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閱讀時間 ‧ 約 57 分鐘

【書】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商業、投資、經濟學篇

前言


這本書讀起來很混亂龐雜,似乎隨意翻開一幅篇章都可以自成一段哲學。以我的理解,在這本書中,查理蒙格大致談了幾個領域,心理學、商業與投資,以及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而蒙格幾乎是將這幾個面向全部混在一起,在每一次講中雖然似乎都有主題,但上述幾塊領域卻是不斷交互重疊。或許這是因為在蒙格理解這個世界的框架中,這幾個面向本來就是混在一起的,像是一套彼此不斷交互影響的混沌系統。只是我的習慣讓我想要將這些面向分開、劃出界線。蒙格不喜歡理會學科之間的界線,但我認為有其界限對理解內容是會有一定幫助。


我在整理這些筆記的過程中,感覺很難延伸出其他洞見,也較難彙整。或許是因為我不熟悉這些概念吧。

我嘗試將書中我認為有意思的點,摘錄出來(或做些許變動),隨興記下一些延伸的想法,並依據類別分為幾個章節,作為我的筆記。不過許多領域我並不十分理解,延伸出來一些腦洞打開的東西,還請讀者一笑置之。

出現這個引言,
就是我個人加註的部分啦~


由於我會分篇章PO(每一篇章的前言都相同可以略過),剩餘的部分陸續會放,但不免會回頭修改之前PO的篇章。


我將本書分為以下幾個主題篇章:


𒀭人生哲學

𒀭商業、投資、經濟學

𒀭心理學框架清單-第十一講

𒀭蒙格語錄.問答.其他、閱讀心得





𒀭商業、投資、經濟學



⚑多元思維模型


▎▎框架


建立多元思維模型➔建立相互關聯的理論框架➔建立檢查清單


學習習慣:逆向思維、跨領域、蒐集誤判及反例、關注不同領域之間的轉化問題(比如熱力學的定律跟經濟學的定律有何相似之處)


建立相互關聯的理論框架

只是將孤立的事實試圖硬湊,將無法真正理解。如果這些事實不在一個理論框架中相互聯繫,就無法派上用場。


在腦子裡形成一個由各種思維模式構成的思維框架、模型,然後將實際經驗和透過閱讀等得來的間接經驗,懸掛在這個強大的思維模式框架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現實的認知。


▎▎列舉不同的學科模型:


工程學的備援系統、數學的複利模型、物理化學的臨界點/自動催化模型、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臨界質量概念(達不到臨界值,能量只是單純相加。超越臨界值,就會產生核爆)、會計學、硬科學/工程學、統計學、生物學/生理學


數學

要掌握排列組合原理並不難,真正難的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費馬/巴斯卡的系統和世界運轉的方式驚人的一致。

在哈佛商學院,所有一年級學生都必須學習的「定量分析法」,是他們所謂的「決策樹理論」(decision tree theory)。他們所做的只是把高中代數拿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事實已經證明,人們不能自然的、自動的把數學常識應用在生活中。


在查詢巴斯卡時,查到了巴斯卡的著作《沉思錄》(Pensées)
沒想到這本書中譯本叫做《思想錄》,《沉思錄》是一名羅馬哲學家皇帝的著作
我大致查了一下,費馬/巴斯卡系統,蒙格指的應是數學的機率論。


硬科學/工程學

一項工程的成本這麼高,如果付出了這麼高的成本,你就不會希望它垮掉。這全是基本的高中數學知識。

工程學裡面的備援系統、臨界點(breakpoints)概念是非常強大的思維模型。物理學裡面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也是。


很多領域全是基本的高中代數,只不過被一些嚇人的術語包裝起來而已。

生物學/生理學是可靠的思維模型,因為我們大家的基因構造畢竟都是相同的。


魯拉帕路薩效應(loollapalooza effect),不同模型或各不相同效應的力量串連向同一方向使力,並將彼此極大化的效果


▎▎跨領域


談到跨領域方法,不要理會學科的既有界線,掌握各個學科的主要理論模型,統統派上用場。必須全面掌握各種主要模型,做為檢查清單。再強調一次,你必須注意能夠產生魯拉帕路薩後果的多因素組合效應。


因為熱衷於蒐集誤判例子,完全不用管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之間的界線。

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線之內,總是跨越了彼此界線。


以定約橋牌舉例,得到需要的其他牌墩,標準方法有六、七種:你可以做長套花牌,可以飛牌,可以扔牌,可以交叉將吃,可以擠牌,還可以用各種方式誤導防守方犯錯。這些方法並不算多。但如果你只懂得其中的一、兩種,那麼肯定會一敗塗地。


這些方法相互之間也有關聯。因此,你必須懂得方法之間是怎樣相互影響的。


威廉.奧斯勒爵士(Sir William Osler, 1849-1919),加拿大醫生,被尊稱為「現代醫學之父」。他是「多元主義」的堅定支持者,不斷提醒專業化的危險:「只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多麼有趣,也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狹窄的領域中。」


長期單一領域的思維會限制人的思維方式,這不只學科上的影響,生活圈也是。



⚑能力圈


蒙格小心翼翼畫出他的「能力圈」,把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而且可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蒙格討厭在沙裡淘金,他要用「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法,尋找別人尚未發現、有時候一眼就能看見、晾在平地上的大金礦。


每個人都有他的能力圈,但要擴大那個能力圈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分析、價值評估


蒙格不會只看財務報表,而是分析公司內部及所處整體生態。

利用腦中的思維模型,掌握投資標的相關的各個影響因素,將之簡化為基本要素。

在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複式框架,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知。

如果把自己訓練得更加客觀,擁有多領域的知識,就可以超越更聰明的人。

意即,如果無法成為某專業中的佼佼者,那多擁有幾種專業,力量結合起來也可以超越比自己更聰明的人。


蒙格通常先釐清"別做什麼",才會考慮該採取的行動。


蒙格習慣使用雙軌分析。首先先看那些因素控制利益,其次是有哪些潛意識因素會讓大腦自動得到看似有用卻往往失靈的結論?先用理性分析找機會,再尋找心理學因素。


摘錄書中舉例蒙格在價值投資時會思考哪些問題:

蒙格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和會計作業,抱持著懷疑態度,頂多是正確計算企業真實價值的開始,而不是結果。要額外檢查的因素似乎無限多,包括當今及未來的法律環境、勞工、供應商和客戶的關係、技術變革的潛在影響、競爭優勢和弱點、定價能力、環境問題,還有很重要的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蒙格知道沒有零風險的投資,他找的是風險很小、而且容易理解的項目)。他會根據自己對事實的理解,重新調整財務報表上所有數字,包括實際的現金流量、存貨和其他營運資產、固定資產,以及諸如品牌聲譽等經常被高估的無形資產。他也會評估股票選擇權、退休金計畫、退休醫療福利對當前和將來的真實影響。蒙格會同樣嚴格審查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部分。例如,在適當情況下,他可能會認為像保險浮存金(可能許多年也無須賠付出去的保費收入)這樣的負債更應該被視為資產。他會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專門評估,那可不是用傳統計算數字所能涵括的;具體來說,他會評估管理層的「能力、可靠和股東導向」的程度。例如,他們如何支配現金?是站在股東的角度上聰明分配呢?還是拿來自肥?或是盲目為了成長而追求成長?除此之外,蒙格還試圖從各個方面包括產品、市場、商標、員工、經銷管道、社會趨勢等等,評估和理解企業的競爭優勢及持續性。蒙格認為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該企業的「護城河」:保護企業免遭入侵的無形壕溝。優秀公司擁有很深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不斷加寬,為公司提供長久保護。持有這種獨特觀點的蒙格,謹慎權衡那些打敗大多數公司的「競爭性毀滅」力量。蒙格和巴菲特極其關注這個問題:在漫長的事業生涯中,他們很痛苦地認清,能夠歷經數代而不衰的企業少之又少。因此,他們努力找出並只買進有很大機會擊敗這些厄運的企業。


價值評估到最後變成一種哲學的評估,而不是數學的衡量。在客觀分析加上蒙格畢生經驗,及其在認知模型方面的技巧三者共同作用下,他最終得到的是一種投資的「感覺」。 在正確評估股票價值之後,還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買進。


這種透徹的篩選過程需要很強的自制力,而且會造成長時間沒有明顯的「行動」。就蒙格和巴菲特而言,勤奮工作是進行式,不管是否會帶來投資行動(通常是不會)。他們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要多。


綜上所述,蒙格的做法似乎是一種非常細緻、多面向的質性研究。但蒙格也曾說他們也會用量化方法找到很稀少的機會,再往下細判。

從上述的說明不難理解,蒙格的視角不是top down,而是偏向bottom up。這樣做的優點是,由許多細小的個體經濟中窺探出總體經濟的樣貌會比較貼近現實,但缺點很明顯,就是閱讀的資料可能要非常非常多。

在問與答中,蒙格提及他並不會太過重視總體經濟面的數據,反而是密切關注波克夏的各家子公司、大量閱讀商業報紙和雜誌,以此來了解、拼湊出宏觀層面正在發生的情況。

"蒙格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和會計作業,抱持著懷疑態度,頂多是正確計算企業真實價值的開始,而不是結果。要額外檢查的因素似乎無限多。"

如果看過一些財務造假議題的影片,會更認同蒙格的小心謹慎。

【巫师】超长合集:上市公司财务造复盘假
史上最大财务造假,600亿骗局 - 安然丑闻
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瞒天过海二十年 - 麦道夫 Bernie Madoff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風險評估(尤其是商譽風險)開始

  • 估算適當的安全邊際
  • 避免和道德有問題的人交易
  • 堅持為可見的風險要求合理的補償
  • 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 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金持續虧損
  • 你的對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或反對;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 隨波逐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準備:「唯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見。」

  • 透過廣泛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更聰明一點點
  • 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 熟練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 如果想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 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 辨識和查核否定性證據
  • 抗拒追求「虛偽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的欲望
  •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嚴格分析:運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把錯誤和疏忽減到最少

  • 區分價值/價格、進展/行動、財富/規模的不同
  • 記住淺顯的,勝於掌握深奧的
  • 做一個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經濟學或證券分析師
  • 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第二層或更高層次的潛在影響
  • 要往前想也要往後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配置:正確配置資金是投資人最重要的工作

  • 最佳用途總是從次佳用途比較出來的(機會成本)
  • 好點子得來不易;當時機對你有利時,要狠狠下注
  • 別「愛上」投資項目;要視情況而定,伺機而動


耐心:克制天生好動的傾向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 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 幸運降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 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要果斷採取行動

  •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機會不會常來敲門,所以當機會來臨時,要抓住它
  • 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改變:適應變化並接受不可避免的複雜性

  • 認清並適應你所處世界的本質,別指望世界來適應你
  • 不斷挑戰和主動地修正「最愛的觀念」
  • 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尤其是在你不喜歡現實的時候


專注: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 聲譽和誠信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且可能在瞬間化為烏有
  • 避免妄自尊大和生出厭倦無聊的情緒
  • 不要見樹不見林
  • 務必排除不必要的資訊干擾
  • 面對大問題,別當鴕鳥


蒙格:如果能購買幾家卓越的公司,就可以安心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


有些人的性格並不適合投資,總是按捺不住或憂心忡忡。但如果你有好的性格,有耐心,又能在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麼就能透過實踐和學習逐漸學會這種遊戲。顯然,你汲取教訓的來源愈廣泛,而不是僅僅從自己的失敗中學習,就能變得愈好。


經濟確實很像生態系統,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有特定專長的人能夠在某些特定領域中做得特別好。在商業世界中專注於某個領域,並因而變得非常優秀的人,往往能夠得到他們無法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高報酬。



⚑基本的個體經濟學模型


▎▎規模優勢


規模優勢可影響成敗。規模優勢同時也是品牌、社會認同優勢。規模優勢可使企業內部出現專業分工。

當企業規模變大、涉及領域廣泛時,有可能會被聚焦小領域的新企業打敗。聚焦的領域越小,效率越好,競爭力就會越強。跟生態系統一樣。

規模變大就會有官僚弊端,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就會失靈,企業變得笨拙,難以處理正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政府部門。企業高層嚴重失控的情況是很普遍的。

巴夫洛夫聯想(Pavlovian association):當有人說了你不想聽的話,讓你不高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抗拒的情緒。你必須訓練自己擺脫這種反應。

官僚習氣嚴重導致思維很慢、僵化;一旦你的腦袋出現了新想法,這種系統就會反對你。

這種系統性的力量就是蒙格的心理學框架清單中”第十五條-社會認同傾向”中的”謝畢科症候群”:社會認同和激勵傾向導致群體腐敗的巨大社會力量。



▎▎寡占市場的競爭策略


有種模式一直讓我們很困惑。許多市場最終會變成兩、三個,頂多五、六個大型競爭對手的天下。在某些市場,沒有一家公司賺得到錢;但某些市場裡,每家公司卻都活得很好。從麥片、航空業的比對,差異可能出在品牌認同。有時候會出現企業發瘋拼命爭奪市場,有時候不會。沒有很好的模式可以預測這種事會不會發生。

我們曾經兩度在有兩份報紙的城市中買了其中一家,兩個城市後來都變成只剩一家報紙的市場。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是在賭博。


▎▎新技術的迷思


微觀經濟學的重大啟示在於教人們辨別:「技術」什麼時候能幫助你,什麼時候又會摧毀你。大多數人並沒有想通這個問題。太強大的技術,改善生產帶來的所有好處,都流向消費者了。

推銷機器的人,甚至是公司裡催促你採購新設備的人,都會說:使用新技術將為你節省多少成本。然而,他們並沒有進行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弄清楚多少錢會落在你手裡,多少錢會流向消費者。我從沒聽說有哪個人提出過這第二步分析,我遇到的總是那種說:「只要你購買這些新技術,三年之內就能把成本收回來。」

所以你不斷購買一些三年內可以回收成本的新玩意。這麼做了二十年以後,獲得的年均報酬率只有不到四%,這就是紡織業。



▎▎毀滅性競爭、衝浪模式、破壞式創新


新行業出現時,先行者會有極大優勢,站上浪尖衝浪,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如果衝不上去就會立刻被海浪吞沒。

波克夏通常並不投資在複雜的科技業裡「衝浪」的人。巴菲特和我都不覺得,我們在高科技行業擁有任何重大優勢。事實上,我們認為很難理解軟體、電腦晶片等等科技業的發展,所以盡量避開這些東西,正視我們個人的知識缺陷。


▎▎癌症手術


瀕臨倒閉企業的「癌症手術」。保留健康的業務,其餘全數砍掉。如果這種方法行不通,就讓該企業破產。



⚑投資的有效市場理論


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竟然是波克夏的主要股東。自從巴菲特掌管波克夏後不久,他就開始投錢進來。他的教科書總是教學生,股市是極其有效率的,沒有人能夠打敗股市。但他卻把自己的錢放進波克夏,還因而致富。所以就像巴斯卡在那次著名的賭局中所做的一樣,這位經濟學家也對他的賭注做了避險。

顯然,有效市場理論大體上是正確的,市場確實十分有效,投資人很難光靠聰明和勤奮,獲取比市場平均報酬率高出很多的收益。

所以答案是: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這個答案我是認同的,市場並不全然有效(雖然有些人認為市場一定是對的,但既然市場會有錯誤定價的情況,就代表市場並不全然有效)。價值型投資者的主動選股投資方式就是在尋找錯誤定價,與市場預期對賭,賭贏了賺,賭輸了賠。清流君的"主動投資不是你想的那樣!超額報酬從何而來?預期誤差"正好在說明這一點。不過主動投資也不全然是尋找錯誤定價,比如:動能投資。



⚑葛拉漢的追隨者、投資理念再進化


▎▎葛拉漢的投資理念


市值小於淨值的1/3,就有巨大安全邊際。葛拉漢的年代仍未擺脫1930大蕭條的陰影,現在沒有這麼便宜的股票。

葛拉漢的信徒不斷改變、調整便宜股票的定義,以便延續原來的做法。而這麼做效果居然也很好,可見葛拉漢的理論體系是非常優秀的。

葛拉漢並不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他把市場當成一個每天都來找你的躁鬱症患者,即「市場先生」的概念。和一個永遠給你一連串選擇的躁鬱症患者做生意是很幸運的事。

葛拉漢甚至不願意跟企業經營者交談,他這麼做是有原因的。最好的教授會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葛拉漢也一樣,他想要發明一套每個人都能用的理論。他不認為隨便什麼人都能跑去跟企業經營者交談並學到東西;他還認為,企業經營者往往會非常狡猾的扭曲資訊來誤導人們,所以很難從經營者口中取得正確資訊。

這不一定啦,也是要看公司,但印象中蒙格似乎有說他不完全信任公司的財報,他們會從企業的稅務去反推財報獲利是否屬實或需要調整。



▎▎投資理念再進化,投資偉大的企業


我們起初是葛拉漢的信徒,也有不錯的成績,但慢慢的,我們培養起更好的眼光。我們發現,有的股票雖然價格是其帳面價值的兩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為該公司的市場地位所隱含的成長動能,有時還加上某些經營者,或者整個管理體系非常出色等等。

一旦我們突破了葛拉漢的局限性,用可能會嚇壞葛拉漢的量化方法來尋找便宜的股票,我們就開始考慮更為優質的企業。順便一提,波克夏數千億美元資產的大部分,來自這些更為優質的企業。

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企業,因為那就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的成長動能,所帶來的規模優勢。

一般來說,把賭注押在企業的品質、成長潛力,比押在領導者的素質、智慧上更為保險。 領導者因素優於企業潛力的情況非常罕見。

雖然蒙格與巴菲特的投資給人的感覺都是偏向一槌定音式的投資,並且提及投資成長股以獲得公司的成長動能。但他們所說的成長股與一般普遍觀念裡認為的成長股可能並不相同。一般被認為是成長股的股票裡有一大部分是科技類股,而這些類股在蒙格定義裡是有可能是屬於衝浪型的企業。這裡想提的是,普遍定義的成長類股同時也是對利率敏感的股票類別,在美國高速升息的2022年就容易慘跌,跌幅會比其他類股還要更重(可能我表達的不是那麼專業,但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定價能力


在成長股的模式中,有這樣一個子模式:在你一生中,能夠找到少數幾家企業,他們只要抬高價格就能大幅提升利潤,然而他們還沒有這麼做,所以他們擁有尚未利用的定價能力。



⚑投資管理業(指主動選股投資經理)


這是一門很搞笑的生意,因為就淨值來看,整個投資管理業加起來並沒有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而這就是它的營運方式。如果你打算投入投資管理業,那麼將會面臨上述這種非常特殊的情況。大多數投資經理人用鴕鳥心態面對這個行業的局限。

我認為,只有極少投資經理人能夠創造附加價值,而這沒辦法光靠聰明就做到。如果你想要為客戶提供比市場平均報酬率更高的長期收益,你還必須接受一點訓練,一旦瞄準機會就全力出擊。每個投資專家都宣稱他的績效高於平均,儘管事實恰好相反。

你也許會想,我的基金會至少在平均線以上啦!它規模很大,聘請最好的人才,用客觀的專業態度,謹小慎微地處理投資問題。對此我想說的是,過度的所謂「專業態度」,往往反而帶來極大的傷害;也正因為處理過程極其仔細,常常造成人們對預期的結果過度自信。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對沖基金(LTCM),同樣對自己高槓桿的投資方法太過自信,所以,最近破產了,雖然其高層管理者智商肯定超過一百六十。聰明而勤奮的人,未必不會因為過度自信而犯下災難性的專業錯誤。因為他們往往以為自己擁有過人的才華和手法,而為自己選擇一些更困難的航道。

在當今投資管理界,每個人不但想贏,而且都希望他們的投資之路跟標準道路不要相差太遠。這是一種非常造作、瘋狂的幻想,是自縛手腳。投資經理人可能會說:「我們不得不那麼做呀,人們就是以那種方式評價我們。」就目前他們的商業界而言,這種說法可能是對的;但在理智的客戶看來,這個系統整個是很瘋狂的,導致許多有才華的人去從事毫無社會意義的活動。


關於海外投資,波克夏幾乎不直接進行海外投資,而現在的基金會則做了很多海外投資。我同意彼得.杜拉克的觀點:較諸其他方面的利益以及大多數國家,美國的文化和法律制度特別照顧股東的利益。其實,在許多國家,股東權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他們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比股東權益更重要。我想許多投資機構低估了這個因素的重要性,也許是因為人們很難用現代的金融工具來對這因素進行定量分析,但有些因素並不會因為「專家」也無法理解而失去重要性。總而言之,與其直接投資國外企業,波克夏傾向於透過像可口可樂和吉列這樣的公司,來參與全球經濟。


關於LTCM成立之前的一段故事,「所羅門醜聞」事件(收錄於本書附錄一):

巴菲特自傳《雪球》的作者施洛德(Alice Schroeder)認為,外表樂觀的巴菲特,在個性上有先天的缺點:害怕衝突,閃躲是他的本能。反觀蒙格,博學及法律世家的背景,他常說:「凡事一定要反過來想!反過來想!」擁有對權威說「NO」的勇氣及能力,在處理經營上的紛爭時,適時補足巴菲特的缺點。最經典的戰役,就是「所羅門醜聞」事件,波克夏靠著蒙格,度過了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一九八七年,在友人的請託下,波克夏以七億美元取得所羅門兄弟證券12%的股份,當時的所羅門是華爾街資產第二大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僅次於花旗銀行,在債券利差市場,更是呼風喚雨、叱咤風雲。不僅有私人飛機、隨傳隨到的五星級主廚,「只要員工想吃什麼,立刻送到!」在這些人士眼中,巴菲特及蒙格,雖然坐進了富麗堂皇的董事會,但充其量只是一對喜歡啃漢堡的中西部鄉巴佬。依巴菲特本來的規畫,買進所羅門後,希望蒙格分身去管其他公司,但似乎是聞到了臭錢即將發酵爆發的味道,蒙格請纓留任,「所羅門可能會惹上大麻煩,會大到同時需要我們兩人!」果然一語成讖。

一九九一年夏天,一連串醜聞在所羅門引爆,先是債券交易員盜用客戶帳戶競標國債,後來又發生包庇事件,兩人早就在董事會要求據實以告,但是卻被一再忽略,情勢在八月達到最高,美國政府勒令歇業,所羅門資產一度以每日十億美元的速度萎縮。

八月中一個關鍵的會議上,蒙格勃然大怒,要求經營階層一五一十交代所有的內情。在蒙格的強勢主導下,所有的藏污納垢,被迫攤在陽光下。

九月四日,巴菲特站上國會作證,原本預期的嚴厲拷問,在開誠布公表現下,竟成為企業道德的典範。每年波克夏股東年會,幾乎都會將這段播放一次,提醒大家「不能讓公司賠上一絲一毫聲譽」的堅持。

所羅門事件雖結束,但並沒有畫上句點。從所羅門出走的交易員,在一九九四年,結合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另起爐灶,成立長期資本公司(LTCM),本來無堅不摧的套利模型,卻在亞洲金融風暴一夕崩盤。


LTCM的故事很精采:小Lin說 神话对冲基金LTCM的世纪大崩盘



⚑哈佛、耶魯大學(近2006年)成功的投資


二○○六年,( ´ ▽ ` )ノ(編者)重讀了第二篇講稿(就是上面的內容,討論多元思維模型理論框架、雙軌分析、個體經濟學模型、寡占市場、新技術迷思、競爭性毀滅、能力圈、投資的有效市場理論、葛拉漢理論),認為可以增加如下內容:解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近些年極為成功的投資。


一、哈佛和耶魯投資了槓桿收購基金,這使它們持有的美國股票收益,產生了槓桿效應。槓桿收購基金的融資設計,比用股票融資更加安全,因為後者在市場恐慌時常常被迫斷頭。在市場表現良好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產生較好的結果。當然,如果剔除各種基金費用,僅僅投資美國標準普爾指數,再加上一點融資,也能得到同樣的結果。


二、在各個投資領域,哈佛和耶魯選擇或直接聘請能力出眾的投資經理人,這讓我們再次看到,市場並不是絕對有效的,而且有些好的投資結果,來自異常的技巧或優勢。就拿哈佛和耶魯來說吧,由於本身的聲望,而能夠投資一些利潤最豐厚的高科技創投基金;其他投資者則不得其門而入。


三、哈佛和耶魯模仿投資銀行的聰明做法,進行了幾樁當時少見的投資活動,比如說投資乏人問津的美國公司債、高收益外國債券和槓桿式的「固定收益套利」(Fixed Income Arbitrage)商品,當時這些投資領域有許許多多的好機會。


四、最後,哈佛和耶魯近幾年之所以能夠透過槓桿投資和特殊投資,獲得不菲的收益,利率走低和股票本益比逐漸升高,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哈佛和耶魯極為成功,讓我既喜且憂。喜的是,這證明學術在世俗事務中往往是有用的。而憂的是:當時許多機構、大學對起步早的成功創投十分眼紅,在許多創投家居心不良的推銷下,大約九百億美元因此投入劣質、不成熟的項目。後來跟進的投資者,蒙受了多達四百五十億美元的虧損。此外,哈佛和耶魯現在可能需要展現與之前不同的非常識的智慧。讓人們放棄近年大獲成功的做法,是違反人類本能的,但卻往往是個好主意。減少欲望,而不是為了滿足欲望而增加風險。



⚑賽馬與投資、一錘定音式投資


一、賽馬就是投資,投資就是賽馬


蒙格喜歡比較賽馬的彩池投注系統和股市的共同點。最好的投資機會有如賽馬中定錯價格的賭局。巴菲特同樣也喜歡拿賽馬和股市比較。巴菲特小時候曾著迷於賽馬。巴菲特今天的投資績效,可能受益於早年研究賽馬的經歷。這兩個領域都有大量的資料,都有已知和未知的變數,都有不同的學派,研究如何才能最準確評估這些因素。不出所料,巴菲特在這兩個領域所用的方法是一樣的。

大多數賭馬的人分兩派:「速度派」和「旅途派」。速度派的賭徒很像股票市場上的動量投資者,認為跑最快的馬能夠贏得比賽。(我們不都是這樣嗎?)旅途派更關注的是,馬匹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種細節。

股市投資的摩擦成本又提高許多,進入投資界的青年才俊也愈來愈多,可惜他們扮演的角色,跟賽馬情報員在馬會上發揮的功能差不多。如果目前的投資風氣蔓延到馬會,大多數賭徒將會花高價聘請私人情報員,試圖以此改善他們的收益。


二、一錘定音式投資


巴菲特的一錘定音式投資

許多年後,尤其是在一九八○到九○年代,巴菲特更為接近「一錘定音」的投資理念——買進優秀企業股票,並永久持有。

一九六○年代,美國也有些人持一錘定音的股票投資理念,他們追捧當時市場稱為「漂亮五十」的五十檔績優股,卻在一九七四年遭遇大潰敗。

巴菲特是對資產負債表、社會和經濟潮流進行詳盡分析後,挑選出來的標的。這些企業能不受通貨膨脹影響,持續成長,總而言之,是複利機器。


只在發現定錯價格的賭注時才會出手,波克夏及其累積起來的數千億美元就知道了,那些錢大部分是由十個最好的機會帶來的。

巴菲特在商學院講課時,曾告訴學生: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二十格,所以只能有二十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之後,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

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會真正慎重考慮你做的事情,你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真正想清楚的投資項目上。這樣你的報酬會好得多。」在我和巴菲特看來,這個道理極其明顯,但基本上不會在美國商學院的課堂上被討論,因為這並非傳統智慧。

但波克夏還是有買進標的沒多久又悉數出清的案例啦...



⚑避稅


我活了這麼久,見識過許多企業所犯的錯誤,我認為過度追求減少納稅額,是企業犯下大錯的常見原因,許多人因為太想避稅而犯下可怕的錯誤。我們依法納稅。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人要賣給你避稅的服務,拿著一份兩百頁的計畫書,並收一大筆佣金要賣給你,我的建議是「別買」。許多人因為太想避稅而犯下可怕的錯誤。

大多數人聘請投資顧問,花一%收益支付他們薪水,讓他們想盡辦法避稅,這樣就能獲得很大的優勢嗎?祝你好運


實際上,若以2024年現在的情況來看,避稅已經是許多美國的跨國大企業的政策,但是企業避稅仍會尊重美國政策去走(稅收還是會給美國收,但其他國家可能就收不到稅),詳情可看小lin說 苹果海外千亿税款如何避税 | 欧美政府税收反击战



⚑財富效應、灰金效應


大多數人同意兩個觀點。

第一,股價上漲時,消費意願會跟著提高;而股價下跌時,消費意願也會降低。

第二,消費意願對總體經濟至關重要。(直覺上兩者呈正相關)


▎▎關於這個觀點的問題:


對於財富效應的規模和時機,財富效應與其他效應之間的連動關係,包括像股市上漲能刺激消費,而消費增加也會推動股價上漲這樣明顯的道理,專家們的意見卻並不一致。當然,即使消費持平,股價上漲也能提升企業盈利,因為股價上漲後,退休金成本會下降,因而推升股價進一步上揚。因此,財富效應涉及許多複雜的數學謎題,尚未像物理學理論那樣被解釋得清清楚楚,我們也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美股大漲的「財富效應」現狀觀察:

對於目前(2000年)美股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有兩個原因使其顯得特別有趣。


  1. 大批上市公司股價飆漲速度史無前例的遠大於國民生產總額(GNP)的增長,相關的「財富效應」肯定也是史無前例的。
  2. 日本過去十年來的情況(日本資產泡沫破裂後迎來失落的30年),讓經濟學界震驚不已,人們極度擔心「財富效應」的反向作用將引發經濟衰退。


▎▎反駁:


1.日本與美國的不同:

日本金融界非常腐敗,該國的股票和地產價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漲幅極大,和美國相比,其整體經濟成長的幅度也很大。隨後資產價格崩跌,經濟一蹶不振。


2.股票資產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股市上漲不代表均富:

股票資產在美國家庭的集中程度,高得幾乎不可思議,超級富豪的消費和他們的資產是不成比例的。不算退休金的話,最富裕的1%的家庭,可能擁有大約50%的股票市值;而最貧窮的80%家庭,卻可能只擁有4%。


3.數據相關性不支持:

根據相關資料,以及過去股價和消費之間不太明顯的關係,經濟學家很容易得出以下結論:像過去十年史無前例的股市連續大漲下,就算每個家庭將其股票資產的三%用於消費,每年對消費支出的拉動效果也不到千分之五。


有人告訴我,由於操作上的困難,聯準會的資料收集,並沒有正確地考慮退休金的影響,包括四○一K1和其他相同計畫的影響。這種說法可能是對的。

於是,這些經濟學家所引用的資料是錯誤的,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也是錯誤的。這種經濟學思考跟現實大為脫節。讓我這個徹底的門外漢,斗膽提出更好的解釋。



▎▎黑金效應


傳統的經濟學家在思考過程中,往往漏掉「黑金」(bezzle)的因素。「黑金」(bezzle)這個名詞跟貪污有關,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高伯瑞用來指在尚未敗露的貪污中所得到的金錢。高伯瑞發現,黑金對消費有非常強烈的刺激作用。畢竟,貪污者花錢更加闊綽,因為錢來得容易,而其雇主的支出則一如往常,因為雇主還不知道他的錢已經被污走了。

高伯瑞發現了由「黑金」帶來的凱因斯乘數效應,但到這裡就停下來。畢竟「黑金」不可能蔓延到非常大。跟政府的消費不同,「黑金」不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驅動經濟發展。「黑金」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顯然有限,但高伯瑞沒有繼續追問:是否有些東西發揮的功效跟「黑金」相同,而且數額夠大,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自我消亡?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灰金效應理論 (蒙格自創)


灰金(febezzle),代表功效跟「黑金」相同的東西

撈灰金,用來描繪創造灰金的過程

灰金客,指撈灰金的人


投資機構每年將3%的資產浪費在股票投資管理上,但許多機構浪費的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有個朋友寄給我一份有關共同基金投資者的研究報告摘要。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在一段為期十五年的時間裡,一般共同基金的投資者年均報酬率是7.25%,而這些股票基金同期的年均報酬率是12.8%(可能已扣除成本)。不論扣掉成本後,每年的基金績效比股票市場落後多少個百分點,投資者每年實際的報酬率相差超過五%。


當前(蒙格演講的時候)美國所有公司的員工股票選擇權高達7500億美元,由於不斷有舊的選擇權變現,不斷有新的選擇權加入,這筆財富的總數是不固定的,但總是不停增加。如果再考慮到其中的「撈灰金」行為,和股票相關的「財富效應」對消費的刺激作用就更大了。目前標準會計原則沒有把選擇權列為公司成本,在這種腐敗會計行為助長下,由員工股票選擇權引起的「財富效應」,其實是「灰金」效應。


考慮到標準普爾指數每上漲一百點,股市總值就增加十兆美元,再加上與所有「撈灰金」行為相關的凱因斯乘數效應,我認為,總體經濟的「財富效應」比普遍認知的要大得多。


投資人看到股價上漲或下跌趨勢確立時,則股價下跌對選擇性消費帶來的壓力,將大於上漲時帶來的拉力。


總結:股市在上漲的同時,參與其中的投資人資產膨脹,不論基金、個人,在頻繁買賣之間浪費了成本,但是因為股市上漲,投資人不會察覺這些成本,而持續交易、推升股市,因為股市在上漲的過程中引發了"灰金效應",投資者(不論機構或個人)手中的資產膨脹(不論是股票、選擇權,還是其他形式),對投資者而言就是不勞而獲的利益,參與股市的投資人、基金,均成了"灰金客"。灰金效應的各種作用才引發了「財富效應」。然而這其實是類似一種龐氏效應的幻覺,因為財富總值並未有大幅增長。


 不管是黑金還是灰金,蒙格所提的這些暗地裡的、不勞而獲的資金,其實已經真真切切的在影響全球金融(比如推高某地區的房價)。根據聯合國估算,每年洗錢規模達到GDP的2-5%,超過2萬億美元規模。老實說我從以下影片第一次聽到這件事我真的超驚訝!!
一口气了解洗钱 它能玩得有多花


( ´ ▽ ` )ノ(編者)重讀第七講

現在看來,二○○○年十一月發表的這次演講,在當時非常及時,因為自那以後,股市令人不愉快的情況愈演愈烈,尤其是高科技股。但據我所知,聽過這次演講或者看過這篇講稿的人,完全沒有人做出理論的回應。我仍然認為,多餘的投資成本催生下的「撈灰金」行為,給整體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可惜沒有任何受過經濟學訓練的人,試圖和我探討這個問題。



⚑經濟學有哪些缺點呢?


▎▎第一、致命的自閉,導致「鐵錘人症候群」


過度強調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忽視無法被測量的因素。

其實,每個人都會:一、過度強調數據化因素的重要性,因為這讓人們有機會使用在高等學府學來的統計學技巧;二、排除可能更重要、但沒有數據化的因素。這是我終生試圖避免的錯誤。


已故的湯瑪斯.摩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曾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摩根禁止生物系的學生使用計算機 (當時還沒有電腦),就為了避免犯下這種錯誤──過度重視能夠被測量的因素,卻忽視無法被測量的因素。


▎▎第二、沒有採用硬科學基本的「全歸因」治學方法


沒有完全指出這些基礎知識的來源。


▎▎第三、物理學崇拜


採用有效市場理論教條,是「物理學崇拜」帶給經濟學的惡果之一。如果你根據這種錯誤的理論進行推理,那麼得到的結論將是,任何公司購買自家的股票都是不正確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股票的價格不可能有便宜可以占。

經濟學涉及的系統太複雜,追求做到像物理學那麼精確,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只會讓你陷入麻煩。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普朗克常數的偉大物理學家普朗克曾經研究過經濟學。他後來放棄了。因為經濟學太難了。你想盡辦法得到的結果,卻總是混亂而不確定的。這滿足不了普朗克追求秩序的願望。如果普朗克早就明白,在經濟學裡,永遠得不到完美秩序,我敢說,你們也將得到同樣的結果。


▎▎第四、太過強調總體經濟學


我的第四點批評是,經濟學界太強調總體經濟學,而對個體經濟學則不夠重視。我認為這是錯誤的。這就像不懂解剖學和化學,卻想要掌握醫學一樣。除此之外,個體經濟學是很好玩的,它能夠幫助你正確理解總體經濟學,就像耍雜技那麼好玩。反之,我並不認為,人們研究總體經濟學能夠得到那麼多樂趣。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會經常犯錯,因為這個系統實在是太複雜了。


漸進式成功:

勒斯施瓦伯輪胎連鎖店過去五十年來一步步慢慢成功。漸進式的成功,必定有其原因,一定是做了很多正確的事。其中一定擁有曼昆所說的那種激勵機制帶來的超級力量。一定有一套非常棒的激勵機制來驅動員工;必定有一套很好的員工甄選系統;也必定非常善於做廣告。


極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以下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 將一到兩個因素最大化或最小化。例如,好市多或我們的家具電器商店。
  • 增加一些成功因素,以達到更大成效,這種成效的提高通常是非線性的,讓人想起有關臨界點,或物理學中的臨界質量的理論。結果通常是非線性的。你們只要再增加一點點物質,就能得到一種魯拉帕路薩效應。
  • 將幾個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 順應某些重大的潮流。


▎▎第五、經濟學的整合太少


不但沒有整合傳統經濟學以外的知識,也沒有整合經濟學內部的知識。



  • 關於經濟學整合案例1–蒙格提問:


根據供應和需求曲線,在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格提高,銷售量就會下跌;價格降低,銷售量就會上升。請舉例,哪些情況下,漲價卻賣得更多?


蒙格的四個答案

這個問題有四種答案。少數人知道第一種,但不知道還有別的答案。

  1. 奢侈品:提高價格能夠提升奢侈品的「炫耀」功能,例如,奢侈品提高價格後,在某些存在炫耀心理的消費者看來,其性能也隨之提升。此外,人們往往認為價格高等於品質好,這有時也能促進銷售量。
  2. 非奢侈品:消費者看到價格更高的商品,通常會認為價格更高代表品質更好。這對需要耐久的工業用品尤其適用。
  3. 提高價格,把額外的收入,以合法的方式用於改善產品性能,或改善銷售系統。
  4. 提高價格,把額外的收入,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來促進銷售。例如,透過賄賂採購代理人,或其他對終端消費者有害的做法 ──例如,開放式基金的銷售回扣。


「(4.)這個答案是我最喜歡的,但我從來沒有聽到。」


最典型的例子來自投資管理業。假如你是某開放式基金的銷售經理,想要提高業績。通過賄賂,使得經紀人背叛客戶,用客戶的錢來購買高佣金的產品。這種做法,已經為共同基金增加至少一兆美元的銷售額。


人們很少對經濟學問題做整合性思考,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教授本身也不擅長整合,因為他們沒受過這種訓練。


  • 關於經濟學整合案例2–經濟學著名範例:


李嘉圖提出的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原理、亞當.斯密的大頭針工廠理論


亞當·史密斯提出了絕對優勢解釋國際貿易,亞當·史密斯將不同國家同種產品的成本進行直接比較,認為在某種產品上所花生產成本絕對地低就稱之為具有「絕對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生產兩種物品上皆擁有絕對優勢,根據亞當斯密的看法,先進國家不會與落後國家貿易。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較優勢理論(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圖所確定的比較優勢理論的核心是:一個國家倘若專門生產自己相對優勢較大的產品,並通過國際貿易換取自己不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就能獲得利益。中國的田忌賽馬原理類似,均是利用相對優勢的策略,田忌的馬都劣於齊王的馬,然而田忌用下馬應付齊王上馬,再用上馬、中馬對付齊王的中馬、下馬,創造相對優勢。
相對優勢在實務利率安排中也有個有趣的實際例子,利率交換 (interest rate swap, IRS) 的安排實例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中提出分工的好處,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專業分工可以提高生產力;分工後的專業產出再互通有無交易利益。


兩者都能大大提高人均經濟產出,都能將各種職能分配到非常善於執行這些職能的人手裡。然而,二者也有很大不同:大頭針工廠是中央計畫的極端典型,它的整個系統是由某個人設計出來的;而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則完全是自主的國際貿易產生的後果。


實際案例:

波克夏有某一間信貸公司貸款給一間飯店,附近有好萊屋、飛機場,但後來治安改變,到處充斥流氓、強盜、毒販、帶槍遊蕩的人,沒人敢住,飯店多次法拍無果,貸款眼看是收不回來了,似乎遇到一個無法解決的經濟學問題,一個個體經濟學問題。


喏,我們原本可以去找麥肯錫,或者一群哈佛大學教授,那樣我們將會得到一份十英寸厚的報告,闡述各種方法,建議我們如何讓這家位於治安不佳城區的飯店走出困境。但我們沒有那麼做,而是在飯店外面貼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出售或出租」。

有個人看到海報前來,願意高價收購,但條件是要求賣方(波克夏)取得地目變更,將停車場改為高爾夫球推桿練習場。

原來該先生的業務是從佛羅里達用飛機接銀髮族送來住在機場附近(好萊塢公園離洛杉磯國際機場很近),然後用遊覽車將他們送到迪士尼樂園和其他地方,再把他們接回飯店。他們不需要停車場,他們需要圍牆以內有高爾夫推桿練習場,周圍的治安好壞與他們無關。這件事進行得非常順利,收回了貸款,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很明顯的,這是一個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和大頭針工廠理論(分工理論)發生相互影響的例子。


▎▎第六、對心理學的極度無知及其造成的負面後果


如果一個人保持「可以輕易消除之無知」,就是在道德責任上的背叛。

如果你是一個學者,就有責任努力別讓自己成為白癡,所以,你們必須盡量完備知識體系,盡可能消滅無知。



▎▎第七、不夠重視後果的後果


  1. 預測方法不嚴謹的後果

    有些專家,包括一些經濟學博士,在訂定醫療保險法時進行成本預估,而他們卻只拿以前的成本做推估,卻嚴重低估。誤差結果是:預估的成本,還不到真正發生成本的一成。(假設原本以為只需要花不到1塊錢,沒想到實際上卻需要花到10塊錢)

    一大群專家怎麼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呢?答案是:為了輕鬆得到結果,把問題過度簡化,選擇不去考量後果的後果的後果。

    我總是看到一些用很愚蠢的方法做出的預測,但不管有多愚蠢,許多人卻仍然相信。在美國,丟一份愚蠢的預測分析在辦公桌上,是一種有效的銷售技巧。
    .
  2. 不良制度的後果

    所有人類的制度都是基於深層心理學的博弈遊戲,而人們在此遊戲中表現出高超的技巧,因為博弈理論的潛力是很大的。

    人們在利用制度漏洞的過程中,變得愈來愈狡猾奸詐。這對文明社會有好處嗎?這對經濟表現有好處嗎?當然沒有。設計出漏洞百出制度的人,應該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我有個朋友,他的家族控制了大約八%的貨櫃拖車市場。為了工傷問題(員工詐領工傷賠償費),剛關掉加州最後一家工廠。遷到猶他州的奧格登市。奧格登市住著大批需要養活一大家子的虔誠摩門教徒,他們從來不鑽工傷賠償制度的漏洞。並不是加州的人天生道德敗壞。罪魁禍首是立法機構。這些機構的許多成員是從法學院畢業的,可是他們卻審查通過鼓勵欺騙的法律。

    沒有考慮到說謊和欺騙造成的第二層或第三層後果。這種情況隨處可見,經濟生活中也充滿詐欺。
    .
  3. 交易、創造相對優勢

    透過自由貿易所帶來的「比較優勢」經常會被忽略。國家之間相互「委派」任務,能夠獲得比較優勢。同樣的,雖然一個管理者有辦法親自做好所有工作,但把這些工作分散到各人手裡,仍然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做法。

    一開始,和你們進行貿易的,是一個有十三億落後農民的弱小國家,但到最後,這個國家會變得比你們的國家更強大。

    如果你試圖與經濟學教授討論這個話題,這我已經試過三次,他們會吃驚的迴避,這種討論會讓他們美好的理論變成一團糟,因為只要你忽略第二層和第三層的後果,事情就單純得多。


我猜測這就是蒙格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只要中美有持續貿易交流,中國就會不斷成長,而美國的好處很明顯,就是用印出來的美元去換中國廉價的產品,以降低美國本身的通膨問題,因為市場上的物資越多價格就能越低,藉此壓低通膨。由於美國本土並不大適合製造業,美國的確有這方面的需求。然而中國卻無法透過美元去購買美國的一些值錢的高端技術(美國更進一步聯合其他國家防堵中國得到先進科技的資源),而美國還希望中國能持續購買美國的債券(想起中長期美債一直跌的時候先前葉倫奶奶還去拜訪中國...)。美中關係有些複雜,但總而言之,依據蒙格的論點,小國與大國相互貿易,最後小國會成長到逐漸接近大國甚至成為威脅。


▎▎第八、不夠重視「撈灰金」的概念


高伯瑞認為,尚未敗露的貪污行為,會對經濟產生很大的凱因斯乘數效應。


美國的股東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總計有數十億美元被浪費掉了(基金管理費用)。只要股市繼續上漲,浪費這些錢的投資者就不會有感覺,因為他看到的是股價正在穩定上漲。而在投資顧問看來,這些錢是正當收入(即便銷售的是有害的投資建議)。這種行為無異於尚未敗露的貪污。


如果你在經濟生活中,尋找其作用跟「撈黑金」相同的「撈灰金」行為,將會發現一些非常強大的力量。它們創造出比原有的「財富效應」更為強大的新「財富效應」。但其實,沒有人和我持相同看法,如果有哪位研究生想要在論文中證實這個假設,我願意把這個理論的發明權轉讓給他。


▎▎第九、不夠重視美德效應和惡行效應


如果你跟經濟學家談起美德和惡行,他們會渾身不自在,因為美德和惡行無法用大量的資料圖表來表示。

絕對的誠信精神能夠讓經濟體系運轉得更好。傳統的誠信精神來自宗教。

每個人都對美國企業的高階經理人領那麼多錢感到忿忿不平,人們的確該生氣。

其實好辦法就在眼前:如果董事會的成員都是不支薪的大股東,那麼我們將會吃驚地發現,由於降低了互惠傾向的效應,公司高階經理人領取高薪酬的現象會消失不見。

人們往往沒有認知到,人世間大多數結果都是不公平的,而且道德規範有時候必須不公平,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過於追求公平,會給社會制度帶來嚴重的功能障礙。

容忍對某些人有一點不公平,以便對所有人更公平,這是我向你們所有人推薦的模式。(傾向對整體公平而放棄個體公平)


▎▎第十、神秘的第十個缺陷


問:你曾經說過,在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演講時,你故意漏掉了「神秘的第十個缺陷」,那是什麼?

答:第十個缺陷就是我說的「在個體經濟學層面,對嵌入性龐氏騙局的效應不夠重視」。

信任能讓資本主義運轉得更好。──蒙格

有些大型律師事務所,用在職員工繳納的養老金,來支付退休員工的養老金,明明知道這樣做會造成可怕的後果,但還是這麼做了,而且是很高興地這麼做了。


想到台灣吵很久的破產在即的勞保基金...
其實我認為某些龐氏效應的制度的產生,並不是制度制定者沒有料想未來的局面,而是這麼做才能夠讓當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利益的重要性遠高於考量到未來整體的利益的公平公正性,所以選擇忽略這些問題。也就是,因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性趨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此外還有所謂謝畢科症候群問題,就是當群體系統為黑(為了大家都能分到利益),單一個體無法獨白(會遭到系統力量的反對),所以許多政策、制度、法律的設計,容易會出現各式各樣不公正、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思考性模擬創建可口可樂企業


假如在1884年拿出200萬美元(1884年的面值)來創業,入股1半,目標達到市值2兆美元(即1884年的200萬投資創業將在150年後價值1兆美元),所創的這家企業即是”可口可樂”

如何創建”可口可樂”這間龐大企業的全面性思考


▎▎一、財務推導、費米推論:推測150年後,即2034年時的最終價值

  • 消費者有80億,每人每天喝下64oz的水(即8瓶8oz的飲料)
  • 銷售要達到全球1半(50%)的國家,保守估計要達到市售飲料25%
  • 每日銷售瓶數 8,000,000,000 x 8 x 25% x 50%  = 8,000,000,000 (瓶/日)
  • 每年銷售瓶數 8,000,000,000 x 365 = 2,920,000,000,000 (瓶/年)
    (兩兆九千兩百億瓶/年)


假設每瓶飲料的淨利是四美分(0.04美元),2034年的全年營收

2,920,000,000,000 x 00.4 = 116,800,000,000 (一千一百六十八億美元)

如果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成長率,那麼公司的價值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兩兆美元


蒙格這個算法是典型的費米推論


150年,美元會貶值,全球飲料消費者的平均實質購買力將會上升。隨著技術的進步,單位成本將會下降。全世界的飲料購買力將會增加四十倍。

倒推:在1884年的各種條件下,每瓶利潤只要有四美分(0.04美元)的四十分之一(即0.001美元)就夠了。如果公司的產品確實受歡迎,那麼這個目標是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的。


▎▎二、心理效應:

本質上,公司要做的生意就是:創造和維持「條件反射」。


(一)從個體角度,創造強烈的巴夫洛夫條件反射:

讓消費者所獲回報最大化(盡可能得到最多);由「可口可樂」所引發的消費者條件反射,因競爭者的操作而抵消的可能性最小化(盡可能不受對手干擾)


能給消費者的回報而言,實際只有幾種:

  • 飲料中所含的卡路里和營養價值
  • 依據達爾文物競天擇而演化出的人類神經系統,製造能刺激消費的味道、口感和香氣刺激品,比如糖和咖啡因
  • 當人們覺得太熱時的涼爽效應;或覺得太冷時的溫暖效應


(二)從總體角度,創造強烈的巴夫洛夫條件反射:

  • 行銷計畫,犧牲短期的利潤、提升長期消費,砸下比預期超出許多的費用,短期內搶市占率
  • 產量達到規模效應、低成本優勢,在各地贏得並保持至少50%的市場
  • 調製外觀像紅酒,而不是糖水,讓產品看起來像是香檳或者其他昂貴的飲料


(三)社會認同效應:產品賣得愈多,銷售的威力就愈大

「可口可樂」的商標名稱和商標形象,將會扮演刺激因子的角色,購買和喝下我們的飲料


(四)長期銷售成長、引發的魯拉帕路薩效應的心理力量:

  • 巴夫洛夫條件反射
  • 強大的社會認同效應(模仿消費,長期流行的消費)
  • 一種口感出色、提神醒腦、冰涼爽口、能夠引起操作性條件反射的飲料


▎▎三、營運


(一)銷售管道,可行的方法只有兩種:

一、做為糖漿賣給冷飲店或者飯店;二、以瓶裝汽水銷售。

擁有定價權,有權決定。不能讓裝瓶廠擁有永久經營權、永遠用最初的價格購買糖漿。

由於這種超級重要的口味配方必須絕對保密,所以不可能申請專利權。我們會大肆宣傳我們擁有秘方,這會加強巴夫洛夫效應。


(二)考慮競爭對手:

迅速龐大的廣告快速搶市佔率,讓競爭對手因廣告預算劣勢、來不及而失去先機

把味道調製得更好,讓競爭者難以模仿


(三)考慮時間、技術的發展:

帶給競爭對手的好處:隨著食品化學的發展對手遲早能生產出味道差不多的飲料,但公司同時已經取得很大的領先優勢、強大的品牌效應、「永不缺貨」的全球銷售管道。

帶給可口可樂的好處:更好的冷藏設備、更好的運輸,以及不加糖而保持甜味(供糖尿病患飲用)的方法,開發相關飲料的機會。


▎▎四、逆向思考:該避開哪些不想遇到的情況呢?


  1. 避免失去強勢的商標名稱,哪怕失去一半也不行
  2. 市場大為成功後要避免妒忌帶來的惡果:做到名副其實,提高產品的品質,制定合理的價格,以及為消費者提供無害的快樂
  3. 避免重大改變。在這個品牌的味道占領新市場後,必須避免突然對產品的味道做出重大的改變。即使實際測試結果是新口味更好喝,但變更味道仍是很愚蠢的事。因為經過上述努力之後,我們原有的味道將會深植人心,成為消費者的偏好;改變味道對我們沒有好處,那會引發消費者「被剝奪超級反應症候群」,對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被剝奪超級反應症候群」使人們因難以接受「損失」(就是這種心理傾向,讓賭徒失去了理智)。此外,味道改變可能讓競爭者透過複製我們的口味而取得優勢,因為他們可以利用以下兩個因素:一、消費者因為被剝奪了原有的味道而產生的忿懣情緒;二、消費者對我們原來口味的熱愛


▎▎五、真正的可口可樂公司歷史以及對教育界的反思:


(一)可口可樂歷史及犯錯:


直到一八九六年,也就是在一八八四年用兩百萬美元起家之後十二年,真正的可口可樂公司的淨資產為十五萬美元,利潤差不多等於零。

後來,真正的可口可樂公司真的失去了一半的商標權,而且的確以固定的糖漿價格,授予某些裝瓶廠永久經營權。有些裝瓶廠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很頑固,無法輕易改變。由於這種體制,真正的可口可樂公司確實喪失了價格控制權。要是擁有價格控制權,它就能提高利潤。

即使如此,真正的可口可樂公司發展歷史,和我的營運計畫有太多相同之處,所以可口可樂如今的資產是一千兩百五十億美元,其價值每年只要成長八%,到二○三四年就能達到兩兆美元。從現在開始,銷售量每年只要增加六%,到二○三四年就能達到兩兆九千兩百億瓶的銷售目標。

如果從一開始就能把握先機,發展壯大,並且避免那些最糟糕的錯誤,就應該能夠輕輕鬆鬆完成兩兆美元的目標,而且可以大幅提前達成。


犯錯總結:失去一半商標權及價格控制權、未把握先機發展壯大、改變口味使可口可樂公司遭到重大衝擊


(二)對教育界的反思


如果大多數擁有博士學位的老師、心理學教授和商學院院長,都沒辦法提供像我這麼簡單的答案,那麼我們的教育就大有問題了。

如果我上面兩個判斷都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我們現在這個文明社會,有許多老師無法對可口可樂的成功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哪怕是可口可樂的歷史就擺在面前,哪怕他們一輩子都在近距離的觀察可口可樂。

不僅如此,這還帶來了更糟糕的後果。可口可樂公司的高階經理人都很聰明,做事很有效率,身邊圍繞著許多商學院和法學院的畢業生,可是連他們也沒有好好掌握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以至於無法預言並避免「新可樂」(編按:指該公司研發的新口味可樂)的大慘敗,對公司所造成的重大衝擊。按理說這些人如此聰明,周圍有那麼多頂尖大學畢業的專業顧問,不應該出現這麼大的知識缺陷。

高等學府的心理學研究固然值得欽佩,也很有用,有過許多重要的天才實驗,但卻缺乏跨領域的綜效,尤其不夠重視由多種心理因素造成的魯拉帕路薩效應。



⚑本篇其他補充


▎▎衍生性金融商品


衍生性金融商品系統簡直是瘋狂,完全不負責任。人們以為的固定資產,並不是真正的固定資產。在美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帳本上,有許多從來沒有被賺進來的利潤,和許多從來不曾存在的資產。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引起了大規模的「撈灰金」效應,和一些的「撈黑金」效應。這些效應一旦被逆轉,將會帶來極大的痛苦。


愚蠢之外還有貪婪在發揮作用。去看《華爾街血戰》(F.I.A.S.C.O.)那本書,作者是做過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的法學教授法蘭克.派特諾(Frank Partnoy),他揭露華爾街規模最大、聲望最佳的公司之一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黑幕。這本書會讓你想吐。


▎▎南海大泡沫的後續,反思資本市場的存在意義


「南海大泡沫」,它引發的餘波非常有意思。(一七二○年,南海公司透過誇大業務前景和舞弊、賄賂政府,向國會推出以南海股票換取國債的計畫,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價由當年年初約一百二十八英鎊,飆漲到同年八月的一千英鎊以上,全民瘋狂炒股。然而,市場上隨即出現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魚,試圖趁機分一杯羹。為規範這些不法公司,國會在六月通過《泡沫法案》,炒股熱潮隨之減退,連帶觸發南海公司股價暴跌,至九月跌回到一百九十英鎊以下,不少人血本無歸,就連知名的物理學家牛頓也虧本離場。)


在隨後的數十年裡,除少數特例,英國當局禁止企業公開交易股票。但經濟仍然繼續發展。房地產的情況也一樣。我們過去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也禁止公開交易房地產公司的股份,但我們照樣興建那麼多需要的購物中心、汽車專賣店等。人們總是以為,資本市場就應該像賭場一般,能讓他們快速而有效地賺大錢;但資本市場並不是賭場。


▎▎經濟學中的悖論


伯納德.曼德維爾,其哲學觀是,利他主義損害國家利益和學術進步,人類的自私反倒是真正推動進步的引擎。因而得到「私心即是公益」的悖論。妒忌能大大刺激消費意願。所以,妒忌既是摩西十戒嚴格禁止的惡行,卻又是促使經濟成長的動力。


伯納德.曼德維爾提出,第一條定律是:人們可以利用一個數學系統,來構造一個在此系統中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證偽的命題。第二條定律是:從第一條定律推斷出來的——沒有一個前後一致的系統,能夠被用來證明其自身的前後一致性。

如果連數學家都無法在自己創造的系統中破解悖論,那麼可憐的經濟學家將永遠無法擺脫悖論。


呼籲大家,別因為遇到無法消除的複雜性和悖論而喪氣,那只會增加問題的樂趣。我的靈感同樣來自凱因斯:大致的正確好過精準的錯誤(Better rough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Luis財經沙龍-鬆鬆の財經筆記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