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2025紐西蘭打工必看》紐西蘭打工度假,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讓我用最新的法定最低薪資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隨著各國重新開放國門,打工度假也重新回到許多年輕人的選項中。與澳洲同樣位於南半球的紐西蘭,在眾多出國打工的熱潮中,也是許多人考慮的選項之一。

「一周賺多少才夠?」

「錢沒有在嫌多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能周周破千是最好啦!」

那如果賺不到那麼多錢,那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

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

最起碼,也要夠基本的生活開銷吧?

隨著紐西蘭2025年最低薪資的消息公布,準備於今年出發的背包客,在法律的底線下,「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就隨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紐西蘭的會計年度

進入正題前,先做個背景補充,以免大家對年「中」才發調薪文有些疑問。

財政年度,又稱會計年度(Financial year),是指公司或國家每年制定預算或計算收入的統計時間。但每個國家或其法例所轄的組織各有不同,大抵分成兩類:曆年制跨年制

歷年制就如台灣,是由年初1月1日開始,一直到年底的12月31日為止;反觀跨年制的紐西蘭,會計年度是從當年4月1日到隔年3月底,所以才有年「中」與年「終」與我們相反的情形。

因此,紐西蘭每年的綜所稅,也都是從前一年的4月算到當年3月,然後從每年4月1日到7月7日開始所謂的報稅季。

所以站在會計年度的角度而言,台灣所謂的年中,在紐西蘭只是他們的年「初」,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法令都在每年四月實施的緣故。像是每年法定最低薪資的調漲,通常也是在每年的年初發布消息,四月開始實施。

至於其他國家的制度,詳細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財政年度

關於稅前與稅後薪資

通常我不會把稅前薪資當作基準,因為稅前說再多都是虛的,只有到手的薪資才是真的!像是賺了「稅前」百萬與「稅後」百萬,光稅前、稅後就落差至少20萬,說出來氣勢也不一樣!

只有實際到手的薪資才是真的,剩下的雇主都先幫你預繳給紐西蘭政府當做「強收的保護費」。用稅前計算薪資,只是幫自己多添一道計算89.5%稅後薪資的手續罷了。

紐西蘭法定最低薪資

根據紐西蘭勞工局官方於2024年12月17日發布的新聞稿:

2025年4月1日起,法定最低薪資為稅前23.50紐幣/小時,與去年23.15紐幣的時薪相比,薪資調幅僅有1.5%。

本次調幅不僅續創24年調薪幅度1.98%的新低,更是近十年來最低的一次!在每周工作法定40小時工作時數下,最低週薪則為稅前940元。

根據職位性質,主要可以分成三種:

  1. Full Time:保障每週工時40小時,享有年假、帶薪病假等福利。
  2. Part Time:不保障工時,其餘福利皆與Full Time相同。
  3. Casual:工時不固定,且無任何福利,薪資有8%的「Holiday Pay」。

由於臨時工(Casual)不像全職(Full-time)有額外福利,像是半年二週的有薪假、有薪病假等,基本上只要沒上工就等於沒收入,所以政府在法定最低薪資基礎上額外加上8%的「Holiday Pay」當作「補助津貼」,以2025年來說就是稅前25.38/小時(23.5*1.08),才是臨時工的基本底薪。

由於台灣的打工度假簽證性質特殊,紐西蘭移民局要求無法在同一雇主下連續工作三個月以上,因此每三個月必須更換一次工作,除非有公司願意擔保其他類型的簽證,否則很難達到Full Time的門檻。

稅後最低薪資

不論哪種工作類型,不論賺多少,政府「最少」都會從中抽取10.5%的所得稅。根據紐西蘭稅務局最新所得級距的資料顯示:

紐西蘭的所得稅僅有稅務居民與否的差異,不像澳洲針對打工度假簽證有另外一張稅率表,因此在所得稅的計算上相對單純。(延伸閱讀:《2024澳打必看》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周薪破千只是基本門檻!

上圖比較重要的是,原先所得稅10.5%的14000紐幣,2025年調高至15600才到達下個課稅級距。對賺辛苦錢的勞工來說,是個不無小補的小確幸。

不只有稅,還有保險費要付

除了稅以外,還要額外支付一筆工作強制加保的保險,類似台灣的勞保,工作出意外時給付:

雖然稅務局ACC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意外事故保險的收費表格來看,2024年4月開始的支付費率為1.6%,並由稅前薪資中扣除。

但是根據ACC官方於2024年12月12日發布的公告《Levy results》表示:2024年的ACC支付費率調整至1.39%、2025年4月1日開始至2026年3月31日為止,ACC支付費率則為1.52%。

因為往年官方發布的正式支付費率尚未更新,因此未來是否會真如上述調整,有待後續追蹤官方更新資訊。畢竟調降後,意味著今年的報稅季,有望多退一點錢到自己口袋。

所以除了保底10.5%的所得稅外,還要另外扣除1.52%的ACC意外險後才會是我們實拿的薪水。

因此最終100元的稅前收入,實際上到手的稅後(含保險)薪資只有87.98元。

一周「至少」能賺多少錢?

對於法定稅前最低時薪與現行稅制(包含保險)有所了解後,我們就能開始探討一周最少要賺多少才算是「法定低標」。

紐西蘭法定一周的標準工時為40小時,超過則有額外加班費。我們照著法律走,用法定基本薪資標準工時,以及搭配10.5%的稅率做計算(紐幣):

正職Full-Time:
稅前23.5/小時→940/
稅後21.03/小時→841.3/
保險0.36/小時→14.29(或是940*1.52%)
實拿827.01(或是940*87.98%)

臨時工Casual:
稅前25.38/小時→1015.2/
稅後22.72/小時→908.6/
保險0.39/小時→16(或是1015.2*1.52%)
實拿893.17(或是1015.2*87.98%)

最後得出在法定最低薪資標準工時,一周的薪資落點約在稅前940~1015元,或是稅後827~893元

所以從上述結果得知,如果人正在紐西蘭打工渡假,但是周薪如果沒有達到上述法定的低標,或許你該考慮是否找下一份工作。在每年準備入秋、入冬之際,趕快找工作吧!進入淡季的紐西蘭,工作只會越來越難找,有些工作甚至時數也會越來越短(除非旺季能將淡季的周薪給補回來)。

反之,如果薪資能四季都穩定在上述區間之中(甚至更高),除非職業倦怠或是工作環境氣氛不佳,不然不要隨便換工作,你只會後悔!

最後,如果是靠黑工的或是寄件制的朋友,黑工通常因為薪資低,必須用高工時才能達到最低標準計件制則是要每周薪資除上工作時數,才能知道自己的薪資有沒有達法定最低標準。

如果屬於上述兩種不達法律底線的敘薪方式,或許該考慮換份工作,因為你值得更好的薪水。如果現階段找不到更好的,過渡期只能將就點騎驢找馬,順便賺工作經驗。

以台幣的角度看紐西蘭的薪資水準

紐西蘭大多都採周薪制,不像台灣採月薪制,因此可以把一周乘上4次,就大概是台灣一個月的薪資水準:

一周827~893紐幣(扣除所得稅與保險)
=四周3308~3572紐幣
≒一個月61199~66095台幣(以2025219日匯率約1:18.5計算)

由於所得稅為累進制,第二級距14K-48K的17.5%所得稅門檻,基本上都會達到,為了貼近實際的薪資情形,避免將17.5%的門檻給遺漏,要以「年薪」來看才較為準確。

由於發給台灣的打工度假簽證有著「不能在同一雇主下連續工作三個月以上」的規定,因此保守一點,假設「找工期三個月、工作期九個月」,總共以一年工作40周來估算整年度的薪資水準:

稅前一周926~1000紐幣

年薪(40)稅前37600~40608紐幣
所得稅5488~6014紐幣
ACC保險571.52~617.24紐幣
年薪稅前37600~40608紐幣
69.56~75.12萬台幣(以202529日匯率約1:18.5計算)

年薪實拿31540~33976紐幣(稅前83%)
56.4~60.9萬台幣(以202529日匯率約1:18.5計算)

從上述結果可得知,如果是以「賺錢」為首要目標來紐西蘭打工度假,只要在台灣的年薪低於稅前69.56萬~75.1萬台幣稅後56.4萬~60.9萬台幣,那就來吧!台灣的薪水真不值得你留戀。

紐西蘭近年來都是全世界法定基本薪資前幾名的國家,所得稅與其他高所得國家比較相對較低,物價也不是世界前幾高的。

根據維基百科<List of countries by minimum wage - Wikipedia>所示,
目前紐西蘭在全球的法定最低薪資水準排名,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澳洲。

根據台灣主計處的個人薪情比比看統計顯示:2023年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中位數」為52.5萬,如果讀者在台灣的年薪有達到69萬(稅前),就贏了全台60%的勞工,如果達到高標的75.1萬,甚至還勝過70%!

若將比較對象縮小到25–29歲的年輕勞工朋友,會發現不論是69萬還是75.1萬的稅前年薪,都能分別勝過70%與80%的年輕人。

表示這些符合打工度假年紀的年輕人,有至少七成是賺不到69萬的!與其在台灣被壓榨、耗盡能量、懷疑人生、操到最後生無可戀,不如暫時逃離台灣世俗的眼光,順便幫自己的人生「換口氣」。

反之,如果在台灣的年薪(不論是稅前或稅後)剛好落在上述的區間範圍(甚至是超過),就必須權衡台灣與紐西蘭兩者之間的兩相權衡取其利。畢竟,在台灣這樣的高薪,在紐西蘭只是最低標準而已。

除非你有本事在紐西蘭賺到比台灣更高的薪水,否則就要考慮是否有其他誘因或理由吸引你前往紐西蘭打工度假。

端看自己是基於什麼目的決定踏上紐西蘭這條「不歸路」

結語

紐西蘭與世界各國一樣,近年因為許多的天災人禍,經濟面臨嚴峻的挑戰與通貨膨脹,不僅匯率持續走貶,近期數次調降利率,導致我們的紐幣資產貶值許多,每月利息收入也是逐月減少。

隨著紐新蘭政府再次調薪,當地薪資水準持續創高,但來自異鄉的我們,卻因為紐幣兌台幣的貶值,導致2025年的薪資水準不如2024年!(延伸閱讀:《2024紐西蘭打工必看》紐西蘭打工度假,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讓我用2024年最新的法定最低薪資告訴你

今年紐西蘭的調薪幅度之小,甚至創下近十年來新低,讓當地許多人抱怨不已。少數值得背包客慶幸的是:調高課稅級距上限、ACC費率下調

對於想來搶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的讀者,倘若是以「賺錢」為首要目標,除了付出勞力所獲得的薪資收入外,也別忘了要考量背後的「隱沒成本」,像是職涯中斷、放不下的親友、應負的責任等,並切記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它的代價

不論最終選擇待在台灣還是過來紐西蘭,不忘一句老話:

請對自己的選擇做負責!
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選擇善後擦屁股。

文末,附上筆者整理的2025年紐西蘭薪資的紐幣/台幣對照表(小數點四捨五入至第二位,有誤差請見諒)作為收尾:

2025年紐西蘭薪資-紐幣/台幣對照表

2025年紐西蘭薪資-紐幣/台幣對照表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財政年度
  2. Current minimum wage rates
  3. Minimum wage is increasing on 1 April 2025. Are you ready?
  4. List of countries by minimum wage — Wikipedia
  5. IRD-Tax rates for individuals
  6. Types of employee
  7. ACC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意外事故保險
  8. 個人薪情比比看
  9. Levy results

紐西蘭打工度假-行前準備

紐西蘭打工度假

紐西蘭旅遊

avatar-img
248會員
478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月的時候換了台新手機,許多帳密、憑證、裝置綁定陸續移轉到新手機上。最悲劇的莫過於忘記紐西蘭銀行(Kiwi Bank)密碼,輸入三次錯誤後直接鎖帳。 最後,只得透過海外申請密碼重設的方式處理。 三次密碼輸入錯誤,換來一個多月的焦慮煩躁、時間成本與金錢耗損。
大馬華人從小就處於多元族群與文化所塑造的豐富語言環境,後天能後掌握多種語言的溝通能力只是基本功罷了。
與澳洲打工度假相關的文章,用許多篇幅分享自身賺錢與花費的細節、分析與經驗談。這次一直被朋友與讀者敲碗:紐西蘭的部分呢?看似有存錢,實則損益兩平,有達到不吃老本的財務目標。
2020年即將出發紐西蘭之際,曾先用Google Maps認真探索一遍紐西蘭。 時光飛逝,正式踏上紐西蘭,才發現當年整理的地圖資訊已經過時,三年時光與疫情摧殘,當初標記的美食與商家都變了許多,倒閉、搬家、頂讓等等,必須重新整理一版才行。 最後,與大家分享更新過的紐西蘭旅遊地圖資訊。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九個月的時間,雖然沒把基督城走透透,印象深刻的景點倒是在腦袋中浮現幾個。 先前文章分享完基督城的美食,本篇接續介紹筆者認為值得造訪的基督城(含周遭)景點。 會以未來有機會踏足基督城,我會想再次造訪的景點為假設前提,分享自己認為值得一去的口袋名單。
十月的時候換了台新手機,許多帳密、憑證、裝置綁定陸續移轉到新手機上。最悲劇的莫過於忘記紐西蘭銀行(Kiwi Bank)密碼,輸入三次錯誤後直接鎖帳。 最後,只得透過海外申請密碼重設的方式處理。 三次密碼輸入錯誤,換來一個多月的焦慮煩躁、時間成本與金錢耗損。
大馬華人從小就處於多元族群與文化所塑造的豐富語言環境,後天能後掌握多種語言的溝通能力只是基本功罷了。
與澳洲打工度假相關的文章,用許多篇幅分享自身賺錢與花費的細節、分析與經驗談。這次一直被朋友與讀者敲碗:紐西蘭的部分呢?看似有存錢,實則損益兩平,有達到不吃老本的財務目標。
2020年即將出發紐西蘭之際,曾先用Google Maps認真探索一遍紐西蘭。 時光飛逝,正式踏上紐西蘭,才發現當年整理的地圖資訊已經過時,三年時光與疫情摧殘,當初標記的美食與商家都變了許多,倒閉、搬家、頂讓等等,必須重新整理一版才行。 最後,與大家分享更新過的紐西蘭旅遊地圖資訊。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九個月的時間,雖然沒把基督城走透透,印象深刻的景點倒是在腦袋中浮現幾個。 先前文章分享完基督城的美食,本篇接續介紹筆者認為值得造訪的基督城(含周遭)景點。 會以未來有機會踏足基督城,我會想再次造訪的景點為假設前提,分享自己認為值得一去的口袋名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Photo by PiggyBank on Unsplash 大家對於最低時薪工資的看法是什麼呢?在香港,現時(1/5/2023起)的最低時薪工資是$40,對於物價高漲來說,可以應付嗎?是一個保障嗎? 1) 保障基層員工 最低的工資對於一些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相信也是有個保障,能夠有合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稅前周薪破千只是基本門檻!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假日打工指南:全台最佳機會與薪資解析-台南-彰化-員林-新竹-金門-大里-花蓮-三峽-中壢-蘆洲 假日打工指南:全台最佳機會與薪資解析-台南-彰化-員林-新竹-金門-大里-花蓮-三峽-中壢-蘆洲   「假日賺外快!最熱門的假日打工機會推薦」 「揭開假日打工的神秘面紗:高薪兼職等你來挑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外派人大多是雙邊領薪水,台灣、越南都有領薪水。也有Local Hire是100%在海外領薪。通常我們跟公司面試時,會確認談妥的薪資是稅後薪資(Net Salary),由公司會處理稅務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基本認知。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 「錢沒有在嫌多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能周周破千是最好啦!」 如果賺不到那麼多錢,那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 最起碼,也要夠基本的生活開銷吧? 隨著紐西蘭2024年最低薪資的消息公布,準備於今年出發的背包客,在法律的底線下,「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隨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澳洲打工真的很好賺?事實可能沒你我想像的這麼簡單。這篇文章分享與背包客切身相關的三項重要指標:薪資、稅制以及匯率變化。 當周薪破千成為常態,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只差扶不起的澳幣匯率,還在低點徘徊。
Thumbnail
Photo by PiggyBank on Unsplash 大家對於最低時薪工資的看法是什麼呢?在香港,現時(1/5/2023起)的最低時薪工資是$40,對於物價高漲來說,可以應付嗎?是一個保障嗎? 1) 保障基層員工 最低的工資對於一些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相信也是有個保障,能夠有合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稅前周薪破千只是基本門檻!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假日打工指南:全台最佳機會與薪資解析-台南-彰化-員林-新竹-金門-大里-花蓮-三峽-中壢-蘆洲 假日打工指南:全台最佳機會與薪資解析-台南-彰化-員林-新竹-金門-大里-花蓮-三峽-中壢-蘆洲   「假日賺外快!最熱門的假日打工機會推薦」 「揭開假日打工的神秘面紗:高薪兼職等你來挑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外派人大多是雙邊領薪水,台灣、越南都有領薪水。也有Local Hire是100%在海外領薪。通常我們跟公司面試時,會確認談妥的薪資是稅後薪資(Net Salary),由公司會處理稅務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基本認知。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 「錢沒有在嫌多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能周周破千是最好啦!」 如果賺不到那麼多錢,那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 最起碼,也要夠基本的生活開銷吧? 隨著紐西蘭2024年最低薪資的消息公布,準備於今年出發的背包客,在法律的底線下,「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隨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澳洲打工真的很好賺?事實可能沒你我想像的這麼簡單。這篇文章分享與背包客切身相關的三項重要指標:薪資、稅制以及匯率變化。 當周薪破千成為常態,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只差扶不起的澳幣匯率,還在低點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