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慈悲慈悲慈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格林童話《灰姑娘》中,繼姊為了假扮仙杜瑞拉,成為王后,不惜削足適履,套進那支非自己的玻璃鞋。

 

「割掉腳趾頭、截斷腳後跟,硬是將腳塞進玻璃鞋」,記得小時候讀到這段描述,內心覺得很驚悚,腦海頓時毫不客氣冒出血流滿地的畫面。我默默打了個寒顫。「割斷腳趾頭就為了當王后?」小小年紀的我覺得童話故事真是不可思議,真實世界的人類才不會這樣幹呢。

 

真的嗎?

 

其實我們多多少少都是灰姑娘的繼姊。

從小我們為了符合父母、主流價值觀的標準,不也把自己裁切好,崁入固定的框架,好獲得肯定與愛。成人後,儘管那個狹窄的框架早已不再適用大一號的我們,我們卻緊抱不放,依舊允許自己被外界的標準裁量、審度、限制,沒有察覺自己仍做著割肉削骨的事情。

 

不允許自己活得更完整,只因那些部分並不被喜愛。

 

然而遠離內在真實的人,扭曲、壓抑、斬斷自己天性與特質的人,就算登上王座,也只是一個他人的複製品,因此有名有錢,內心也不快樂。

 

每次想到人類服從於這種隱形卻無所不在的框架而自我閹割,終其一生忙著把自己活成別人,過著真我與假我內鬥不斷的日子,就覺得厭世。

 

Life is meaningless!我看每個人都是薛西弗斯,超脫不了主流價值的套繩與框架。

 

我的世界觀、對人類的觀點,就是這麼悲觀。特別是自覺框架銬得靈魂發疼,卻沒有魄力斬斷,仍舊一昧取悅、討好主流社會,把自己扭曲成四不像的時候,我對面目模糊的自己生出無以名狀的厭惡感,恨不得像Thanos,用一個彈指消滅「我」的存在。

 



回顧&日記終於讓我停下自我折磨


國高中以來,我一直都有手寫日記的習慣,成年後也斷斷續續地寫著,特別是喜歡手持筆,筆尖在紙頁上發出沙沙聲,那個當下,總使我心寧靜。

2024年,在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下,開始認真寫起「肯定與感恩日記」,只是沒想到有一天這些日記本、書寫的旅程,竟然密密麻麻地織成一張厚實的安全網反轉自我厭惡的情結。

 

原來這個月有個轉折,原來那一年有了突破。

天啊,我真的是很蠻皮bân-phuê耶,無論老媽如何打罵,我依然故我!

國父革命十三次才成功,我也不遑多讓……

 

回顧過去點點滴滴,我頻頻發出讚嘆、爆笑,原來生命裡闖過的關,比自己記得的還要更多。那感覺就像透過一個更大的我溫柔地批閱著自覺搞砸的人生試券,卻得到滿滿的包容和欣賞。「我」被抱個滿懷,感覺不良好的內心戲頓時畫風一轉,演起了搞笑喜劇。

 

審判者退位,觀察者上位

 

任何有觀察過頭腦在說甚麼話的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領悟,只是想像中的恐懼在拿捏我們的人生。

 

神經科學家妮可﹒維諾拉告訴我們,大腦被設計成專門關注負面事情。為了活下去,大腦努力偵測危險,好控制局面、排除威脅,確保生存無虞。

 

過度活躍的思考,貫注負面訊息的傾向,讓頭腦完全失去中立客觀的立場,看不見也忘記了自己做過很棒的事、累積的成果、已經克服的挑戰;而寫下日記、有意識地回顧,就是打斷大腦因生存恐懼而誇大想像、妄作的方法之一。

 

不知道各位聽過頭腦裡不斷重播的聲音嗎?

 

那被賽斯稱之為「內在聲音」(inner sound),是在你頭腦裡思想的聲音,對身體的影響大過外在聲音。它們影響組成你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我頭腦裡的聲音通常很嚴厲,像來自地獄的審判者,事事項項都要打分數,事情進行得不順利就批評自己沒用、愚蠢,加碼鞭笞自己。當我任由頭腦作主,比如破框卡關時,我會大吼自己「沒救了」「這一生都完蛋了」,緊隨而來的便是羞愧、自責的情緒與負面的想像畫面。最後的下場(通常毫無意外地)是一蹶不振的身心。

 

到底是誰說打罵教育有用?

 

當我開始回顧從前的歷史,彷彿正用一個宏觀的視角閱讀「我」的生命故事。我從審判者的位置退下來,換上一雙好奇之眼重新認識自己。

「原來我有這種感覺啊」「原來這件事我是這樣想的啊」,一邊讀一邊忍不住嘆息,「啊啊啊,闖過這關的我真不簡單呢!」。

 

當我不再被活躍的頭腦恐嚇、綁架、威脅,屬於正常人的慈悲情感也跟著升起。看著本子上,腦海中,記錄著那些不容易的生命故事,使我自然湧出眼淚,對自己感到敬佩與疼惜。

 

遇到困難時請放自己一馬 以自我慈悲取代自我羞辱

 

我在2020年遇見克里斯汀.聶夫(Kristin Neff)所著的Self-Compassion,中文書名:《寬容,讓自己更好 : 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

*Self-Compassion直譯為「自我慈悲」,或譯作「自我疼惜」、「自我關懷」、「自我慈愛」。

 

幾年下來我斷斷續續地練習,但經常不得要領,一遇到挫折更甚麼都不記得了,只會對自己大吼大叫,「你這個白癡。」

 

事出必有因,我們先來看看Neff 提出的Self-Compassion三大要素:

 

Mindfulness 正念:正念是自我慈悲的第一步。正念以清晰、平衡的態度覺察當下經驗。對當下的真實保持開放。經驗痛苦時,我們承認,並轉向痛苦。與痛苦並存,才對自己施予關愛與寬容。很多人很明顯在受苦,卻不肯承認他們有多苦,特别是當痛苦來自對自己的批判或是急於解決問題,而沒機會停下來,檢視面對生活的各項挑戰有多麼不容易。

 

self-kindness 善待自己:當我們犯錯或失敗時,鼓勵、支持、保護自己,而不是批判、數落自己。給自已溫暖、無條件接受自己,而不是攻擊、嘲諷自己。

 

common humanity 人類共通性:在你我的一生中,犯錯和遭遇困境是自然、正常,而無可避免的。當我們承認痛苦是人類的共同經驗時,每個痛苦時刻,就會轉化為與他人連結的時刻。我在困境中感受到的痛苦,跟妳在困境中感受的痛苦,是一樣的。

 

向來對自己很嚴苛的人要作到這三點簡直勘比肉腳攀登聖母峰,於是Neff說,請把受挫的自己當成是最好的朋友。你會在好友或親人遭遇失敗、痛苦、打擊時,以支持和理解的方式安慰對方,而非苛責、批評與咒罵。你怎麼撫慰好友就怎麼撫慰受挫的自己。

 

好喔~道理我都懂,但是Neff……我做不到。

一來是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就不是我的好友,我看朋友的各種行為都覺得可愛,但對自己就是各種討厭;二來,親人會在我受挫時嘲諷我、責備我活該,若我傷心地哭哭啼啼,還會被臭罵「真是沒用這有甚麼好哭」。痾因為我的怨念實在太深,若特地將某位親人帶入「我」的位置,我甚麼好話也說不出口(誠實地)。

 

沒有被好好接住過的人,要從頭練習如何接住自己。

 

幸好回顧&日記幫上大忙。當我看著本子裡具體寫下的內容,便如同看到事實,瞬間成了支持自己的證據,證明自己並不如想像中差勁。我跟頭腦裡嚴苛的審判者劃開了距離,跟慣性苛責自己的習慣脫鉤,我不知不覺站到了中立位置,甚至是辯護方的位置,如看待他者一樣看待自己。而一個中立客觀的觀察者本有的慈悲、關愛、疼惜就會自然地湧出來懷抱受傷、受挫的自己。

 

就這樣,自我詆毀的眼光、自我評斷的方式慢慢變得鬆弛。

 

就在我偶爾溫柔、偶爾慈悲地放過自己,忽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看待框架的眼光也變柔和了。


🪐「破框生活實驗」是落實於日常的自發性實驗。旨在打破框限自我的思考與行動,並透過親自實踐以驗證宇宙的靈性法則及各式身心習練。在實驗中發現、擴展未知的潛能,活得自由。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關注內在議題、創傷修復、靈性成長,以及故事裡那些無法說出口的祕密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loria Real Talk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帶著框架行走江湖,每個族群也有團體共同分享的價值觀。心理學家稱之為內團體偏見(in -group bias )。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苦惱很久的筆列出少少的喜歡,以及毫不猶豫、洋洋灑灑的筆列出的不喜歡,使我感到憂傷。因為我是一個連喜歡自己都做得極差的人。
每個人都帶著框架行走江湖,每個族群也有團體共同分享的價值觀。心理學家稱之為內團體偏見(in -group bias )。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苦惱很久的筆列出少少的喜歡,以及毫不猶豫、洋洋灑灑的筆列出的不喜歡,使我感到憂傷。因為我是一個連喜歡自己都做得極差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實體書迷的「災難現場」。教科書與各式書籍占滿了書桌和地板,衣服堆積在椅子上,禮品和包包散落一地,每次整理都無從下手。雖然我曾經努力進行斷捨離,但因執著於曾經買下的東西加上習慣不良,讓雜物重新湧現。我想改變卻遲遲未開始,希望能藉助大家的建議,找到解決這場亂象的辦法,真的很謝謝大家!
日圓匯率貶值!!衝去日本補貨啦🔥🔥2025最新推薦必買清單排行!專櫃美妝、家用電器、超夯Dyson這款一定要購入🎟️藥妝保養品、京都限定!必買保養品!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實體書迷的「災難現場」。教科書與各式書籍占滿了書桌和地板,衣服堆積在椅子上,禮品和包包散落一地,每次整理都無從下手。雖然我曾經努力進行斷捨離,但因執著於曾經買下的東西加上習慣不良,讓雜物重新湧現。我想改變卻遲遲未開始,希望能藉助大家的建議,找到解決這場亂象的辦法,真的很謝謝大家!
日圓匯率貶值!!衝去日本補貨啦🔥🔥2025最新推薦必買清單排行!專櫃美妝、家用電器、超夯Dyson這款一定要購入🎟️藥妝保養品、京都限定!必買保養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前幾天參加朋友的婚禮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你是哪一指受傷?」       上禮拜四是新辦公室裝修「大概完工」後第一天回去上班,免不了移動櫃體。要從水平變成垂直,但就在移動過程中,我不慎被高速墜下的櫃門夾傷手指。 沒錯,就像是狗頭鍘那樣。   啪!(或者喀擦)好大一聲。 「你沒事吧?」一夥人驚呼。 沒事沒事。我一定說沒事。
現在只要打開接受新聞的開關,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海裡,腳趾頭拼命的抓緊尖銳的礁石,儘管已經被割傷,鹽分滲入傷口陣陣刺痛,但海浪仍舊不留情一波又一波不留情的湧來,直至滅頂方休。 因為這裡沒有事實,只有嗜血。 事情是這樣的: 台北市文山二分局在112年12月24日報請劉姓男童疑似溢奶死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今天訪視這位長輩後,我由感而發,我們好像不曾為我們身體健康而感謝。 這位長輩是因為骨質疏鬆非常嚴重,有一天不小心跌倒後,腳趾頭,影響行走,於是住院手術植入鋼釘治療,術後,現在可行走無礙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前幾天參加朋友的婚禮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你是哪一指受傷?」       上禮拜四是新辦公室裝修「大概完工」後第一天回去上班,免不了移動櫃體。要從水平變成垂直,但就在移動過程中,我不慎被高速墜下的櫃門夾傷手指。 沒錯,就像是狗頭鍘那樣。   啪!(或者喀擦)好大一聲。 「你沒事吧?」一夥人驚呼。 沒事沒事。我一定說沒事。
現在只要打開接受新聞的開關,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海裡,腳趾頭拼命的抓緊尖銳的礁石,儘管已經被割傷,鹽分滲入傷口陣陣刺痛,但海浪仍舊不留情一波又一波不留情的湧來,直至滅頂方休。 因為這裡沒有事實,只有嗜血。 事情是這樣的: 台北市文山二分局在112年12月24日報請劉姓男童疑似溢奶死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今天訪視這位長輩後,我由感而發,我們好像不曾為我們身體健康而感謝。 這位長輩是因為骨質疏鬆非常嚴重,有一天不小心跌倒後,腳趾頭,影響行走,於是住院手術植入鋼釘治療,術後,現在可行走無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