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繫詞「是」的虛構
五
1962年,陳夢韶在《語言學論叢》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漢語中上古即有繫詞論〉的文章,提出有別於王力的觀點,並根據先秦文獻材料,嘗試證明上古漢語即有繫詞﹕
總的來說,歷來漢語語言學者對古漢語有無繫詞的現象不外乎環繞有﹑無及省略三個觀點。
自王力起,關於繫詞的有無,反對者提出各種的論證,說「維」﹑「即」﹑「乃」﹑「惟」﹑「維」﹑「為」等字便是古漢語的繫詞。但細讀一下1937年的〈中國語法中的繫詞〉,王力早已就這類疑為繫詞的用詞作出討論和分析。這當然不是說王力說的都是對的。我們認為,〈中國語法中的繫詞〉的意見相當中肯。「在先秦的史料中,肯定的句子,主格與表語之間沒有繫詞,乃是最常見的事實。」,而「『是』字做繫詞用,乃是六朝以後的事情。但是,它的來源是『彼是』的『是』呢,還是『是非』的『是』呢﹖換句話說,它的來源是指示代詞呢,還是名詞或形容詞呢﹖這是很費考慮然後能答覆的。」[王力 1937: 4] 王力自己的答案是﹕繫詞「是」字從指代詞「是」發展而來。美國漢語學者顏祥霖大概是認同王力的意見,認為上古漢語沒有繫詞,但與王力意見相左的地方在於顏祥霖認為繫詞「是」最早是作為一個肯定詞進入漢語的,並發展出其繫詞的用法。此觀點見於顏祥霖發表於 1986 年的一篇英語文章 (下為後來發表在《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的漢譯)﹕
另一漢語學者馮勝利則在王力的觀點之上繼續考證,並且提出這樣的一個意見﹕一般認為上古漢語沒有繫詞,繫詞「是」是戰國末期從指示代詞「是」發展出來, 但沒有解決指示代詞「是」如何轉變成繫詞「是」的問題﹔馮勝利認為上古漢語判斷句的構成,其主謂之間必有一固定的語音停頓。根據這一分析, 「是」的來源及其發展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解釋。馮勝利的觀點是,最初的「是」字是個指代詞,其後指代功能弱化,從而導致主語和謂語之間停頓逐漸消失,最後演變成繫詞。[馮勝利 1993]108
香港漢語學者周國正基本上認同王力的見解,認為漢語中的繫詞「是」由古漢語中的代詞「是」演變而來,並且作出如下的猜測﹕「敘述﹑描寫﹑判斷關係雖然都可以利用 X 項﹑Y 項前後排列的『主題+論述』結構去表示,但由於組成論述部份的核心成份不同 (分別為動詞﹑形容詞﹑名詞),所以充任論述的有效性有異,名詞的本質功能在於指稱,作為論述的有效性最低,因此要利用一個表示陳述關係的成份以加強其有效性,繫詞『是』就是在這種動因之下而產生的。」[周國正 2007: 14]
惹起爭議的王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脈絡中對上古漢語沒有繫詞提出了一個哲學觀點。
__________
108 [顏祥霖 1986] 有一中譯本 (顏祥霖 2003),譯本有幾個不應有錯的地方顯得有點草率﹕比如《中國語言學報》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物,譯者附記中卻誤將該學報說作美國出版物﹔此外,參考文獻 [9] 的作者為上文提到的顏祥霖,英語為「Sian L. Yen」,譯者卻誤把「Sian」當作作者的姓或作者的整個姓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