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2024年讀了哪些好書呢?日日風想推薦幾本引人深思,值得反覆回味的好書給大家!如果你是以下幾類人之一,相信你會喜歡我推薦的書籍:
「兒少照顧者」的定義為:當家中有人出現疾病、障礙、成癮症或出現長照等本該由成年人負起的照顧需求時,負責照顧、家務以及給予情感支持的未滿十八歲兒童。
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向身邊大人求助卻不得果的小唯,從國小開始必須一肩擔起照顧母親與弟妹的責任,包括安撫發病時有暴力行為的母親、採買家中食材與日用品以及烹煮三餐等。然而,在母親持續不願意就診、其他親戚不願意協助,向身邊老師求救也因為學校怕事被擋下時,小唯漸漸關閉起自己的情感,身心也出現狀況......許多兒少照顧者可能因認為這是作為家人應盡的義務,甚至連自己身為兒少照顧者都不自知。即使順利長大成人,許多兒少照顧者仍須附上許多身心上的代價,例如: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可能因為不覺得自己的意見會被接納)、習慣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情感麻木、缺乏自信、在發展親密關係上出現困難等。儘管為了保護當事人而必須修改部分情節,但書中許多內容是奠基於訪談兒少照顧者產生。當今,兒少照顧者仍然不在大多數人關注的議題範圍中,如果想知道更多有關兒少照顧者的資訊,可以搭配《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這本書一起閱讀!
這本書是2023年出版的,但我是一直到2024年住院時,才有餘裕好好品味它。很有趣的是,當身份從習慣的「助人者」移動到作為「被助者」的病患角色之後,閱讀的眼光也隨之不同。作者魏明毅是受過人類學訓練的社工與心理師督導,但他不以「助人工作者」自居,而改稱為「苦難工作者」,使受苦者不僅僅處於「被助」的角色,更是一作為一名「身為能動主體的人,寓居於世」。書中的「三個現場」並不以時間序排列,而是分別意指個獨立有相互指涉的事件群。
「人們先是與自己的生命靈魂剝離開來,繼而吞噬掉眼淚,對於自身的落難與他人的災厄,漸而習以為常,不再動容。那病著的,是什麼?那些在生活裡感到的離地無根或者痛苦,是來自從天而降的個人不幸與調適有礙,抑或實則藏匿於整體社會生活裡的黑洞?」——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p. 86
在第一現場,作者企圖開展過度病理化的診斷標記,讓「忽明忽暗的苦難形貌」得以被如實理解。從揚言自殺的家暴相對人、未滿十二歲即生下自己父親孩子的女孩(以及背後共構整個亂倫結構的家庭)、面對孩子被安置而對工作者憤怒相向的母親,作者不只是透過尋常的專業話語與理論去看,而是試圖看見苦難背後,不只是個人的因應不良,更有著社會角落各個難以被看見,卻實質存在的黑洞。
「我們被任命為專業工作者,卻長期焦慮於『追及不上』之感,關於知與實踐,似乎不過是無以抵達的烏托邦。於是人們集體轉身,在公私領域去成為一個『努力』的人——那在地方社會被視為美好的道德之一。然而,『成為努力的人』,並不同義於目標的完成;相反的,努力,在此並不作為途徑或方法,其自身,即是行動的目的。它使人如同天竺鼠奮力專注於跑滾輪,閉眼埋首耗竭,卻不意圖到達任何地方。」——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p. 130
在第二現場,作者則關注「藏身於階級與權力裡的平庸」。伴隨著權力與階級而來的自戀與冷漠,作者以此對照使得苦難工作被滯留於此刻的政經結構與社會情境,照見了由資本主義與形式主義等象徵式精英共構的平庸。被在職進修進度追殺而掛名未出席課程的人們、對著好不容易求來的督導說著「對不起,我做不來。」的年輕社工、個案研討會上夥伴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案主是重鬱症,確診的」。我們操持著北美文化衍伸而來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名詞,幾個詞彙彷彿說明了案主苦難的縱深。然而,受苦真能被短短一行診斷描述?被任命為專業助人工作者的我們,在被案量、行政量與在職進修淹沒的背後,是否仍然保持最初的正直與良知?習得了專業知識與語彙的我們,是否仍然與受苦者站在同一現場?
「何其不幸,人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實;同時何其有幸,人有機會跟隨著所有的此時此刻,對新的所有遭遇開放。保持著結局未定的態勢,意味允許自此刻開始的所有遭逢(encounter),能被納入生命軌跡之一,容許它(們)去改寫歷史事件在生命長河裡的定位與意義。」——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p. 244
第三現場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老學生「小新」的故事,這位學生從二十出頭被診斷為重鬱症,後來轉為思覺失調症,反覆發病、吞藥尋生/死、出/入院,直至三十多歲仍在大學校園徘徊。小新是一名很有「病識感」的患者,從八顆到十二顆藥劑,副作用帶來的思考遲滯與記憶喪失,皆被小新認定為病症加重之緣故。然而真是如此?對於「人為何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永恆探問,真能被單純歸因爲某種失功能的信念?
在某些時刻裡,人們需要的,遠遠超過聆聽所能提供,而有多少時刻,我們——被稱為專業之人——用無盡的傾聽來掩蓋漫長無止的不知所以?
小新深長的困惑,需要得到一連串專注與詳盡的誠摯回應。對照於他在工作上的投入與能動,以及會談歷程中,所呈現理解與回應上的專注敏銳,我實在很難將他目前精神上的遲滯或尋短念頭,粗野地歸因於鬱症,那似乎不是問題的初始源頭,亦不是唯一與關鍵的回應方式;反倒,需警醒意識——專業體系所應對於「憂鬱」的方式,可能以生衍新且複雜的問題叢。——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p. 216
讀這本書時,我正好已住院一段時間,很多時間是在病房熄了燈之後,我拉開床頭的小燈,或坐在護理站讀著。作為病者的我,或許跟小新並不享有相同的診斷,但同樣的,我們的受苦被幾行ICD碼代表,我們的生活與秩序也跟著這幾個數字與英文符號在跑。但診斷背後,我幾乎未能在問診時向醫師袒露的是——當年那個為了不讓家裡擔心,而一路考上第一志願的女孩,是如何犧牲睡眠地苦讀、過去的我又是如何地對課業完美主義到每次死線前總是徹夜不睡、我又怎麼從一個對學術有想望的與寄託的人,讀到連最基本的健康都沒有了?診斷或許解答了一些生理上的症狀,但更深層的,關於生命本身的意義感到困惑,並且透過各種(或許「不健康」的方式)所做出的意義追尋旅程,卻從不是藥物、手術或單純的傾聽、陪伴可以解答。這是我從助人者轉為病者之後,最深的體會。
這本書德文原著為《Das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有些人直接英譯為"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為波蘭的精神分析師愛麗絲.米勒探討兒童受虐的第一本書籍。然而這裡所指的Gifted指的不是先天的天賦(gift),而是因後天受虐(gifted)而導致早熟、如同小大人一般能夠完美順應成人期待的孩子。然而,這些天賦異稟的孩子,可能同時內心憂鬱、空虛、自我疏離,並且在達不到完美時感到極度沮喪與焦慮。
愛麗絲.米勒發現,若孩子小時候早早需要壓抑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的需求,長大後會付出極大的身心代價,包括不能真實地體驗到自己的情感,甚至在極大的危險下仍毫不感到害怕。
因為只有在另一個人能夠完全接受、理解和支持時,孩子才能體驗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幸福童年的秘密》第一篇 丟失的情感世界
要怎麼才能從童年造成的心理狀況(例如:自大及憂鬱)中解放出來?愛麗絲.米勒給我們的解答是:要去正視童年時未能真正表達自己情感及需求背後的恐懼,像是害怕因為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受而失去母愛或是近似母愛的東西。
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修改病人的過去,而是為了使他能夠正視自己的歷史,並感受其中的悲傷。因此,病人必須發現他內心的早期記憶,並意識到父母曾對他施加的無意識掌控和輕視,只有這樣,他才能從中解脫。——《幸福童年的秘密》第三篇 如何面對治療中的輕蔑
日日風無意批判愛我的父母,但同時也想讓螢幕前的大家知道,即使是愛你的父母,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有可能讓你受傷的。你也可能曾經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而必須表現的早熟、必須壓抑自己真正的情感,到最後連自己的情感是什麼都不明白。讀這本書的過程痛徹心扉,但同時也令人大徹大悟——唯有正視我們童年曾經歷的傷,我們才能有意識地不把這樣的影響帶給我們的下一代。相信這本書對於深受童年經歷所擾的你,或是正在/即將為人父母的你,都會是很好的提醒。
想知道各位格友們2024年都遇到了哪些好書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知道!
另外,我也有出2024年回顧模板,想要有系統地反思與回顧2024年,並帶著新目標與希望開展2025年請這邊走:2024年度回顧模板(附上說明與日日風回顧版本)~
祝大家接下來農曆春節都能身心均安,面對親戚的各種問題轟炸都能安然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