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如果英惠活在2024?」韓江《素食者》揭露壓抑下的個人追尋

raw-image


韓江的《素食者》描寫了女主角英惠在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以拒絕肉食、逃避人際關係來追求內心平靜的掙扎與痛苦。小說中,英惠的「素食」是對身體和自由的最後掌控,但她最終卻被社會孤立、被家人視為異類,甚至被醫療系統當作精神病患來對待。這個故事細膩地揭露出性別、身心自由與社會壓力的交織,讓人不禁思考:「若英惠活在2024年,她的命運會不會有所不同?」🤔


 📖 追求自由代價


在《素食者》中,韓江以英惠為主角,呈現出她在異常夢境後決心開始吃素,逐步與現實世界割裂的過程。這個轉變讓她被家人視為「異類」、被醫療體系視為「病患」。正如書中所說的:「我一點都不餓,也沒有食慾……我只是覺得不應該再吃肉了。」這一宣言標誌了她的抗爭,但她的選擇並未得到理解,反而激發出更多壓迫。

英惠的素食決定象徵她尋找自我、脫離壓抑的嘗試。從家人的不解到丈夫的背叛,社會規範不斷將她推向孤獨。這是韓江想傳遞的訊息:一個人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必須面對的巨大社會代價。

 🌍 英惠在2024年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


如果英惠活在2024年,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二十年來,東亞在性別、心理健康和個人價值上經歷了顯著的變遷。

 1. 性別平等觀念提升

台日韓近年在性別平等議題上進展顯著。台灣率先通過同婚法案,性別平等意識深入教育體系,而韓國的女性主義運動也日益強勢。雖然仍存在挑戰,但現代社會對女性的包容度較過去高得多。

2024年的英惠或許能擁有更多發聲機會和社會支持,不必僅以「素食」來表達對身體自主的渴望。

 2. 心理健康意識增加:

心理健康意識在過去二十年逐步提升,特別是在台灣,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接納度顯著增加。即便在韓國,#MeToo運動和年輕世代的影響,也促使心理健康逐漸被重視。假如英惠在現代,她有更多機會得到專業協助,而不是被迅速定義為「異常」。


 🧑‍🤝‍🧑 英惠若是男性,是否會有所不同?


假設英惠是一名男性,性別角色帶來的壓力或許會有不同面貌,但男性選擇素食依然會挑戰東亞的傳統觀念,特別是在韓國這樣重視男性陽剛氣質的社會中,英惠的性別轉換為男性會讓作品的核心議題從女性對抗父權體系的角度,轉向對「男性如何逃離社會框架」這一問題的探索。社會對男性的批判可能更集中在「不負責任」或「逃避責任」的角度上,而非僅僅是對「異類」的排斥。


心理健康對男性來說往往是更隱蔽的議題,因為他們普遍承受著不表露脆弱、不向外界求助的隱性壓力。英惠的極端選擇和崩潰,在男性角色身上可能更具有震撼力,因為這樣的行為違反了人們對男性的傳統期望,也因此更能突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若英惠是男性,他仍需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無法理解,但可能更有空間去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


 🌱 素食風氣的崛起:英惠的選擇在現代被接受嗎?


隨著健康飲食和環保意識的興起,素食在東亞地區也逐漸被視為生活方式而非異類行為。台灣的素食風氣快速發展,而日本和韓國也開始接受蔬食,餐飲業出現更多蔬食選項。在這個時代,英惠的選擇可能不再孤立,甚至視為健康飲食的一種生活方式。


 ✨ 《素食者》不僅講述了英惠的故事,更反映了東亞社會中的個人與集體的張力。性別平等、心理健康、婚姻價值和飲食文化的蛻變,讓我們反思近20年間東亞社會的成長與挑戰。現代的英惠可能擁有更多選擇,而這個故事確實讓人感到挫敗,追求自由與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我們仍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