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8世紀至13世紀之間,歐洲正處於黑暗時代中期的時候,在海的另外一邊,伊斯蘭世界在科學、技術、哲學和文化領域達到了鼎盛。
這兩個地區的發展方向大不相同,當歐洲經歷相對的文化和技術停滯(尤其是中世紀早期),伊斯蘭世界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這主要是因為伊斯蘭世界在羅馬帝國早期(又一說更早,約在古希臘時代)就獲得了古希臘傳下來的書籍,並輾轉改寫成古阿拉伯文。
在歐洲,因為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導致歐洲各地被蠻族和海盜劫掠而陷入混亂的同時,伊斯蘭世界的首都巴格達,正經歷一段黃金時代。
他們繼續研究羅馬和希臘的文獻,在首都巴格達成立了研究機構,阿拉伯世界上最頂尖的研究者齊聚一堂,大量古希臘、印度和波斯的著作被翻譯為阿拉伯語,形成了知識的跨文化交流,也確保了古希臘的寶貴文獻能夠傳承下去。
當時的巴格達可說是西方世界最尖端的學術之都,不僅在天文學、數學(阿拉伯數字的普及)及編寫醫學百科上,都有巨大的貢獻。此外,大量古希臘流傳下來的醫學原理,包括希波克拉底學派的論述和治療經驗,都在巴格達獲得了更詳細的研究。
而阿拉伯的哲學家,在古希臘哲學的理念上,加入了伊斯蘭世界的神學,形成了獨有的伊斯蘭宗教觀,更完善了伊斯蘭經典和神學,成為當時獨霸一方的文明強國。
但也因為神學理念的不同,在與歐洲人交流時,不時有理念上的摩擦,這也導致了後續的「十字軍東征」變成了西元後世界史上最早有完整紀錄的大規模宗教戰爭。
比起陷入黑暗的歐洲,當時的伊斯蘭世界可說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中東地方占了地理優勢、廣大的貿易網絡橫跨亞洲、非洲和歐洲。商業行為的成功,讓阿拉伯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
因為富有,許多藝術文化創作也能獲得支持,才有更多伊斯蘭世界的文獻誕生,如《一千零一夜》便是在黃金時期誕生的名著。
同時,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商隊,也為歐洲帶來了新商品與技術(改良過的造紙術等),貿易與文化交流促成了伊斯蘭黃金年代的繁榮,同時刺激了歐洲經濟的發展。
而歐洲的大復興,則是在西元1400年之後的事情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交流傳播,伊斯蘭世界透過與歐洲人的貿易與戰爭,帶來了許多古希臘醫學文獻。根據最早可信的歷史紀載,伊斯蘭文明建立了歷史上第一間精神病院,而隨著黃金時代下各種學說的演進,儘管許多的醫療行為仍與宗教大有牽連,但當時已經發展出了比較明確的醫學概念,並有把各種疑難雜症開始分科專業化的傾向。
就在文明進步、城市興起的時代背景下,收容所與醫療院所的概念,也悄悄的在這樣的時代下,如同種子一般的被埋下,並在往後的千年,發展出了全球化的大收容所時代。
就在醫療院所廣為設立的同時,在當時,儘管大部分的精神病患多半還是接受家庭式的居家看護,但如果你的家境狀況並不好、而且患有嚴重到大家無法忍耐的精神疾病,那麼,就當時的社會風氣,大家會傾向於把你丟到專門醫治精神病患的醫院去。
而儘管對於該年代遺留的文獻並不多,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當時的醫院環境並不好,草藥醫學也沒有發展到可以處理精神疾病的地步。在當時,病況嚴重的瘋人則會被粗暴的手段對待,而拘束就是最常見的作法。
實際上,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種出於無奈與無力而訴諸暴力的治療手段,直到二十一世紀才稍微好了點。諷刺的是,就這樣的觀點看來,當時治療的手法與千年後的現代醫療手法相比,其實已經算是很「超乎時代的先進」了。
大約在西元1000年之後,由於歐洲莊園經濟的緩慢復興,各地的戰亂逐漸受到控制,領主們確保了基本的生產能力,開始擴展各自的領地。
此時的封建歐洲,已經透過和伊斯蘭世界的貿易和衝突中,獲取了一些先進的技術,也透過貿易強化了軍備與物資,眼看勢力就要壯大、黑暗時代即將迎來黎明之際,一場以宗教為名的大戰,即將席捲整個歐洲和阿拉伯世界。
由於阿拉伯人長期壟斷歐洲與印度和遠東地區的貿易,霸佔了香料和絲綢等貴重物資的運輸道路,使的遠東來的貨物價格居高不下。
在歐洲領主們還在搞基礎農業生產、過得苦哈哈的同時,這些阿拉伯商人卻長期抽他們的油水,富的流油。歐洲的領主和國王們在長期的利益衝突下,都對阿拉伯人的「商業行為」很有意見,一直想奪取阿拉伯人佔領的貿易要地。
而想要瓦解阿拉伯人的商業壟斷,光是談判是不行的,在那個不講道理的年代,拳頭大就是正義。
但是師出無名,如果不找一個理由,團結各大國家和領主,並無法攻下中東的重要都市,於是乎大家就開始想理由,如何號召士兵們行動。此時信仰就發揮了最大、但是最糟糕的作用--「作為衝突的導火線」。
由於本土的基督信仰和伊斯蘭信仰一直以來都有所衝突,雙方本來就常因為信仰不同而打起小規模的戰爭。而這種宗教仇恨,在歐洲和中東,一直以來都是掀起戰爭的好理由。
當時的歐洲人普遍信仰基督教體系,本來就對伊斯蘭教的主張有意見,索性就以宗教的名義,發起了這場說是「為信仰而戰、消滅異教徒」實際上卻是對阿拉伯世界進行大劫掠的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共發生八次主要的軍事行動(有些說法則是九次,部分學說把第九次跟第八次合在一起),大約從1096年到1291年,持續了近200年。此外,還有多次規模較小的附加東征,和針對歐洲內部異教徒的行動。
荒謬的是,有幾次十字軍東征,打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自己人。從這裡就看的出來,十字軍到底是不是真心為了信仰而戰,確實是得打上一個問號。
八次主要的東征包括:
從幾次東征的歷史中,不難看出,歐洲世界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之激烈,雙方都聚焦於攻下聖城耶路撒冷,因為這是猶太、基督、伊斯蘭三教的共同聖地。十字軍不斷發動大大小小的攻擊,而阿拉伯世界也發動強勁的反擊。
然而,有一些零星的戰鬥,不是要攻下聖地,而是因為財務糾紛,回頭去痛扁自己人。後續幾次攻打埃及,主要是為了搶埃及人的錢和地,而不是要拿下聖地。
如果就歐洲世界的史觀來說,十字軍東征或許有資格說是「第一次世界宗教大戰」。畢竟當時的歐洲主世界觀也只有歐洲、中東以及北非地區。而十字軍東征大量出動了整個歐洲世界的領主與國王,阿拉伯世界的酋長們也全體動員展開反擊。
雖然當年的軍事規模無法像現代這麼龐大,但絕對可說是西元後第一次因宗教總體動員的大戰爭。
這樣的宗教衝突中,還出現了幾個重要的人物,包含著名的伊斯蘭世界守護者:「蘇丹」薩拉丁,以及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等等,為文藝復興之後的英雄文學提供了許多浪漫的騎士精神素材。
名義上,十字軍東征的主要目的,是奪回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及其他聖地(如伯利恆、拿撒勒),確保基督徒對聖地的朝聖自由。
當時的教宗也鼓吹歐洲國王與領主們參戰,這樣的作法不僅只是為了鞏固教宗的權威,也是對伊斯蘭世界向歐洲擴張的強烈警告,表示這些「異教徒」不准挑戰基督系信仰的權威。
而對參戰的歐洲封建領主與騎士來說,十字軍東征提供了掠奪土地、財富和建立王國的機會。在他們眼中,阿拉伯世界處處是黃金,搶到了就是你的,在那個普遍物資貧乏的中世紀歐洲,沒有什麼比掠奪阿拉伯人的財富、還更簡單發家致富的事情了。
所以,十字軍東征不僅只是宗教的衝突,更多是利益的衝突。在頻繁的衝突之下,十字軍帶回了許多流入伊斯蘭世界的古文獻,也得到了伊斯蘭世界的知識。
這些劫掠回來的「戰利品」在後世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歐洲後來的文藝復興,就是靠十字軍東征時期帶回的寶貴文獻,才得以重回古希臘時代的榮光。
然而,在十字軍東征結束、雙方都傷痕累累的時候,另外一個從遠東而來的災難,即將毀滅伊斯蘭黃金時期,也讓歐洲進入下一個大衰退時代。
好景不常,就在十字軍東征帶回了寶貴的文獻、文明似乎逐漸在演進之際,蒙古帝國入侵歐洲和中東,將當時的世界書庫巴格達毀滅。阿拉伯世界自此由盛轉衰,大量的文獻被毀,文明倒退,即便在蒙古帝國瓦解之後,花了很長的時間也無法恢復黃金時期的樣貌。
但此時的歐洲比較幸運,蒙古帝國雖然打下了東歐(約在現在的羅馬尼亞、匈牙利附近、沒有實際進入現在的德國以西)但因為負責攻打歐洲的蒙古大汗意外死亡,蒙古帝國的軍隊隨即退回東方草原,蒙古帝國也在後來快速分裂。
實際上歐洲的核心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傷,但戰爭帶來的流民卻對當時的封建經濟產生了影響。
大量逃難的流民充斥著歐洲社會,原本因為經濟改善而興起的城市,充滿了逃難的人們,帶來了傳染病和治安問題,讓原本趨於安定的歐洲社會再度陷入一片混亂。而後蒙古帝國建立的新貿易路線,也在蒙古帝國解體之後,陷入各自為政的混亂之中。
在蒙古帝國毀滅巴格達約100年之後,14世紀的歐洲爆發了一場破壞力驚人的黑死病,這種恐怖的疾病在歐洲世界快速地擴散,對人類文明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而由於當時的公共衛生條件不佳,使得匯聚人潮的城市在這一波黑死病的打擊下首當其衝,大量的人力資源因死亡而短缺,使的情況更加嚴峻。
根據歷史學家的推算,因為這波黑死病而死的人數,約佔歐洲的30%~50%左右,可說是讓歐洲經濟陷入癱瘓。而現代社會如果突然之間少了10%的人口,整個社會就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斷層,甚至於無法運作。
然而黑死病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歐洲世界爆發了,其實在更早一點的黑暗時代早期,約在6世紀至8世紀之間,也爆發過許多因鼠疫引起的大規模瘟疫。瘟疫每次肆虐,歐洲就死傷慘重,中世紀的歐洲之所以一直無法大規模發展經濟,就是因為爆發過多次瘟疫大流行,令勞力密集的農業缺乏人手,使人口無法快速擴張。
而現代研究認為,中世紀後期的黑死病,是從東方一路傳來的。懷疑傳遞路徑就是蒙古帝國打下東歐之後,新開發的幾個貿易路線。雖然研究上對於黑死病的病原到底是不是鼠疫桿菌還有疑問,但基本上都認為是由東方的老鼠和寄生的跳蚤帶來的。
要說蒙古帝國對歐洲最大的破壞,其實是後續不受控制傳來的黑死病,而不是蒙古西征本身。
在如此令人絕望的情況之下,原本就宰制醫學界的宗教,再度成為了尋求解套的主要出口,而對於自古以來便把瘟疫的流行當成天譴的基督文化世界更是如此。
在當時,由於一些宗教上的意義,某些「聖人」的遺物,會被當作是具有神聖力量的宗教遺物保存起來。而似乎早在黑死病發生之前,人們就有前往「聖地」朝拜聖遺物並尋求幫助的習慣,而這點在黑死病爆發、城市的醫療資源遭受毀滅性打擊之後更是如此。
黑死病的傳染,讓人們前往聖地聚集,而聚集的人們則擴大了傳染。
在那個公共衛生觀念不存在的年代,沒有什麼事情,比在高致死率的瘟疫中,進行大規模群聚來的更危險。加上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普遍髒亂不堪,街道成為老鼠和跳蚤的溫床,這更加劇了瘟疫的流行,讓歐洲文明再度受到一次重擊。
而儘管黑死病在視眾生為平等的帶走人們的性命這件事,乍看之下似乎對於精神病患來說沒有什麼差別,但實際上,許多知識分子的死亡(特別在當時識字率不佳的時代下,知識分子的大量死亡將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更是直接撼動了整個社會的知識根基。
對於醫療資源的缺乏和知識的失傳上,黑死病的爆發無疑是大幅度(甚至是致命性的)減緩了醫學進步的腳程。尤有甚者,更將原本有機會提早大量建立起來的專科醫療院所機制,退回宗教治療的原點。
而這種大規模的破壞,要直到文藝復興之後,透過原本因戰爭流傳至伊斯蘭世界的文獻,重新被歐洲的新興學者們研究後,才結束了這長達一個世紀的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