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一書中,作者Morgan Housel 提到了一個深刻的觀察:「傷口會癒合,但疤痕一直都在。」這句話說明了人類行為和思維方式中一個重要的現象:我們的經驗,特別是那些深刻的、痛苦的經歷,會永遠改變我們看待風險、機會和目標的方式。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概念,因為它不僅解釋了人類行為的多樣性,也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決策背後的邏輯。
Housel 提到,經歷過重大壓力或創傷的人,會因為這些經驗而「重新設定」他們的期望與行為模式。例如,經歷過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的人,對金錢的態度便與其他世代截然不同。他們更傾向於存錢、避免負債,並且對風險保持高度警覺。這種改變並不是短暫的,而是伴隨他們一生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像經歷過戰爭的祖父母輩,即使在經濟環境改善後,仍然保持高度的保守態度,這其實與他們過去的經歷息息相關。
這種現象不僅限於經濟大蕭條的那一代人。Housel 提到,任何重大且深刻的經驗都會對人的價值觀產生長遠影響。例如,一個曾經目睹重大災難並懷疑自己能否倖存的人,可能會變得更加警惕,甚至在未來面對任何風險時都採取極為保守的態度。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害怕冒險,而是因為過去的創傷已經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然而,這種經驗對行為的塑造,也導致了人類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Housel 提到,「經驗和你不同的人,想法也會和你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這些經歷形塑了他們的目標、價值觀和決策模式。因此,大多數辯論並不是因為真正的意見不合,而是因為雙方的經驗背景不同。這一點在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作為一名資深的管理工作者,我常常發現,團隊成員之間的分歧,往往源於他們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讀,而這些解讀又深受他們過去經歷的影響。
舉例來說,假設一位員工曾經在一家快速成長但最終倒閉的公司工作過,那麼他可能會對快速擴張的策略抱有天然的懷疑態度。而另一位員工如果來自一個穩健經營但缺乏創新的企業,則可能會對過於保守的策略感到不滿。這些差異並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他們過去經驗的自然反映。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化解衝突,並找到能讓不同觀點協同工作的方式。
Housel 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個人經驗。他在十年前決定多讀歷史、少看預測,結果這成為他人生中最有啟發的改變之一。他發現,當你專注於歷史中那些亙古不變的事物時,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反而會感到更加自在。這讓我深有共鳴。歷史不僅是了解過去的工具,也是理解人類行為模式的重要線索。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看似偶然的事件,實際上都遵循著某些固定的行為模式。例如,市場的繁榮與衰退、技術的興起與淘汰,甚至是人際關係中的信任與背叛,這些都展現了人類行為的某種恆常性。
然而,對這些概念的反思也讓我意識到一個潛在的問題:過去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它們是否也可能限制我們的視野?例如,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人,雖然因為創傷而變得更加謹慎,但這種謹慎是否也讓他們錯失了一些冒險的機會?同樣地,那些從未經歷過重大挫折的人,是否因為缺乏對風險的敬畏,而在某些情況下顯得過於樂觀?這些問題提醒我們,雖然經驗塑造了我們的行為,但我們也需要警惕,不要讓過去的經驗成為我們未來決策的枷鎖。
對於管理者而言,這些觀點具有啟發性。理解員工的行為模式,並認識到這些模式背後的經驗背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領導團隊。
Morgan Housel 透過「傷口會癒合,但疤痕一直都在」這一觀點,讓我們意識到經驗對人類行為的深遠影響。這些經驗既是我們行為的基石,也是我們決策的框架。然而,我們也需要警惕,過去的經驗不應成為限制我們對未來可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