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亞里士多德學術困難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來自對原古希臘文的難以掌握。
譬如「範疇」(名詞) ﹑「謂語」(名詞) ﹑「謂述」(名詞) ﹑「可作謂語類」(名詞) 的語源都是「κατηγορία」。
亞氏《範疇篇》中的「範疇」來自古希臘文的「κατηγορίαί」(pl) 112,但與主語相對的謂語也是「κατηγορία」(si)。
「謂語謂述主語」中的動詞「謂述」的原希臘文是「κατηγορεῖν」,但用作案例或一個謂述關係的名詞「謂述」的希臘原文卻是「κατηγορία」。
至於「可作謂語類」的原希臘文則是「κατηγορούμενοη」(si),複數是「κατηγορούμενα」。下表可澄清相關用語的英譯和漢譯﹕
我們還沒有抵達隧道的盡頭。
表中置頂的用法是最常見的用法,動詞式是「κατηγορώ」。
法院中的控方稱為「κατήγορος」。
一般來說,一個句子就是通過一個動詞把一個 κατηγόρημα 應用到主語身上,而所謂的 κατηγόρημα 就是我們在 1.4.1 節中討論到的「範疇詞」。
這跟我們談論的題目有什麼關係﹖
亞里士多德在《論辯篇》中關心的是論辯的公共規則,其中以定義為核心,而定義就是對主語的謂述,以至一般來說,按古希臘語法傳統,一個句子就是對主語的謂述。放在一個法院的脈絡中,一個句子的非主語部份就是對主語的「指控」。
指控歸指控,其真值不是必然的,這或許可以解釋到為何亞里士多德關心命題的真值問題。
如上所言,有關可作謂述類是相對於謂語來說的用語,而且屬本體語言學的範疇。
本體論關注的基本上是兩類問題﹕有什麼和是什麼﹖
無論本體上或邏輯上,後一個問題都先於第一個問題。
我們必須先回答「X 是什麼﹖」才有可能回答「有沒有 X﹖」。
在回答「X 是什麼﹖」時,古希臘文習慣使用「το A είναι B」(或「S 是 P」) 的句式。正如卡爾‧波普爾 (Karl Popper) 批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本質主義 —— 即科學的目的是要發現及描述事物的本質 ——「S 是 P」的句式亦正好吻合亞氏本質主義定義的要求﹕繫詞「είναι」的一個用法可用於陳述主語的本質「是」什麼東西。
證據顯示,古希臘文語法沒有突出繫詞「是」的位置及功能,突出繫詞「είναι」的作用是亞里士多德本人。他的綜合推理 (syllogistic﹔被錯譯作「三段論」) 採用「S 是 P」句式正因為亞里士多德的邏輯是 ἐπιστήμη (episteme: 科學知識) 的工具,而 ἐπιστήμη 最終指向的是本體對象。但正如我們提證於前,繫詞「είναι」只是眾多非範疇詞之一,傳統語法學者 (包括古希臘文語法學者) 都沒有強調繫詞「είναι」的位置和功能﹔繫詞「είναι」的特殊應用完全來自它的某些用法具有傳遞性 (transitivity)﹕
之故113,因而使以本體性歸類為目的及作為一個推導系統的綜合推理成為有可能。
__________
112 此後以「pl」為「複數」,「si」為「單數」。
113 「ε」可讀作「είναι」(古希臘語) ﹑「is」(英語) 或「是」(漢語)。5.2_6 可讀作﹕如 x 是 y,並且 y 是 z,那麼 x 是 z。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