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彭啓明於近日表示,台灣將於今年開始實施碳有價政策,並要求進口廠商試行申報碳足跡。
這一措施旨在比照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促進減碳並保護本地產業的競爭力。
政策背景
根據彭啓明的說法,台灣的碳費制度將於2023年正式啟動,並將針對進口的水泥和鋼鐵等高碳排放產品進行碳足跡的申報。
這些產品的進口量相當可觀,特別是來自印尼和越南的水泥,約佔台灣市場的三分之一。
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有助於確保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得到合理評估,並促進公平競爭.
未來計劃
彭啓明指出,台灣將在2026年正式推行CBAM,並計劃在今年底啟動相關法案程序。
這一法案將要求進口商根據其產品的碳排放情況,申報碳足跡並可能徵收相應的費用。
這一措施不僅是為了符合國際標準,也是為了保護本地低碳產業的利益,防止外地產品因未申報碳排放而造成不公平競爭.
台灣的碳有價政策及其對進口廠商的碳足跡申報要求,標誌著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努力。
隨著政策的逐步實施,預計將對台灣的環境政策和經濟結構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