以我這樣,我是 E人 所以我那樣
彷彿只要一句話就能替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且從16種人格簡化成2大類人格,這本身就是一個超級不合理的事情。
或許這些分類真的有它的依據,但如果我們總是依賴這些標籤來定義自己的界限,那麼這些工具究竟是幫助了我們還是束縛了我們?
你是 I 人或 E 人這件事本身並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在於我們是否把它當成一種「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甚至是拒絕去改變。
例如,當你用「我是 I 人」來逃避與他人互動時,你其實某方面來說也是在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成長」「我可以停在舒適圈裡」。
當然這是一種選擇沒錯,然而這樣的選擇,長期下來我認為只會限制自己,讓你無法突破。
但也是很多人沒有想要突破就是了,那我就會認為這些人更沒有資格去抱怨現狀,或是羨慕他人
我覺得真正的成長,是在理解自己個性的同時,試著去挑戰突破自己。
你知道自己比較內向,沒關係,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嘗試新的互動模式,不代表你不能在某些場合努力去跨出那一步。
同樣的道理,作為 E 人也並不代表你必須無時無刻都要參加聚會或保持高能量,你也需要學著在靜下來的時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也需要透過與自己的對話、與自己的相處來更認識自己。
----
講了這麼多激烈的言論後,最後還是想給個建議:
比起將 MBTI 當成你的完美個性解釋,不如把它當作是一個起點。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成長、在哪些情境下需要調整。
但在面對你的這些特質時,也記得要保持彈性,因為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更遠遠超出四個字母的意義。
.
.
我是Tim,是個剛從外商離開的斜槓破青年
從 2024 年 10 月起開始寫《破青年的思考筆記》
目前會分享「個人成長 與 斜槓自媒體」的相關內容
如果有任何想看我分享的主題也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