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e water my friend|現代的空虛概念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並不是嚴格分類。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所以所有試圖定義「這是不是XXX」的詢問,都會淪為主觀意見。

是選擇用這個標籤,而不完全是看到了特質後才分類。

有想到個譬喻,應該說是先想到這個譬喻,才想打下這些想法。一個容器,容器是行為、物件、事實、存在,舉凡任何具有實體的標的;一份液體,可以是觀念、概念、理論,總之沒法直接看見。

問題在哪呢?

用「存在先於本質」來說(我知道這是用在人類本身),我們先有了個容器,才去裝能夠承載的液體,而太過浩瀚的自然河海,人工普通難以承接。

而想用一份液體注入容器呢?一開始並不清楚液體的量,不論塞爆或是有餘,總不會是剛好的狀態。

實際有沒有問題或許因人而異,至少目前我認為這是很難操作的一個狀態。就是一個會舉例不精準,不知道在工三小,別人也聽不懂工三小的狀態。 。

哪這些跟李小龍的名言有何關係呢?

一開始舉的各種概念,幾乎都是現在討論度很高的,threads上隨便刷下來,都可以找到個幾篇相關的串文,要說這些討論都懂這些觀念的內涵嗎?

我感到懷疑,這些不見得是多高深的領域,但至少會有一定論述或脈絡,而有的討論就很明顯看得出不懂,甚至完全沒有觀念。

單純只是哪個字很紅,通過看大眾的討論來理解,然後跟著用。

所以我才說很虛,當一個觀念要是別人聽不懂,你能不能轉個角度,用不同面相來展現那個觀念?能不能舉例說明?能不能說一整套下來不會有明顯的bug。

做得到很好,如果沒辦法做到,只能照著詞彙使用,無異被容器給限制了觀念。

/

補充一些有想到沒打到的部分。

有的詞彙或術語說的是出發點,而非結果。

如「愛」「藝術」,或是讓我想回頭來打這些的觀念「純文學」。

或許可以用統計方法,歸納出絕大多數的純文學都有12345這些特質,但檢視根本,這些特質未必能反映出分類為純文學的原因,充其量只是手段。

但怎麼說呢,像是看到有人問起「什麼是純文學」時,該怎麼回應好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