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這個半百老翁從小到大,只要聽到非洲,就會跟「人道援助」扯上關係,像是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舉辦的「飢餓三十」活動,到今年都還在舉行,非洲的難民照片也一直是這個協會拿來募款的有力文宣。這樣的刻版印象,讓台灣家長每次看到小朋友浪費食物的時候,就會以「非洲小朋友沒有東西吃」來警告小朋友,難道非洲小朋友每個人都在餓肚子嗎?沒有其他國家的援助,他們就活不下去了嗎?還是說,有什麼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沒有考慮到嗎?本書提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解答:
黑格爾以非洲的停滯和落後做為依據,把非洲排除於世界史的範疇之外。他曾說過「把非洲屏除在歷史之外後,就能立刻看見現實中世界史的舞台」,這種將非洲隔離於世界史的命題,規範了往後非洲在世界史中所占的位置。
雖然時至今日,已經沒有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會明目張膽地支持這種排除非洲的論述,但卻有人以停滯和落後當作理由,不斷大聲疾呼要「救濟」和「援助」非洲…然而,這類關於非洲的認識(觀看的角度),其實和黑格爾的時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這不過是以自己所處的社會為標準,「單方面的」從「高處」來將孕育自非洲的固有事物做出評斷…
我們過去用來認識非洲的西方近代的先入觀念(對非洲不是「排除與蔑視」,就是「救濟與援助」的觀點),仍然原封不動的被人們所接受…〈第五章:「非洲帶來的啟示」〉
事實上,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對非洲進行的奴隸貿易,以及十九到二十世紀歐洲在非洲進行的殖民統治,這五百年把非洲人視為「非人類」的黑暗歷史,到現在還是緊緊的壓迫著現代非洲。其中「非洲圖示」,也就是歐洲對於非洲僵硬的思考框架,讓「排除與蔑視」/「救濟與援助」成為一體兩面的隔離政策,把非洲狠狠的排除在當代世界之外。像「飢餓三十」這樣廉價的慈善活動,更是繼續加強了非洲被世界隔離的力道,把非洲難民當成募款的道具,真的沒有道德上的疑慮嗎?
還有「部落對立圖式」也是非常傷腦筋的框架,把現代非洲遇到的所有問題,統統推給非洲「自古以來就有的部落對立」。這樣的框架,非常完美的把五百年的奴隸貿易與殖民統治所造成的傷害,統統推給非洲固有的社會形態,讓明明是始作俑者的歐洲完全置身事外。事實上,自古以來的非洲部落,除了對立之外,還有互助與融合,反倒是歐洲的殖民統治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挑起了不同部落之間的衝突,這恐怕才是「部落對立圖式」的真相。
附加一點:「部落」其實也是非洲遭受歧視的證明,為什麼歐洲人就不能跟討論其他地區一樣,以「民族」來好好稱呼非洲大陸上的人們呢?把這些早已過時的思考框架從非洲身上移開,我們才能看清楚真實的非洲歷史。
本書第四章〈「宗教」為人類帶來了什麼〉,回顧了基督教、日本神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的發展歷程,在社會動盪、政治與法律都沒辦法保護人民的時代,宗教帶給人心的安定感與光明感,曾經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進化到現代文明社會之後,宗教的力量逐漸衰退,這段歷史也漸漸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