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何停止複製傷害?用非暴力溝通修復關係與自我

閱讀完〈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坦率擁抱真心的20個非暴力溝通練習〉後,我才發覺在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我曾是言語暴力的受害者,這樣的經驗深深影響了我。或許正因如此,在不經意間,我自己也成為了言語暴力的加害者。

  小時候,我經常因為權力的不平等而無法表達自己,總是被要求閉嘴,被告知輪不到我說話,或是因為“我是大人”“我是父母”所以我要聽從。這種環境教會了我模仿,以至於我成年後,也在無意間使用了類似的語言,將自己過去的受害經驗複製到他人身上。同時,我也讓自己重複擁有受害者心態,因為這樣讓我們感覺很習慣、很自在。

  言語暴力不像肢體虐待那樣留下明顯的痕跡,沒有外在的傷痕,卻能深刻地侵蝕一個人的自信與內心平衡。這也是我讀到這本書後,對自己的行為和過去經歷有了新的理解。

  言語暴力的特性在於,將責任單方面地推到他人身上,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有時看似是保護自己,實際卻讓我們重複受害者的角色,甚至成為加害者。

  學會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是停下來觀察事實,而非自我解讀。當遇到不理解對方的情況時,與其猜測,不如直接與對方檢核事實。核對並不是壓迫,而是一種示弱,說出自己內心的小劇場,告訴對方自己的擔心,釐清那些不安。

  例如,當我聯繫不上你時,我可以說:「我感到緊張與焦慮」,而不是控訴「你讓我覺得被冷落」。這樣的溝通方式可以讓我們有機會看見彼此的經驗,而非陷入責備與爭執中。當試著把內心的擔憂說出來,敘述那些小劇場,經常能因為那些荒謬的內容自己先笑出來。

我太常用“我覺得”開頭,但這些感覺並不總是情緒,而是包裝成情緒的控訴,甚至成為一種工具性的情緒,用來操控局勢。然而,工具性的情緒只會讓我們遠離真正的感受。

我們往往將情緒當成控訴的工具,但真正的情緒來自內心,而不是因他人而起。同樣的情境下,每個人的情緒可能截然不同。放下那些包裝成控訴的價值觀時,才能更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心的需求。

例如,生氣的底層,可能是無助與失望,這些情緒反映了我們對關係的期待與渴望。

試著跟夥伴一起建立自己的情緒辭典,辨認真實的感受,顯露自己的脆弱,信任每一個反應都有其理由。當開始關注自己的需求,而非策略時,就能跳脫既有框架,找到新的選擇與溝通方式。

書中提到,言語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也習慣了對自己施虐。當外在環境充滿暴力時,我們往往對自己也更為苛責,甚至變得不會善待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可能沒有人示範過如何自我憐憫。

需求通常是在匱乏的時候才會特別有感覺,滿足時就忘了感謝。無論對自己或是對關係,若是我們總看著匱乏的部分,就會情不自禁的認為永遠不夠,永遠無法滿足。但我們可以從留意對自己和他人說的話開始,相信自己,並告訴自己:“已經夠了”,“已經做得很好了”。

因為自我虐待的語言來得很快,也無法察覺,讓我們在不自覺中傷害自己。但書中提醒我們,學會放慢思考的速度,捕捉那些瞬間的負面語言,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就是實踐自我憐憫的第一步。

「當我們感到自卑時,就無法改變與成長。羞辱並不能帶來任何改變。」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它讓我意識到,試著用溫柔的語言對待自己與他人,才能幫助自己用非暴力的方式重新連結內心。

言語暴力的關係讓人感到疲憊,卻又難以抽身,因為我們對關係仍有期待。非暴力溝通的目標,不是要改變對方,而是讓彼此看見對方的需要,找到一條可以一起走下去的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情緒價值能量飲?
0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