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攝類學 | 辯論成事 | 駁他宗(1) | 若是成事皆周遍常

在之前的紅白顏色系列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了色、聲、香、味、觸等方面的辯論,並示範了如何有效駁斥他宗觀點。

這些辯論技巧看似相似,但通過反覆練習與講解,能幫助初學者逐步掌握辯論的思維與技巧,為進階學習打下紮實基礎。

今天我們將聚焦於「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的辯論,透過實例展示立宗方與辯方如何運用邏輯推理及觀點修正,以進一步提升辯論能力。

 


1.「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的爭議與分析

駁他宗的課本原文:

有人說:若是成事皆周遍常。

寶瓶有法,理應是常,因為是成事故,周遍已許。若不成立,

彼有法,理應是爾,因為是由量識所成故。周遍者,

因為由量識所成,為成事之性相故。若根本許,

寶瓶有法,理應不是常,因為是無常故。若不成立,

彼有法,理應是爾,因為是刹那性故,周遍者,

因為刹那性為無常之性相故,理應是爾,

因為能表功能為物之性相,變滅為有為之性相、生為所作之性相故。


1.1 辯論中的「有人說」:立宗方的核心主張

立宗方立了一個觀點(立宗),也就是「若是成事皆周遍常」,記得自己要先還原一次論式,在接著往下看,這樣更有助於理解接下來的討論喔。

這種觀點看似堅固有理,卻成為辯方反駁的焦點,因為其邏輯存在潛在的矛盾,因此辯方就舉出明顯不周遍的例子(寶瓶)來反駁。

透過雙方一來一回辯駁,我們可以更熟悉論式結構的運用。


1.2 辯方如何駁斥立宗方的「若是成事皆周遍常」之主張?

辯方:寶瓶有法,理應是常。

立宗方:何故?(立宗方不認同「寶瓶是常」。)

辯方:理應是常,因為是成事故。

立宗方:不周遍。(立宗方認為「若是成事不周遍(不一定)是常」。)

辯方:理應周遍,因為立宗方已承許「若是成事皆周遍常」之故。

 

辯方首先挑戰立宗方的觀點,舉出一個不周遍的例子:寶瓶,並說明「理應是常」,理由是「因為是支分色故」以支持其立場。

立宗方隨即反駁,指出「不周遍」,認為是「成事」並不必然是常。

然而,辯方進一步提醒立宗方他們最初的主張是「若是成事皆周遍常」,因此寶瓶也應該符合常的定義。

無法駁斥辯方的「不周遍」後,立宗方只能改答因不成。


1.3. 應對「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立宗方的修正與改答

立宗方:那我要在此改答因不成。(這表示立宗方承認剛才的回答有誤)

辯方::嚓!嚓!寶瓶有法,理應是成事,因為是由量識所成故。

立宗方:不周遍。

辯方:「若是由量識所成,理應周遍是成事」,因為由量識所成,為成事之性相故。

立宗方:那我改答根本宗承許。

 

立宗方選擇改答因不成,意指他認為「寶瓶並非成事」。

辯方立即反擊,指出寶瓶顯然是成事,因為它是由量識所成,並展開進一步辯論。

當立宗方再次提出不周遍時,辯方回應道:「若是由量識所成,理應周遍是成事,因由量識所成即為成事之性相。」這一論證滿足前陳為因,且因周遍後陳,令立宗方無法再反駁。

最終,立宗方只能回到辯方一開始的立宗:「寶瓶有法,理應是常」,改根本宗承許。

 

1.4. 從「若是成事皆周遍常」到根本宗承許:立宗方的窘境

立宗方:那我要在此改答根本宗承許。

辯方:寶瓶有法,理應是常。

立宗方:承許。

 

立宗方進一步選擇改答根本宗,實際上是為了守護根本宗「若是成事皆周遍常」,因此不得不承許「寶瓶是常」,無法再堅持最初的立場,只能選擇退守。

辯方確認根本宗:「寶瓶有法,理應是常」。

立宗方承認此立場。


1.5 辯方陳述觀點:若是成事皆不周遍常

辯方:根本宗嚓!嚓!寶瓶有法,理應不是常,因為是無常故。

立宗方:因不成。

辯方:寶瓶有法,理應是無常,因為是刹那性故。

立宗方:不周遍。

辯方:「若是剎那性,理應周遍是無常」,因為刹那性為無常之性相。

立宗方:因不成。(代表不認同:刹那性為無常之性相)

辯方:理應成立,因為能表功能為物之性相,變滅為有為之性相、生為所作之性相故。


在確認立宗方最終不得不承許「寶瓶有法,理應是常」後,辯方才揭示自己的真正觀點:「寶瓶有法,理應不是常,因為是無常故」。

立宗方隨即以「因不成」回應,表示他不認為「寶瓶是無常」。

接著,辯方提出「是刹那性故」為論據,解釋寶瓶是無常,因為其本質具有刹那性。

立宗方仍然不認可「若是剎那性,理應周遍是無常」的觀點,因此回應「不周遍」。

辯方則進一步闡明:「若是剎那性,理應周遍為無常」,因為刹那性即為無常的定義。

立宗方不認同「刹那性即為無常的性相」這一因,因此回應「因不成」。

最終,辯方強調此因理應正確,指出能表功能為物之性相、變滅為有為之性相、生為所作之性相,這些論述使立宗方無法再繼續反駁。

 

最後,這場辯論的核心涵義在於以下推論:

若是「能表功能為物之性相,變滅為有為之性相、生為所作之性相」理應周遍「是刹那性為無常之性相」,

若是「刹那性為無常之性相」理應周遍是「若是剎那性,理應周遍是無常」,

若是「無常」理應周遍是「不是常」。

通過這樣的逆向推導,逐步證明了寶瓶不是「常」,但寶瓶是「成事」。

整個推理過程強調了立宗方根本宗「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的立宗的不周遍性,並成功駁斥了其觀點中的邏輯錯誤。

 

2.掌握辯論核心概念,理解推理之道

透過辯論,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分辨生活中的是非,並在修行中誠實地反觀自心,讓佛法的智慧深入心靈。

在這個辯論案例中,我們學到當立宗方以「不周遍」回應時,辯方如何解釋其「理應周遍」的原因,並在立宗方不接受該原因時,展現了辯方如何進一步辯論的技巧。

這一過程幫助我們鍛煉邏輯思維,超越表面對錯,體會辯論中的深層智慧。

若你想進一步開啟這段充滿智慧的學習之旅,不妨參考《打破困難!2024年如何高效學習攝類學?》,讓你系統掌握佛教辯論的精髓,並輕鬆應對各類學習挑戰。

 

此外,有一些思考題可以練習辯論:

1.常 和 成事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2.不是常 和 無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3.與不是常為三句 和 與無常為四句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4.與不是常為相違 和 與無常為同義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5.與無常為相違 和 與不是常為相違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6.與無常為同意 和 與物為同義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7.與無常為三句 和 與物為三句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