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為什麼討論時別急著說「早就知道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討論和合作是日常,但你是否曾在對話中,遇到自己已經熟悉的觀點或資訊,忍不住直接說「這我早就知道」?


這種反應看似自然,但卻可能限制進步的空間。學會在討論中適時傾聽,不急著表達「已知」,不僅能提升討論的質量,還能為你的學術成長打開新的可能性。


以下3個觀點,幫助你理解為什麼**「傾聽」比「打斷」更重要**:


▋1. 不同的切入角度,帶來更多突破


同一個議題,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切入面向。即使是你已經熟知的觀點,從別人口中說出,可能帶有新的背景、邏輯或應用場景。


例如:

• 一個你認為「理所當然」的理論,可能透過別人的敘述,啟發你新的實驗設計方法。

• 你熟悉的數據分析技巧,可能因對方的視角,揭露新的變數或模式。


傾聽不只是禮貌,更是發現知識盲點和突破機會的途徑。


▋2. 傾聽是建立深層溝通的基礎


有效的討論,依賴彼此的理解與信任。而頻繁打斷對方或表達「我已經知道」的態度,可能讓對方覺得被忽視,導致討論變得淺層或失去深度。


學術討論的本質是交流,不是辯論。當你放下「顯示自己懂」的心態,給予對方充分的發揮空間,溝通才可能深化,甚至激發新的創意。


Tips:練習在討論時多問一句:「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麼?」


▋3. 個人成長,從內部溝通開始


傾聽不只適用於與他人的交流,對自己同樣重要。

進步與突破,往往需要反思與內在溝通的過程。尤其是碩博士生,在追求成果的同時,也需要不斷釐清自己的定位:

• 「我擅長什麼?」

• 「我的研究價值是什麼?」

• 「下一步該怎麼走?」


這些答案,不會憑空出現,而是來自不斷與自己對話、檢討過去經驗的過程。


結論:別急著說「早就知道」,進步的可能性在於傾聽


學術討論的意義,不是證明自己比別人懂得多,而是共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與突破點。


傾聽是一種智慧,既是尊重他人,也是打開自己思路的鑰匙。

下次討論時,試著停下「我早就知道」的反應,多聽對方幾句,或許你會發現更多新意與可能。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碩博士的研究生涯中,成功的過程往往比你想的更無聊。每天重複實驗、修改論文、讀文獻,似乎沒有明顯的突破,甚至讓人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義。 但事實是:無聊的進步,才能累積成卓越的成果。那些讓人驚艷的成果,不是靠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源於每一天的微小努力。 以下 3 個觀念,幫助碩博士生正確
在碩博士的學術旅途中,你可能遇過這樣的人:那些站在高位的導師、前輩,甚至學界大佬,總是願意鼓勵你,偶爾提點你幾句。他們看起來不苛刻、不計較,甚至樂於分享資源。 別誤會,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特別善良或慈悲,而是因為——對他們來說,鼓勵你根本沒什麼損失。 相反,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智慧與從容。
對碩博士生來說,檔案丟失簡直是學術生涯的噩夢。無論是論文草稿、數據分析還是程式碼,檔案不備份,遲早會出事。 記住這條生存法則:檔案一定要存兩份,還要放在不同地方! 以下3大法則,讓你學會如何有效備份,免得研究成果瞬間蒸發。 ▋法則1:存兩份,放兩地 • 第一份放本地硬碟
在學術路上,是否常有這樣的心態: • 「我不是專家,萬一說錯怎麼辦?」 • 「我的想法不夠完整,發出來會不會丟臉?」 其實,洞察 (Insight) 的關鍵並不是你知道最多,而是你對問題的獨特看法,能讓讀者驚呼: 「酷!我之前怎麼沒想到?」 洞察的本質 (The Essence
碩博士生在面對研究時,常常會告訴自己: • 「我還要再多讀幾篇文獻。」 • 「等我熟悉方法後再開始。」 結果呢?行動一再被推遲,進度停滯不前。 其實,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行動 (Learning by Doing),別再用「學不夠」當藉口! 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等學夠了再動手」的
隨著時間相處得越久,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吸引力,從來不是那些表面的光環或名銜。 • 不是你的學位有多高; • 不是你的論文發表在哪裡; • 更不是你背後那些光鮮的成績單和獎狀。 真正讓人靠近的,是這 4 種特質 1. 溫暖 • 能讓別人在壓力大的學術環境中,因為你
在碩博士的研究生涯中,成功的過程往往比你想的更無聊。每天重複實驗、修改論文、讀文獻,似乎沒有明顯的突破,甚至讓人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義。 但事實是:無聊的進步,才能累積成卓越的成果。那些讓人驚艷的成果,不是靠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源於每一天的微小努力。 以下 3 個觀念,幫助碩博士生正確
在碩博士的學術旅途中,你可能遇過這樣的人:那些站在高位的導師、前輩,甚至學界大佬,總是願意鼓勵你,偶爾提點你幾句。他們看起來不苛刻、不計較,甚至樂於分享資源。 別誤會,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特別善良或慈悲,而是因為——對他們來說,鼓勵你根本沒什麼損失。 相反,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智慧與從容。
對碩博士生來說,檔案丟失簡直是學術生涯的噩夢。無論是論文草稿、數據分析還是程式碼,檔案不備份,遲早會出事。 記住這條生存法則:檔案一定要存兩份,還要放在不同地方! 以下3大法則,讓你學會如何有效備份,免得研究成果瞬間蒸發。 ▋法則1:存兩份,放兩地 • 第一份放本地硬碟
在學術路上,是否常有這樣的心態: • 「我不是專家,萬一說錯怎麼辦?」 • 「我的想法不夠完整,發出來會不會丟臉?」 其實,洞察 (Insight) 的關鍵並不是你知道最多,而是你對問題的獨特看法,能讓讀者驚呼: 「酷!我之前怎麼沒想到?」 洞察的本質 (The Essence
碩博士生在面對研究時,常常會告訴自己: • 「我還要再多讀幾篇文獻。」 • 「等我熟悉方法後再開始。」 結果呢?行動一再被推遲,進度停滯不前。 其實,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行動 (Learning by Doing),別再用「學不夠」當藉口! 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等學夠了再動手」的
隨著時間相處得越久,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吸引力,從來不是那些表面的光環或名銜。 • 不是你的學位有多高; • 不是你的論文發表在哪裡; • 更不是你背後那些光鮮的成績單和獎狀。 真正讓人靠近的,是這 4 種特質 1. 溫暖 • 能讓別人在壓力大的學術環境中,因為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