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真的有用嗎?許多人一想到數學,就會自動聯想到那些複雜的公式、令人崩潰的考試,甚至還有人說:「只要能遠離數學,做什麼都行!」但如果我告訴你,數學不僅能幫助你解決問題,還能讓你在職場、生活甚至人生選擇中立於不敗之地,你會不會對它改觀?
想像一下,如果你能用數學的方式更精準地找到成功的路徑,用動態的視角解讀人生的成敗,甚至用增速打敗一切起跑點高的人——是不是突然覺得數學有點酷?
天,我不想讓你重新學習數學公式,而是分享二種讓數學思維「走進生活」的祕密。它們不僅簡單有趣,還能讓你的人生多幾分智慧,少幾分迷茫。準備好開啟這趟思維之旅了嗎?Let’s go!
有一位朋友,抱著創業夢想,選了一個看似有潛力的項目,但幾個月後他失敗了。他非常沮喪,覺得自己運氣不好,甚至懷疑人生。當我問他:「你嘗試了幾次?」他說:「就一次啊。」
這正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我們想要成功,但往往低估了重複的力量。數學告訴我們,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 20%,並不代表做五次就一定成功,而是需要重複 14 次,才能讓成功的概率達到 95%。同樣地,如果成功率是 1%,要達到 95% 的成功機會,需要重複 298 次!
所以,想成功,不能只嘗試一次,而是要重複做正確的事情。這就是概率論給我們的啟示: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經歷了超過 1,000 次的失敗。他說:「我並不是失敗了 1,000 次,我只是找到 1,000 種不行的方法。」這種重複的力量,正是成功的基石。
「正確的事情,要重複做;每一次重複,都是在為成功墊高基石。」
有一天,我的學生抱怨:「老師,我這麼努力學習,為什麼考試還是沒考好?」他忘了,努力就像加速度,成績則像位移。加速度需要時間累積,才會轉化為速度,而速度也需要累積,才能產生位移。人生的成績單,並不是努力一天就能馬上看到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微積分的思維方式告訴我們,努力是有積分效應的。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會累積成能力,而能力會累積成成績,成績則最終會讓你被看見。反過來說,懈怠也是一樣的。今天偷懶一點點,或許短期內看不到影響,但長期來看,這些小的懈怠會慢慢侵蝕你的成果。
我有一位朋友,他畢業時的薪水不高,只有每月三萬元,但他每年都努力學習新技能,爭取到更多專案的機會。十年後,他的薪水已經翻了十倍,達到三十萬元每月。另一位起薪比他高,但始終不求進步的朋友,十年後的薪水還是停在原地。
努力不是瞬間的加速,而是長期累積的位移;每一天的付出,都是在為未來築路。
很多年輕人在選第一份工作時,只盯著薪水高低,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增速。數學的微分概念告訴我們,真正影響結果的,是增速(導數),而不是起點的高度。你可能起點低,但只要增速夠快,終點一定會超越那些起點高卻原地踏步的人。
吳軍老師曾提到一句話:「莫欺少年窮。」這不僅是對年輕人的激勵,更是數學思維的最佳體現。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一場馬拉松。在乎一時的得失,反而容易迷失方向。只有用長期的視角看問題,你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價值。
張小龍,微信之父,第一份工作只是個普通的程序員,薪水微不足道。但他選擇專注於增長技能,而非眼前的薪水。十年後,他帶領的微信改變了億萬人的生活。增速比起點更重要,張小龍正是這種思維的最佳範例。
成功的關鍵不在起點,而在增速;人生是一場長跑,跑得穩才能跑得遠。
數學,並不是只有枯燥的題目和複雜的公式。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看待世界的新視角。從概率論的「重複的力量」,到微積分的「積累效應」,再到用導數理解「增速比起點更重要」,這些數學思維,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更能成為我們人生的指南針。
當你面對困難時,想一想這些數學思維吧,它們也許會幫你找到答案。
最後,記住這句話:「人生的每一步努力,都是未來成功的鋪墊;每一次停滯,都是遠方光芒的黯淡。」
Podcast:早知道就好
Blog:Give M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