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白話文
穩重是輕浮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整日行走,也不會離開自身的根本,如同車輛不會棄置輜重而行。即便身處顯赫的榮耀與華麗的景象之中,內心仍能保持超然寧靜。然而,為何作為一國之君,卻輕率對待天下呢?輕浮則失去根基,躁動則失去主宰。
3.解釋
這段話揭示了穩重與輕浮、寧靜與躁動之間的關係,並以此勉勵為人處世之道。大道運行於天地之間,任何穩固的事物都建立在深厚的根基之上,而任何能夠長久存續的力量,都來自內在的安定與沉穩。重者為根,輕者則漂浮不定;靜者能掌控,躁者則混亂無序。這是一種自然的法則,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穩重與持守的重要性。輜重,指的是軍隊行動時所攜帶的糧秣與物資,它是行軍的根本,沒有輜重則軍隊難以持久。同理,真正的君子無論行走於何種境遇,都不會捨棄自己的根本與內在準則,即便身處榮華富貴,也能保持超然的心境,不被外物迷惑。這種穩重與寧靜,讓他們不會因一時的變故而迷失,也不會因世俗的浮華而動搖本心。
但世人往往容易陷入輕率與躁動的狀態,特別是位高權重的人,若不能保持穩重,便容易因一時的輕忽而導致失敗。正如「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萬乘之主,指的是一國之君,承擔著治理天下的重任,卻若以輕率之心對待國事,則國家根基便會動搖,最終導致混亂與衰敗。這不僅適用於君王,同樣適用於任何肩負重責大任的人。領導者若無法保持穩定,容易輕舉妄動,則國家與組織皆無法長久;個人若缺乏穩重與自省,則人生亦難以安定。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簡潔而深遠。失去根基,便無法穩定立足;失去內在的主宰,則容易被外界所擺布。這句話不僅是對統治者的警示,更是對所有人的提醒。真正的智慧在於沉穩持重,真正的力量在於內在寧靜。學會穩定自己的內心,不因環境變化而輕舉妄動,才能在世間長久立足。這正是大道的運行法則,也是人生長久不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