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職場女性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以職業認同為調節效果

閱讀時間約 47 分鐘

壹、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在當代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發展程式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猶如一道無形卻堅固的屏障,深刻影響著職場環境的公平性與個體的職業發展軌跡(楊知穎,2024;林子馨,2024)。這種刻板印象廣泛涉及人們對不同性別的固有認知,涵蓋性格特徵、外表形象、行為模式以及職業角色等諸多方面,其影響不僅侷限於個體層面,更在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系中產生深遠的連鎖反應(張瓊文,2024)。於職場領域而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如同一張細密的網,對職場員工的職業發展施加了諸多限制。社會上普遍存在著認為女性應具備溫柔、順從等特質,而此類特質與領導角色或特定領域工作所需的果斷、堅毅等特質相悖的觀念(陳冠維,2024)。這種觀念猶如一種潛在的規則,在潛移默化中限制了女性在職業範圍,使得她們在晉升機會、工作評價、薪酬待遇等方面常常遭遇不平等的對待(連丞芝,2024)。另外,在一些傳統男性主導的行業,如科技、工程領域,女性即使具備同等甚至更出色的能力,卻可能因性別刻板印象而被忽視或低估,晉升之路往往更坎坷(蔣姿儀,2018;黃啟勳,2024)。性別刻板印象在工作評價和薪資待遇方面的體現頗為明顯。以運動文化領域為,郭馥滋等人(2012)的研究指出,女性在運動專案的參與和職業發展中面臨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縛。在一些被視為具有挑戰性和力量性的運動專案中,女性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且即便參與其中,其在薪資和工作評價上也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影響。這種現象並非運動領域所獨有,在其他眾多行業中亦廣泛存在。性別刻板印象並非只針對女性,男性同樣面臨著其帶來的限制與挑戰,這與職場性別不平等現象的整體狀況相互呼應。鄭舜元(2020)的研究指出,男性性別刻板印象在職場中普遍存在,社會對於男性 “堅強”“獨立”“理性” 等特質的固有認知,使得他們在職業選擇與發展中被限定在特定領域,如工程、技術等被認為更具 男性氣質” 的行業。而在護理、幼教老師等傳統觀念中偏 “女性化” 的職業領域,男性往往面臨著偏見與質疑,其職業能力與熱情容易被忽視(林儀涵,2024)。同時,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個人自我效能感有關連,其直接影響表現為晉升機會的不平等和工作評價的偏差,這些負面經歷可能逐漸侵蝕女性對自身能力的信心,進而降低自我效能感(連丞芝,2024)。從個體層面來看,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個體職業發展和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女性更有可能追求職業發展,克服挑戰,在職場中取得成功(洪秀珍等,2013)。林芸兌(2024)在其碩士論文研究中也指出,護理人員的職場自我效能會影響其執行給藥安全的能力,自我效能感較高的護理人員在執行給藥任務時可能更加自信和準確,從而減少給藥錯誤的發生,這進一步說明自我效能感在職場中的重要性。陳忠偉(2010)透過對非營利組織社工員的研究發現,職場自我效能感會影響社工員的學習歷程和工作表現,自我效能感較高的社工員更願意主動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羅惠慈(2014)的研究表明,居家服務督導的教育訓練可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進而提升督導功能,這說明透過適當的培訓可以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對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此研究說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猶如一把雙刃劍,對職場中的男性和女性均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它不僅限制了個體的職業選擇和發展機會,造成了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局面,還透過影響晉升機會和工作評價等方面,削弱了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這種現象在不同行業和職業領域中均有體現,反映出社會文化觀念對職場環境和個體心理的深刻塑造。深入研究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形成機制及其影響,對於推動職場性別平等、提升個體職業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以上研究說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個體因刻板印象而受到的職業發展限制和心理壓力有著相似之處,共同反映了職場性別不平等的複雜狀況。個體的職業認同是其在職業領域中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巫博瀚、賴英娟,2007)。然而,性別刻板印象往往干擾了個體對自身職業認同形成,男性在選擇偏「女性化」職業時,可能會因社會的質疑而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懷疑,進而影響其職業認同(呂翠夏、顏嘉辰,2005)。而女性在進入傳統男性主導行業時,也可能因刻板印象的壓力,難以真正融入職場文化,降低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陳冠維,2024)。此外,林奕銘(2008)研究發現性別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務人員的職業認同。在一些需要溝通協調和細緻服務的公務崗位上,男性公務人員可能因刻板印象被認為不如女性公務人員擅長,而女性公務人員在涉及政策制定和決策等方面的工作時,可能被懷疑其領導能力和決斷力。這種刻板印象使得公務人員在工作中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自我設限,進而影響其對自身職業角色的認同和組織承諾。由此可見,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多個方面影響著個體的職業認同,深入研究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自我效能感與職業認同之間的相互關係,有重要的意義。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自我效能感與職業認同之間的關係。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以及職業認同在這一關係中的調節作用。另探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如何直接響的自我效能感,同時,分析職業認同是否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自我效能感之間具有調節效果。綜上所述,故本研究之目的及架構圖如下:一、分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二、探討職業認同是否會調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係。圖1 研究架構圖貳、文獻探討第一節 性別角色理論     性別角色理論是社會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探討了社會對男性和女性行為、性格特徵、活動和角色的期望。正如陳宇嘉(1996)指出性別角色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從早期的生理決定論到社會學習理論,再到認知發展理論和性別基模理論,每個階段都對性別角色的形成和影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性別角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透過模仿學習獲得一套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模式。這些模式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並對個體的性格、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產生影響。張雯婷等(2015)提及性別角色理論特別強調了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形成的重要作用,指出性別角色是社會文化對兩性行為的規範性期望。     性別角色的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生物學因素、社會學習過程、個體的認知因素。家庭、學校、媒體等社會化機構在性別角色的形成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杜宜展(2007)研究顯示父母、同儕團體、社會媒體等都對個體的性別角色認同產生影響。     性別角色理論在當代社會中特別重要,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性別平等觀念的提升,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也逐漸被打破。郭馥滋等(2012)指出現代社會倡導性別角色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鼓勵個體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而非性別選擇職業和生活方式。     性別角色理論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性別差異的社會文化根源,也為性別平等和多樣性的促進提供了理論支持。吳清山(1982)提及透過深入研究性別角色的形成機製和影響,我們可以更好地促進性別平等,消除性別歧視,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性別角色理論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理論體系,隨著社會文化的變化和科學研究的深入,它將繼續為理解性別差異和促進性別平等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曾楹茹(2012)研究顯示性別角色理論的不斷發展,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推動性別平等的進程。第二節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它涵蓋了人們對男性和女性在性格特徵、外表、行為、角色等方面的普遍看法或成見。這些成見可以是積極的,如認為男性「強壯」、女性「溫柔」,也可以是消極的,如認為男性「冷漠」、女性「虛弱」。無論成見的性質如何,它們都可能現制個體的機會和能力發展,影響多樣性的展現。性別刻板印象源自於性別角色的分化,不同性別在不同勞動生活中獲得不同經驗,分工差異產生不同要求,繼而形成、衍生有關性別角色的種種規範。                 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形式多樣,涉及穿著、外表與行為、性格、家庭和職業選擇等面向。例如,男性被期望留短髮、不戴首飾、不化妝,而女性則被期望留長髮、穿裙子、化妝 在性格方面,男性被認為應具有攻擊性和強硬,女性則被認為情緒化、敏感。劃底線的內容,需補上”參考文獻的出處”,不能出現已經在整篇論文中撰寫過的文獻,務必從”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找尋林信志(2017)指出性別刻板印象對男女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這種刻板印象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限制,影響其對學科的選擇和投入程度。從學生時代到求職,對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判斷都會因刻板印象而出現差異。例如,女性在科學的各個領域都可能被視為不如男性優秀,而獲得的機會受限(侯鳳珠,2002;連振亞,2023)。此外,性別刻板印象也會影響人們的自我評價,人們在不斷接觸性別刻板印象的過程中,會逐漸內化這些刻板印象,使之成為個人自我評價的一部分。王秋嵐與黃小華(2014)指出性別刻板印象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期望,從而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會透過教育等途徑對下一代產生影響。        此外,在家庭和職業選擇方面,女性被期望承擔照顧孩子和家務的責任,而男性則被期望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適合從事工程、數學、物理等領域的職業。劃底線的內容,需補上”參考文獻的出處”,不能出現已經在整篇論文中撰寫過的文獻,務必從”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找尋楊凱評(2017)透過對物理女孩的研究,闡述了性別刻板印象在求學科目及求職方面對女性的威脅,這種刻板印象使女性在選擇物理等學科及相關職業時面臨諸多困難。同時,樊臺聖等人(2011)研究表示在資訊教育中,社會普遍認為男性在技術能力和邏輯思維方面更具優勢,而女性則相對較弱。這種刻板印象使得男性在選擇資訊相關專業和職業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不斷證明自己符合這種傳統認知。此研究說明對資訊領域並不擅長或興趣不符的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在資訊教育中,社會普遍認為男性在技術能力和邏輯思維方面更具優勢,而女性則相對較弱。這種刻板印象使得男性在選擇資訊相關專業和職業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不斷證明自己符合這種傳統認知。此研究說明對資訊領域並不擅長或興趣不符的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        葉羽曼(2021)指出在勞動市場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導致女性在職業選擇上受到現制,往往被分配到一些傳統的女性職業,而難以進入高層管理和技術領域。同樣地,呂庭雅(2019)指出在護理界中,女性護理人員面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壓力,例如被認為應該更加溫柔、細心,這種觀念可能導致她們在工作中承受更多照護的壓力,容易出現職業倦怠。陳泓予(2011)也提及在金融領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也存在,例如認為女性在理財和投資方面不如男性,這種觀念影響了女性在金融領域的參與和發展。        此外,在一些特殊職業環境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性也具有負向的影響。林仟雅(2023)以臺東縣消防局為例的研究顯示,消防工作被視為典型的男性陽剛職業,在這種職場環境中,男性消防員被期望始終保持堅強、勇敢的形象,而對於情感表達等方面則受到壓抑。此研究說明這不僅限制了男性消防員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潛在的負面影響,導致其在應對工作壓力與人際關係時缺乏足夠的彈性與支援。綜上所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貫穿個體從學生時代到職場生涯的諸多方面。其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涵蓋性格、外表、行為及職業選擇等領域,且對不同性別產生各異影響。在學習階段,性別刻板印象限制學生學科選擇與投入程度,影響學業發展。求職過程中,女性在科學等領域機會受限,男性在特定職業選擇時面臨巨大壓力,需不斷迎合傳統認知,導致焦慮與自我懷疑。在職業領域,性別刻板印象致使女性集中於傳統女性職業,難以進入高層管理和技術領域,在護理、金融等行業承受額外壓力,影響職業發展與身心健康;男性在如消防等傳統男性職業中,也因刻板印象壓抑情感,限制職業多元化發展,對心理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總體而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嚴重束縛個體自由發展,損害心理健康,限制職業選擇與晉升機會,是實現性別平等與個體全面發展的重大阻礙,亟待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消除。    第三節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或行為的能力的信念和判斷,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是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認為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個體行為選擇、努力程度、堅持性和情緒反應等的重要因素(Bandura, 1977)。     該理論為理解個體如何透過學習和經驗形成對自身能力的信念,進而影響其行為選擇和情緒反應提供了理論基礎,對心理諮商、教育、職業指導等領域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資源和應用工具(Bandura, 1977)。在職業發展領域,員工的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職業成長密切相關(伍惠美,2002;高家斌2022)。例如,陳俊瑋(2009)提及工作經驗的累積可以增加職場女性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這表明了工作經驗對職場女性自我效能感的積極影響。同時,觀察到其他成功女性的經驗也可以為她們提供信心和榜樣,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此處強調了替代經驗對職場女性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對職場女性的職業發展有重要影響(Bandura, 1977)。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女性更有可能迎接挑戰、積極參與職業發展機會、並展現出更高的工作績效。此外,高健與宋雨柔(2024)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間起到調節作用,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女效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壓力,轉化壓力為動力,從而提高工作績效,由此說明自我效能感與職業滿意度、工作投入和職業穩定性等變項密切相關。(楊淑涵等(2015)指出,在職場環境中,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適應力與工作適應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絡。生涯自我效能體現了職場工作者對自身完成職業相關任務和行為能力的信念與判斷,生涯適應力則反映了他們在面對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變化和需求時的調整與應對能力,而工作適應關乎他們能否在具體工作情境中順利融入並有效開展工作。紅色括弧內直接寫出研究的結果,例如:楊淑涵等(2015)指出(研究結果),不需冗長郭俊良等人(2012)研究發現男性在航海領域的職業選擇和發展中,因溝通不暢導致任務失敗,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產生懷疑,降低在這方面的自我效能感,進而影響其在航海職業中追求領導崗位或參與復雜團隊項目的意願。(紀雪雲等人(2007)研究表示,對於職場男性衛生企劃人員,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內容和方式對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具有關鍵作用。這種針對性培訓有助於男性企劃人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自信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提升工作表現,進而推動個人職業發展,也為企業提升企劃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援,對整個職場環境中相關人員的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紅色括弧內直接寫出研究的結果,例如:紀雪雲等人(2007)指出(研究結果),不需冗長自我效能理論對所有職場人士的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它激勵著每一個個體在職業生涯中持續學習、積累經驗,透過觀察和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來不斷強化自我信念,積極面對各種職業挑戰,努力實現職業目標(杜宗禮,2017)。
  • 第四節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自我效能感性別角色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對職場女性的自我效能感產生深遠的影響。性別角色的定義和期望常常會左右女性在職業領域的選擇、發展和表現。毛菁華等(2008)指出科技院校的女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可能會傾向於選擇傳統上被認為女性適合的專業。 性別角色還可能影響她們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和職業晉升機會,進而影響自我效能感的發展。同時,於曉平與林幸台(2010)指出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認為,女性在某些領域,如數理等方面不如男性,這種觀念可能導致女性在選擇職業時避開這些領域,從而限制了她們的發展機會,也對自我效能感產生負面影響。此外,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女性在較激烈的運動(吳美汶2003)領域的發展受到限制,她們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援和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從而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例如,女性運動員可能因刻板印象得不到足夠的訓練資源和比賽機會,在面對競爭時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下降。然而楊孟容等(2003)發現在跆拳道專案中,一些女性運動員突破了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和競爭力,她們的自我效能感 得到了顯著提升。通常男性被認為應該從事具有競爭性和力量性的工作。朱蘭慧(2003)指出,這種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可能導致男性在選擇職業時忽略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同時,彭宛宜與張俊一(2012)研究指出一些被視為女性化的運動專案中,男性參與可能面臨社會偏見,這種偏見會影響男性在運動領域的自我效能感,進而可能延伸到職業選擇中,使他們在考慮與這些運動相關職業時產生顧慮,限制了職業發展的多樣性。綜上所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職場人員在職業選擇、發展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塑造方面產生著重要影響。由此可見,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社會中普遍存在且不利於個人的職業發展,且與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宋孔慨與陳光亮(2016)研究發現,警察職業被視為具有高度男性氣質的職業,男性警員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下,往往被要求展現出強硬、果敢等特質。這使得他們在工作中可能壓抑自己的情感和其他個性特點,在面對職業壓力和人際關係問題時,難以尋求有效的解決方式。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男性警員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受到損害,影響他們對工作的投入和組織承諾,進而影響警察組織的整體效能。李曉蓉等人(2022)研究表示,在小學教育階段,社會對男教師的性別角色期望也存在刻板印象。一些人認為男教師不適合教授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為低年級教育更需要細緻和耐心,而這些特質被傳統觀念視為女性特質。這種刻板印象影響了男教師在低年級教學崗位上的自信,降低了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張榮華2024)。然而,當男教師透過創新教學方法、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等方式打破這種刻板印象時,他們的職業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會顯著提高,對小學教育的多元化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呂曉媛,2023)。綜上所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社會中廣泛存在,對職場人員的職業發展和自我效能感產生多方面的重要影響。對於職場女性而言,傳統性別角色觀念使其在職業選擇上受限,傾向於選擇傳統認為適合女性的專業和領域,避開如數理等被認為男性更具優勢的領域,且在激烈運動領域難以獲得支援展示能力,影響自我效能感提升。但部分女性運動員突破刻板印象取得成功,顯著提升自我效能感。職場男性同樣受到影響,被認為應從事競爭性和力量性工作,可能導致其職業選擇忽略自身興趣能力,在參與女性化運動專案時面臨偏見影響自我效能感,甚至延伸到職業選擇,限制職業發展多樣性。如警察職業中男性警員受刻板印象壓抑個性,損害自我效能感,影響工作投入和組織效能;小學男教師因刻板印象在低年級教學崗位自信受影響,自我效能感降低,但打破刻板印象可提升職業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對教育多元化有積極意義。可見,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不利於個人職業發展,與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對個人職業成長和社會多元發展至關重要,社會應努力營造公平包容的環境,減少其負面影響。第五節 職業認同        職業認同是個體對自身所從事職業的一種深刻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它在個體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巫博瀚、賴英娟,2007)。這一概念不僅僅侷限於對職業名稱的簡單知曉,而是深入到對職業的價值觀、目標、技能要求以及社會角色等多個維度的理解和認同。        職業認同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互動影響。個體的教育背景具基礎性的作用。不同的教育專業和課程設定會引導個體對特定職業領域產生初步的認知和興趣(朱蘭慧,2003)。例如,一個學習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接受系統的醫學教育過程中,逐漸瞭解醫學職業的特點和要求,為形成職業認同奠定基礎。        工作經歷同樣對職業認同產生重要影響。透過實際的工作實踐,個體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職業的實際情況,包括工作內容、工作環境、職業挑戰等。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麵臨的困難都會促使個體對自己的職業認同進行調整和深化(溫金豐等,2013)。例如,一名初入職場的市場營銷人員,在參與多個營銷專案後,可能會對自己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從而增強或調整自己的職業認同。        社會文化環境也在職業認同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對各種職業有著不同的評價和期望。在一些文化中,某些職業可能被賦予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這會影響個體對這些職業的認同程度(陳昱名,2023)。例如,在一些傳統社會中,醫生和教師往往受到高度尊重,這種社會文化環境可能會吸引更多的人對這些職業產生認同並追求相關職業發展。         職業認同對個體的職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能夠顯著影響個體的工作動機。具有較高職業認同的個體往往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願意主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楊淑涵等,2015)。        職業認同還涉及到個體對自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職業角色的理解。例如,警察被視為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的守護者,教師被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引導者。個體對這種社會角色的認同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舉止和社會責任感(巫博瀚、賴英娟,2007)。 陳國瑚等人(2006)研究發現男性護理人員往往面臨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壓力,因社會大眾通常認為護理是女性的職業,男性從事護理工作不符合性別角色期待。劉憲明等人(2021)研究發現在軍隊等特殊職業領域,男性軍人被期望具備勇敢、剛強等特質,而女性軍人在一些傳統作戰部門可能面臨性別刻板印象的限制,被認為在體能和戰鬥能力方面不如男性。這種刻板印象可能使女性軍人在職業發展初期面臨更多困難,影響其對自身軍人職業的認同和自信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男性軍人在從事一些支援性或文職性質的軍隊工作時,也可能因不符合傳統男性軍人形象的刻板印象,而受到同儕或上級的不同看待,影響其在軍隊中的職業認同和發展動力。
  • 黃信捷、邱共鉦、吳素婷(2022)指出:透過對跆拳道教練的深度訪談與調查發現,教練的職業認同與其專業成長密切相關。持續的專業進修、積極的教學成果反饋以及良好的行業交流氛圍有助於提升其職業認同。這表明為從業者提供學習機會、認可其工作成果和搭建交流平臺對職業認同構建至關重要。教練在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獲得學員進步反饋及與同行交流中,能深化對職業價值的認知,進而增強職業認同。林奕銘(2008)指出:在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的組織變革情境下,公務人員對自身角色和組織發展的不確定感影響其組織承諾,進而影響職業認同。研究表明,清晰的組織變革溝通、合理的職業規劃引導以及對員工能力的信任,有助於減少不確定性認知。說明組織變革中清晰的溝通與合理規劃對員工職業認同穩定有重要意義,能使員工在變革中保持對職業的積極態度。邱憶惠、高忠增(2009)指出:透過幼教教師的敘事研究發現,個人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成長的積極影響以及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增強其職業認同。研究中的教師們在秉持以幼兒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見證幼兒成長點滴,並與幼兒建立深厚情感聯結時,職業認同得以強化。反映出內在的教育信念和積極的工作體驗是提升職業認同的關鍵因素,能讓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與價值感。陳相如、陳鏡如(2018)指出:成人在職業危機時,職業認同影響其應對策略。認同高者更積極尋求改變,如提升技能、拓展職業領域等;反之則易陷入消極,如逃避問題、自我懷疑。強調職業認同在職業發展轉折期對個體態度和行為的導向作用,積極的職業認同能激發個體應對危機的動力,促使其主動適應變化、探索新的職業方向。劉乙儀(2022)指出:以幼兒園教保實習為例,大專生在實習中的實際教學體驗、對幼兒教育的興趣以及獲得的指導支援影響其預期性焦慮和職業認同。實習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到幼兒教育樂趣且得到導師有效指導的學生,預期性焦慮降低,職業認同提升。表明實習中的實踐與支援系統對未來職業認同形成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實習體驗可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積極基礎。綜上所述,職業認同在個體職業發展中至關重要,受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影響,且對工作動機和職業角色理解有顯著作用。它貫穿個體職業發展的始終,從最初的職業選擇到長期的職業堅守,均發揮著關鍵影響。同時,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不同職場環境中如護理、軍隊等,對男性和女性的職業認同均產生重要影響。在護理行業,男性護理人員面臨社會對其職業選擇的刻板印象壓力,這種壓力可能干擾其職業認同的正常形成;軍隊中,女性軍人在傳統作戰部門及男性軍人在非傳統崗位也受刻板印象困擾,影響他們對自身職業角色的認知與接納。這些刻板印象給他們的職業認同和發展帶來諸多挑戰,凸顯了突破刻板印象、構建積極職業認同對個體和職場多元發展的重要性。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營造公平包容的職場環境,透過宣傳教育改變固有觀念,在職業培訓與發展中提供平等機會,助力個體實現積極的職業認同與發展,推動職場向更加多元化、平等化方向邁進。
  • 第六節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自我效能感與職業認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可能透過影響個體的職業選擇和發展機會,進而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認同。例如,女性如果受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被限制在某些傳統女性職業中,可能會因為缺乏挑戰和發展機會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同時也難以對自己的職業有更深入的認同(溫金豐等,2013)。在運動領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也會對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認同產生影響。例如,一些人認為女性不適合參與某些激烈的運動專案,這使得女性在運動領域的發展受到限制,她們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援和機業和發展,如在一些課程中,可能會強調某些職業更適合某一性別。媒體所呈現的職業形象也往往符合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進一步影響個體對職業的認同。劃底線的內容,需補上”參考文獻的出處”,不能出現已經在整篇論文中撰寫過的文獻,務必從”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找尋。呂明蓁(2011)指出:在面試與遴選主管過程中存在職場性別刻板印象。研究發現面試官對男性和女性候選人存在不同的刻板預期,男性常被認為更具領導能力和決策力,而女性則被視為更適合溝通協調類崗位。這種刻板印象影響了選拔的公正性,限制了不同性別在管理崗位的平等發展機會,進而可能削弱個體對自身能力的信心,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認同。陳如音(2019)指出:男護理師在職場面臨適應問題,性別刻板印象是重要因素。社會觀念常將護理工作視為女性職業,男護理師在工作中易遭受質疑和偏見,如被認為不夠細心、缺乏親和力等。這導致他們在職業認同上產生困擾,需付出更多努力證明自己,也影響了其工作滿意度和自我效能感,限制了職業發展空間。張念平、吳光名、範玉美(2021)指出:刻板印象對初任託嬰中心男性托育人員人際關係有顯著影響。由於社會普遍認為托育工作更適合女性,男性托育人員在工作初期常面臨家長和同事的不信任。他們需花費更多精力建立信任關係,這種壓力影響了其職業認同,使其在工作中產生焦慮情緒,自我效能感降低,職業歸屬感難以形成,不利於其長期穩定發展。於政民(2021)指出:醫療職場存在性別隔離現象,其成因與社會文化觀念和職業分工有關。傳統觀念將某些醫療崗位性別化,如外科醫生多為男性,護士多為女性。這種性別隔離限制了個體的職業選擇自由,使不同性別在獲取職業資源和發展機會上不平等。醫護人員可能因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而面臨職業發展困境,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認同的建立。陳昱名(2023)指出:破除醫療照護領域性別刻板印象需從人力資源培養入手。研究建議在教育和培訓階段融入性別平等理念,提供多樣化的職業發展路徑,鼓勵不同性別進入各類醫療崗位。透過改變培養模式和營造公平職場環境,可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認同,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充分發揮不同性別在醫療照護中的優勢,提高整體醫療服務質量。李淳敬、石振國(2018)指出:男性幼兒園教師在職場情境中面臨適應挑戰。性別刻板印象導致他們在教學風格、職業形象等方面受到更多審視,常被期望展現出不同於女性教師的特質。這種壓力影響其職業認同,使其在工作中難以完全發揮優勢。然而,部分男性教師透過積極調整教學方法、融入團隊,逐漸獲得認可,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實現了職業成長。
  •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也會影響個體對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態度和對職業認同的程度。高自我效能感的個體可能更有勇氣突破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縛,追求自己真正想從事的職業,並且更容易認同自己的職業角色(楊孟容等,2003)。例如,一些女性運動員突破了女性不適合參與某些激烈的運動專案這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和競爭力,她們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也對自己的運動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同(楊孟容等,2003;張清棊,2019)。刪除線的內容必需為”5篇關於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文獻”,不能出現已經在整篇論文中撰寫過的文獻,務必從”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找尋        職業認同作為調節因素,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和自我效能感的關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俊宏等人(2011)的研究顯示,男性護理人員在面對社會上男性不適合從事護理工作的刻板印象,由於對護理職業有強烈的認同,他會努力學習和工作,證明自己的能力,克服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帶來的壓力,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陳相如與陳鏡如(2018)研究發現性別刻板印象在職涯危機時期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有所不同。男性可能因傳統的 「男性應堅強」 的刻板印象,不願意承認自己面臨職涯危機,從而延誤了尋求解決方案的時機,影響其在職業道路上的持續發展和對自身職業角色的認同。女性則可能在面臨職涯危機時,因性別刻板印象所界定的女性能力局限的觀念,自信心受到更大打擊,在重新規劃職業方向和建立新的職業認同方面面臨更多困難。吳雅玲與羅希哲(2010)研究指出性別刻板印象在學生就學期間就已影響其職業認知。男性學生在選擇幼兒保育專業時,可能因社會普遍認為該職業更適合女性的刻板印象,而在入學初期面臨來自家庭、同儕甚至自身的懷疑,這使得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克服這種負面影響,以建立對自身未來職業的認同。而女性學生在選擇工程等非傳統女性職業時,也可能因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在求學和實習過程中遭遇更多挑戰,從而影響其對自身能否勝任該職業的信心和職業認同的形成。參考文獻(若有新增用”藍色”標記,若需刪除用”刪除鍵”)黃軍義、吳俊翰(2020)。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的關聯。台灣性學刊,26(1),31-63。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3966/160857872020052601002郭馥滋、黃貴樹、王正忠、雷小娟(2012)。觀看運動文化中性別角色的分析。淡江體育,(15),52-56。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976/TJP.201211.0052蔣姿儀、廖麗嬌(2018)。中部地區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研究。性學研究,8(2),1-34。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206/SIS.2018.0802.01巫博瀚、賴英娟(2007)。學科價值理論-概念分析與理論應用。國教新知,54(1),38-47。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701/TEEJ.200703_54(1).0005溫金豐、石若瑩、陳淑媛、張菡琤(2013)。女性主管的性別歧視:性別角色傳統傾向與女王蜂綜合症。組織與管理,6(2),79-113。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a0000482-201308-201501230014-201501230014-79-113陳昱名(2023)。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束縛的醫療照護人力資源培養與運用。醫療品質雜誌,17(5),74-79。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53106/199457952023091705010洪秀珍、謝臥龍、駱慧文(2013)。性別刻板印象與數學相關專業發展研究:以科技大學工程女學生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0),77-103。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P20161013002-201303-201610170015-201610170015-77-103陳昱名、連家萱(2016)。工具人暖男形象廣告的性別刻板印象迷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7),131-135。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5629716-201612-201701050014-201701050014-131-135謝臥龍、駱慧文(2017)。從女性主義的觀點析論性別暴力處遇的本質。諮詢心理與復原諮詢學報,(31),53-70。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308/JCPRC.201711_(31).0002駱俊宏、陳勝皇、餘幸宜、許秀月(2009)。以性別為基礎探析自尊對男性護理人員於臨床護理之影響。台灣健康照顧研究期刊,(8),21+23-37。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29750/TJTHCA.201001.0002駱俊宏(2009)。台灣地區男性護理人員角色衝突與醫療服務品質的相關性。品質月刊,45(5),35-41。 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299999/QM.200905.0007
  • 李曉蓉、劉世閔、尤偉安(2022)。男教師不適合教小學低年級?-男導師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1),68-7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P20130114001-202211-202211030011-202211030011-68-74林芸兌(2024)。護理人員職場自我效能與執行給藥安全能力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94jqn5。陳忠偉(2010)。非營利組織社工員之職場自我效能與學習歷程個案研究-以非相關科系社工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375uzs。羅惠慈(2014)。居家服務督導教育訓練對自我效能及督導功能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w7eub9。楊凱評(2017)。從求學到求職:物理女孩的性別刻板印象威脅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47-5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5629716-201709-201710200010-201710200010-47-51林信志(2017)。性別刻板印象對男女學生學習的負面影響與因應策略。教育脈動,(9),91-9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P20160218002-201703-201703060014-201703060014-91-93林瓊珠(2016)。性別何時才有意義?美國選舉中的女性候選人和性別刻板印象。臺灣民主季刊,13(2),183-18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7269350-201606-201608230012-201608230012-183-188洪珮瑩、陳苡禕、葉理豪(2023)。短期正念引導降低閱讀時的內隱性別刻板印象。教育心理學報,54(3),515-536。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251/BEP.202303_54(3).0001范小丽(2023)。教育实习态度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科學與人文研究,10(3),45-74。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535/JSH.202305_10(3).0003石政言、蔣佳玲(2016)。進修學校學生之職業認同與對進修學校功能之看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9(1),67-9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9935633-201606-201606280021-201606280021-67-96林奕銘(2008)。組織變革中公務人員不確定性認知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爲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7(3),33-56。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425/JNHUST.200809.0033邱憶惠、高忠增(2009)。成爲一位幼教教師:教師認同之敘說探究。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28),155-175。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970/JTUTHSM.200910.0155陳國瑚、陳麗如、蘇喜(2006)。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認知與離職傾向之探討。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5(3),177-188。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288/TJPH2006-25-03-0

于曉平、林幸台(2010)。角色楷模課程對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27-6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2073753X-201003-201307310010-201307310010-27-61黃政昌、吳麗娟(1998)。準諮商員性別、督導員性別及支持程度對準諮商員知覺督導滿意度、接受督導意願及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3(1),87-119。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29882/JTNUE.199804.0005黃瑛琪、戴嘉南、張高賓、連廷嘉(2005)。台灣青少年生涯團體諮商效果之整合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2),71-100。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308/JCG.12.03陳文成(2005)。大學女子排球員性別角色、競賽狀態性焦慮、自我效能及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91-99。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5297/ser.200503_7(1).0007謝淑敏(2014)。角色楷模學習輔導方案應用於科技領域大學生之成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47-78。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3966/181665042014121004003黃信捷、邱共鉦、吳素婷(2022)。跆拳道教練職業認同提升策略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21),222-24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6841018-N202309210004-00011林奕銘(2008)。組織變革中公務人員不確定性認知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爲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7(3),33-56。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425/JNHUST.200809.0033邱憶惠、高忠增(2009)。成爲一位幼教教師:教師認同之敘說探究。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28),155-175。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970/JTUTHSM.200910.0155陳相如、陳鏡如(2018)。成人期職涯危機調適行動探索。中華心理學刊,60(2),125-149。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129/CJP.201806_60(2).0003劉乙儀(2022)。大專生預期性焦慮之分析-以幼兒園教保實習為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報,13(1),147-16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P20190416001-202203-202206170015-202206170015-147-166呂明蓁(2011)。面試與遴選主管的職場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3),18-21。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486/GEEQ.201105.0018陳如音(2019)。男護理師的職場適應問題:去性別刻板印象之觀察。醫療品質雜誌,13(5),80-82。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3966/199457952019091305014張念平、吳光名、范玉美(2021)。刻板印象對初任托嬰中心男性托育人員之人際關係影響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24),101-12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roxyone.lib.mcu.edu.tw:8443/Article/Detail?DocID=1997468X-202107-202109020012-202109020012-101-124于政民(2021)。醫療職場中的性別隔離:現象、成因與解方?。醫療品質雜誌,15(2),68-72。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3966/199457952021031502013陳昱名(2023)。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束縛的醫療照護人力資源培養與運用。醫療品質雜誌,17(5),74-79。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53106/199457952023091705010李淳敬、石振國(2018)。男性幼兒園教師職場情境與適應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23),113-124。https://doi-org.proxyone.lib.mcu.edu.tw:8443/10.6712/JCPA.201812_(23).0007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根據調查發現,現今還是有7成以上的女性在職場上遇過性別歧視的行為,同工不同酬、質疑專業度、被追問婚育計畫…等,甚至許多女性表示,懷孕後就被公司調離現職或是逼迫辭職的情況。作者從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和職場中所面臨的困境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議和策略,在幫助女性在保有自尊和自信的同時,靈活地反
Thumbnail
職場上遇過三類型的主管,各在我的職涯與工作經歷上有所影響,也間接著影響自己身心的狀況。我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主管的情緒也左右我那天工作的情緒。要能在職場生存,除了技能外,讓自己保持心態健康也很重要。
Thumbnail
職場佔我們生活的1/3以上的時間,保持身心愉快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也是家庭和樂的重要因素。調查發現臺灣企業最常針對性別、年齡和外貌產生歧視及偏見,七成人都感到心痛心累。臺灣友善職場協會將提供EAP員工協助方案、遊戲體驗課程、禪繞畫、和諧粉彩等紓壓工具,歡迎加入,讓臺灣的職場更為友善!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工作對人格的塑造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當你投入職場,不禁會發現工作環境對你的個性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工作可以培養你的責任感,每天面對各種挑戰,你會學會承擔責任,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這對個人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根據調查發現,現今還是有7成以上的女性在職場上遇過性別歧視的行為,同工不同酬、質疑專業度、被追問婚育計畫…等,甚至許多女性表示,懷孕後就被公司調離現職或是逼迫辭職的情況。作者從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和職場中所面臨的困境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議和策略,在幫助女性在保有自尊和自信的同時,靈活地反
Thumbnail
職場上遇過三類型的主管,各在我的職涯與工作經歷上有所影響,也間接著影響自己身心的狀況。我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主管的情緒也左右我那天工作的情緒。要能在職場生存,除了技能外,讓自己保持心態健康也很重要。
Thumbnail
職場佔我們生活的1/3以上的時間,保持身心愉快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也是家庭和樂的重要因素。調查發現臺灣企業最常針對性別、年齡和外貌產生歧視及偏見,七成人都感到心痛心累。臺灣友善職場協會將提供EAP員工協助方案、遊戲體驗課程、禪繞畫、和諧粉彩等紓壓工具,歡迎加入,讓臺灣的職場更為友善!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Thumbnail
工作對人格的塑造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當你投入職場,不禁會發現工作環境對你的個性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工作可以培養你的責任感,每天面對各種挑戰,你會學會承擔責任,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這對個人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