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到一些理財投資粉專,在討論大樹、中租或是台塑這些產業最近呈現下跌趨勢。我已經從存個股轉變成存指數,所以這些個股的問題已經和我沒關係了。回想以前存個股的經驗,個股的漲跌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也沒辦法無時無刻一直盯盤,所以只要稍微沒注意,有些股票不知道就為什麼漲或是跌。漲的話就會歸功於自己選股有方,跌的時候就歸類於市場正常漲跌,心裡想過陣子就會漲回來了吧??有些股票確實過陣子會漲回來,可是有些以前漲的股票過陣子也會不知道原因的跌回去?
所以存個股的數量夠多,我覺得就會像常態分布一樣。有的漲,有的跌,整體趨勢隨著大盤向上或是向下。所以想想,其實買指數也是一樣的效果。買了指數之後,只要觀察大盤趨勢這一件事情就好了,其他個股因素都可以被忽略。
道理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這就是認知失調。
---------------------------
Jovi: 道理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是不是就是所謂的"認知失調"
ChatGPT:
1.什麼是認知失調(By ChatGPT)?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指的是當一個人內心的信念、態度或價值觀,與實際的行為或選擇之間產生衝突時,會感受到心理上的不適或緊張。例如:
你認為健康很重要,但卻無法戒掉垃圾食品。
你知道努力會帶來成功,但卻總是拖延。
這種內心的「矛盾感」就是認知失調的典型特徵。
2.「知道道理卻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
這可能與認知失調有關,但更常見的原因可能包括:
行動慣性:習慣的力量很強,改變需要持續的練習和時間。
動機不足:理性上知道應該做,但情感上可能缺乏足夠的驅動力。
目標過於抽象或困難:如果目標太大或不具體,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自我設限:潛意識裡對自己的能力或行動能力抱有懷疑。
3. 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如果你希望從「知道」到「做到」,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嘗試:
降低期望值,從小事做起:與其期待一次性大改變,不如聚焦於微小的行動,比如每天進步1%。
行動先於情感:不要等「想做的感覺」來臨,而是直接行動,行動能帶來更多動力。
建立具體計劃:將「道理」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步驟,並設定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
自我反思與饒恕:如果沒做到,也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承認改變是個過程。
---------------------------
Jovi: 所以投資上明明指數投資比較好,卻還是進行主動投資,是不是就是認知失調的一種?
ChatGPT: 是的,在投資情境中,這種情況可以被視為認知失調的一種具體表現!以下是為什麼這種現象可能發生的分析:
1. 理性與行為的矛盾
理性層面(知道的道理):根據大量數據和研究,大多數主動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長期下來無法跑贏市場指數。因此,指數投資被認為是更穩健和有效的方法。
行為層面(實際的行動):儘管知道指數投資可能更優,仍然選擇主動投資,比如選股或頻繁交易。
這就是典型的「認知失調」——你認為一件事是對的,但行為卻與這種信念相矛盾,從而產生心理不適或矛盾感。
2. 為什麼會發生?
這種現象的背後可能涉及以下原因:
(1) 情感驅動
主動投資常與「贏的快感」或「擊敗市場的成就感」相關,這種情感驅動往往會超越理性的決策。
(2) 過度自信偏誤
很多投資者認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或認為自己能找到特別的機會,即使統計顯示大部分人做不到。
(3) 即時滿足偏誤
指數投資是一種長期的策略,短期內可能無法帶來滿足感。而主動投資則可能在短期內產生「中獎」的興奮感,這種即時反饋很吸引人。
(4) 社會比較與影響
當周圍的人在討論自己的投資「戰績」時,會讓人感到壓力,從而促使主動交易行為。
3. 如何緩解這種認知失調?
如果你希望更好地平衡理性與行為,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設立明確的投資目標
清楚自己投資的目的是什麼(如退休儲蓄、資本保值),並確認指數投資是否能支持這個目標。讓目標引導行為,而不是情緒。
(2) 制定投資規則
建立清晰的投資計劃,比如每月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並避免頻繁查看市場波動。
(3) 接受行為的限制
認識到情感驅動是人性的部分,允許自己設定一小部分資金(比如5%-10%)作為「主動投資遊戲金」,其餘則放在指數基金中。
(4) 自我教育
閱讀更多與行為金融學相關的內容,了解人們在投資時常犯的心理偏誤,並以此提醒自己。
4. 心理學的額外好處
當你有意識地把「道理」轉化為具體行動,並減少不必要的主動投資行為,內心的矛盾感會隨之減少,整體投資體驗也會更加平和。
即使還是會主動投資,只要能夠有意識地限制行為範圍並且調整心態,也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