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與投資的世界裡,我們常聽到「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但 Morgan Housel 在他的著作《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中,深入探討了一個更有趣且深刻的概念:「長尾效應」(long tails)。這個效應說明了少數事件如何創造了絕大多數的成果,並且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Housel 在書中提到了一位高明的藝術品經紀商的例子,他的經營方式與指數基金的操作頗為相似。這位經紀商不會只挑選自己喜歡的單一作品,而是買下整個收藏品組合,然後耐心等待其中的「黑馬」出現。即使他收購的作品中有 99% 最終一文不值,但那 1% 的畢卡索級巨作便足以讓整個投資組合大賺特賺。這種策略充分體現了長尾效應的核心精神:成功不在於每一步都正確,而在於少數關鍵事件能夠扭轉全局。
這種現象在創投領域尤為明顯。Housel 引用了投資公司 Correlation Ventures 的研究數據,分析了 2004 年至 2014 年間超過 21,000 筆創投案的結果。其中,65% 的投資案是虧損的,只有 2.5% 的案子賺進 10 至 20 倍的報酬,1% 的案子創造超過 20 倍的回報,而僅 0.5% 的案子帶來了 50 倍以上的獲利。這些數據清楚地說明了,少數幾個成功案例如何彌補大多數失敗案的損失,並最終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這種「少數決定多數」的現象不僅限於創投領域,也存在於公開上市的企業中。Housel 提到,即使是那些已經成功上市的公司,也有相當高的失敗率。例如,在羅素三千指數中的企業,有超過 40% 最終失去了大部分市值並退出市場。然而,這支指數自 1980 年以來仍然上漲了 73 倍,原因在於其中 7% 的企業表現極度優異,足以抵消其他失敗企業的負面影響。這些數據讓我不禁反思,許多人在面對投資失敗時,是否過度專注於短期的挫折,而忽略了長期的整體表現。
Housel 進一步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曾經製作過《藍波》(Rambo)系列電影與《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的 Carolco 公司。這家電影製片廠在 1987 年上市後締造了多部賣座大片,一度成為好萊塢的耀眼明星。然而,到了 1990 年代中期,因為接連的高預算失敗案,Carolco 最終於 1996 年破產,股價歸零。這樣的故事聽起來令人唏噓,但更重要的是,它並非特例,而是屢見不鮮的現象。即使是那些曾經成功的企業,也可能因為無法應對市場變化而迅速衰落。
然而,這些失敗的故事並未阻止整體市場的成長。Housel 提到,2018 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漲幅中,有 6% 是由 Amazon 推動的,而這幾乎完全歸功於其 Prime 會員制與雲端運算服務(AWS)。這些產品可以說是 Amazon 的內部長尾事件,儘管該公司同時也嘗試過數百種失敗的產品,例如 Fire Phone 智慧型手機與旅行業務等。
這些例子讓我感受到長尾效應的雙重啟發。一方面,它提醒我們,成功的關鍵不在於避免失敗,而在於抓住少數能夠帶來巨大回報的機會。另一方面,它也挑戰了我們的直覺,因為大多數人傾向於低估失敗的普遍性,並對短期的挫折過度反應。這種心態上的偏差,可能會導致我們在面對失敗時失去耐心,甚至放棄原本可能帶來長期回報的計畫。
不過,長尾效應雖然強調了耐心與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但在實務操作中,過度依賴長尾效應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這時,敏捷的精神也能派上用場。透過快速嘗試與快速失敗,我們能在早期階段識別出哪些方向值得繼續投入,哪些應該果斷放棄,從而避免「廣撒網卻一無所獲」的情況。同時,這種敏捷的做法也要求我們對潛在成功標的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分散與聚焦之間取得平衡。畢竟,敏捷並不意味著盲目行動,而是以科學化、數據導向的方式快速驗證假設,並在必要時迅速調整方向,從而最大化資源的利用效率。
《致富心態》書中對長尾效應的探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無論是投資人還是企業管理者,都應該認識到大多數成功來自於少數事件的真相,並學會接受失敗的普遍性。同時,我們也需要在耐心與策略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將長尾效應的力量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