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象傾訴創傷:情感界線與公平性的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天的訊息,改變了我們的關係

「我可以跟你聊聊嗎?」

手機震動了一下,螢幕上顯示著她的訊息。那是個平凡的夜晚,我們還在曖昧階段,談天說地,探索彼此的世界。只是,這一次,她的話語裡藏著沉重的重量。

當她向我訴說自己曾經遭受的性侵經歷時,我的心猛然一沉。我聽著她緩緩敘述,感受到話語背後的痛苦與無助。我知道,這是她難以啟齒的傷口,我也知道,這份信任的重量不容小覷。然而,當下的我除了關心,還有困惑。

這樣的傾訴,是情感的進展,還是無形的負擔?


傾訴:信任與負擔的交錯

傾訴,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情感連結方式。然而,當傾訴的內容過於沉重,甚至超越了關係應有的承載力時,雙方的心理負擔便可能失衡。

對傾訴者而言,選擇分享創傷,或許是因為對方讓自己感到安全,也或許是因為內心無法再承受獨自面對的壓力。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尋求依靠的方式。然而,對於聆聽者來說,這樣的信任可能是一份無法承擔的重擔,特別是在關係尚未確立的階段。

當我們還處於曖昧時期,尚未建立足夠的情感基礎,這樣的傾訴可能使人陷入矛盾:該如何回應?該如何接住對方的情緒?又或者,這是我應該承擔的嗎?


朋友、曖昧對象、伴侶:傾訴的三種情境

在不同關係下,傾訴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被朋友傾訴:信任與互助

朋友之間的傾訴,往往是長期累積的信賴所促成的。我們會自然地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友誼的一部分,彼此的支持與陪伴能讓關係更加穩固。

被曖昧對象傾訴:期待與壓力

然而,當這份沉重的傾訴來自尚未明確關係的曖昧對象時,情境就變得微妙許多。這可能讓人產生困惑——這是親近的信號,還是對方無意間將沉重的心理負擔轉移到自己身上?

當我們尚未確定自己在對方生命中的位置時,被賦予這樣的角色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甚至對這段關係產生遲疑。

被伴侶傾訴:責任與陪伴

而在穩定的伴侶關係中,傾訴是一種深層的交流與支持。當愛與信任已經建立,我們會願意成為對方的依靠,共同面對生命中的挑戰。然而,即使是最親密的關係,也需要界線的拿捏,確保彼此的情緒不會被壓垮。


傾訴的公平性:我們應該承擔多少?

傾訴,究竟是情感關係的推進,還是負擔的無形轉移?

公平性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對傾訴者而言,這或許只是單純的信任流露,但對被傾訴者來說,這卻可能是一種超出心理負荷的挑戰。當我們尚未準備好接住對方的痛苦時,被迫承擔這份重擔是否合理?

我們需要問自己:

  • 我有能力承受這份信任嗎?
  • 這是否讓我感到不安或壓力?
  • 這段關係是否已經成熟到能夠共同承擔這樣的情緒?

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我們能否在關心對方的同時,也守住自己的心理界線。


如何適切回應?

當面對這樣的情境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表達關心,同時維持心理界線:

  1. 表達理解與支持
    • 「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這些,我知道這不容易。」
    • 「你的感受很重要,我希望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2. 設立心理界線
    • 「這件事對你來說真的很重要,但我可能沒有能力給你最好的幫助。」
    • 「這個議題可能需要專業的支持,你有考慮過尋求心理諮商嗎?」
  3. 誠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對我來說,這個話題有點沉重,我怕自己無法給你適當的回應。」


結語:關係中的界線,守護彼此的心理健康


當曖昧對象傾訴創傷,我們的角色不是治療師,而是一個有選擇權的人

選擇傾聽是一種善意,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無條件承擔所有的情緒負荷。關心與界線並存,才能建立真正健康的關係。

有些人認為,「愛就是要無條件接納」,但實際上,愛不是承受,而是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支持的存在,但不代表我們要讓自己陷入無法負荷的情緒深淵。


傾聽是一種選擇,守護自己的心理界線,也是。

avatar-img
6會員
36內容數
「人們失憶著相聚,等待靈魂超越認知的相認。」 我們都在關係裡看到了些什麼,例如愛; 我們都在關係裡失去了些什麼,例如自己; 我們都在關係裡學會了些什麼,例如界限; 我們都在關係裡找到了些什麼,例如自己。 . 當我們走過彼此,你想交換什麼禮物與祝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係界限 | 覺察 的其他內容
當朋友、伴侶、家人或同事向你訴說他們曾遭遇性侵的經歷,那一刻,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他們往後的心理狀態,甚至影響他們是否願意繼續相信人、相信這個世界。 許多人在面對這樣的傾訴時,會因為震驚、不知所措,甚至害怕說錯話,而無意間做出讓受害者感到受傷或被質疑的反應。 這篇文章希望從不同的關係角色出發,
說出來,然後呢? 近年來,隨著MeToo運動的推動,社會對於性別暴力的關注逐漸提升。許多人開始鼓勵受害者勇敢發聲,打破沉默。然而,當受害者真的說出口後,等待他們的,卻往往不是安慰,而是更深層的審視與壓力。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是否真的準備好接住受害者? 沉默的40%:「如果說出來也不被相
嗨,你是否曾經聽過這些話? 🔹 「你這麼天真很危險,會被騙,但我不會騙你。」 🔹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會這樣的,因為你太有魅力!」
當某個人越界了,而你卻選擇沉默……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時刻——當某個人越界了,你卻因害怕、不安或環境的壓力而選擇沉默? 在職場、學校、社交場合,甚至家中或與親近的人相處時,性騷擾與不當對待可能發生於我們最不設防的時刻。我們或許試圖說服自己:「沒事的」、「算了吧」,甚至責怪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
有時候我會想,外遇的人,遇到了什麼?在追逐著什麼? 在故事裡輪迴的人啊,會在哪個瞬間放手,讓自己順著切線遠離?
有時候我會想,外遇的人,遇到了什麼?在追逐著什麼? 每個故事裡的人,有沒有哪一個瞬間是真正堅決的句點?
當朋友、伴侶、家人或同事向你訴說他們曾遭遇性侵的經歷,那一刻,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他們往後的心理狀態,甚至影響他們是否願意繼續相信人、相信這個世界。 許多人在面對這樣的傾訴時,會因為震驚、不知所措,甚至害怕說錯話,而無意間做出讓受害者感到受傷或被質疑的反應。 這篇文章希望從不同的關係角色出發,
說出來,然後呢? 近年來,隨著MeToo運動的推動,社會對於性別暴力的關注逐漸提升。許多人開始鼓勵受害者勇敢發聲,打破沉默。然而,當受害者真的說出口後,等待他們的,卻往往不是安慰,而是更深層的審視與壓力。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是否真的準備好接住受害者? 沉默的40%:「如果說出來也不被相
嗨,你是否曾經聽過這些話? 🔹 「你這麼天真很危險,會被騙,但我不會騙你。」 🔹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會這樣的,因為你太有魅力!」
當某個人越界了,而你卻選擇沉默……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時刻——當某個人越界了,你卻因害怕、不安或環境的壓力而選擇沉默? 在職場、學校、社交場合,甚至家中或與親近的人相處時,性騷擾與不當對待可能發生於我們最不設防的時刻。我們或許試圖說服自己:「沒事的」、「算了吧」,甚至責怪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
有時候我會想,外遇的人,遇到了什麼?在追逐著什麼? 在故事裡輪迴的人啊,會在哪個瞬間放手,讓自己順著切線遠離?
有時候我會想,外遇的人,遇到了什麼?在追逐著什麼? 每個故事裡的人,有沒有哪一個瞬間是真正堅決的句點?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成立Foryourstory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很多仙子都會好奇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想在這邊披露能披露的。以及關於旁觀者和共犯的各種細節….這是一篇很沈重的信,當我感到很痛苦的時期曾想過要寫,我想死透但不想死的不明不白。現在看到大家對於家暴事件意識抬頭後,我感到既欣慰又羨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有時
Thumbnail
(偽小說,一切時空情境皆為虛構) 記得那一天,黃昏的陽光斜射到她的肩膀上,從她的嘴哩,吐出"分手"二字。 雖然我早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來, 但是還是不能相信就是今天。 勉強的應對著,有一句沒一句地搭理著她的問題:"你覺得我們交往期間的感覺是什麼?","你覺得我們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
一提到男朋友,她又露出一副快哭出來的表情,我立刻發現,我說錯話了。
Thumbnail
一個糾結的感情故事,兩個陌生人在網上聊天,見面後卻有些尷尬。作者對這段感情給予了自己的解讀和反省,希望將來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不同於完美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奈與自省。
跟她似乎開始無話可說 曾經想再從她身上得到孰悉的溫柔 想再跟她撒嬌 但又會告訴自己以前不知道她只要曖昧 現在知道了~還有什麼立場去跟她要什麼 這樣也會徒增她的困擾吧~別那麼犯賤 然後就會忍住了~ 但不講情話以後~突然就不知道該說什麼... 接著我們應該也死床了 死床=簡單說就是兩人
自從我知道她的想法 也開始把兩人定位成朋友 但還是因為失落所以幾乎沒有跟她講話 除了分享生活上的照片 不是故意不講,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還沒適應把情人轉成朋友 以前她是大T,我是很小女人的婆 經常找她聊天,撒嬌,取綽號 昨天她終於問我為什麼都不跟她說話了? 每天只貼照片 心裡想要
今天她跟我聊我們未來如何 聊很深很深 我打算以退為進問她 想要她說清楚到底我們關係? 想知道她的打算是什麼? 結果她說沒想過我們適不適合的問題 也沒想過在一起的事情 她說她有沒有婆都沒差 她過去太多婆了 只是想找一個對她好一點的婆 所以她一直只是把我當成可以上床的婆好友? 只有
Thumbnail
在昨天深夜的寂靜中,我妹妹因為工作疲憊心煩意亂,在閒聊之中好奇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像是夜風輕拂過安靜的湖面,引起了漣漪。她問我是否曾經想過,那些曾經傷害我的人,是否也正是他們,讓我學會了說話的謹慎,讓我應該感謝他們?
Thumbnail
myfone2023行動創作獎「故事接龍」二階續完試寫── 主題二:關於霸凌&性犯罪的設定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成立Foryourstory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很多仙子都會好奇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想在這邊披露能披露的。以及關於旁觀者和共犯的各種細節….這是一篇很沈重的信,當我感到很痛苦的時期曾想過要寫,我想死透但不想死的不明不白。現在看到大家對於家暴事件意識抬頭後,我感到既欣慰又羨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有時
Thumbnail
(偽小說,一切時空情境皆為虛構) 記得那一天,黃昏的陽光斜射到她的肩膀上,從她的嘴哩,吐出"分手"二字。 雖然我早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來, 但是還是不能相信就是今天。 勉強的應對著,有一句沒一句地搭理著她的問題:"你覺得我們交往期間的感覺是什麼?","你覺得我們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
一提到男朋友,她又露出一副快哭出來的表情,我立刻發現,我說錯話了。
Thumbnail
一個糾結的感情故事,兩個陌生人在網上聊天,見面後卻有些尷尬。作者對這段感情給予了自己的解讀和反省,希望將來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不同於完美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奈與自省。
跟她似乎開始無話可說 曾經想再從她身上得到孰悉的溫柔 想再跟她撒嬌 但又會告訴自己以前不知道她只要曖昧 現在知道了~還有什麼立場去跟她要什麼 這樣也會徒增她的困擾吧~別那麼犯賤 然後就會忍住了~ 但不講情話以後~突然就不知道該說什麼... 接著我們應該也死床了 死床=簡單說就是兩人
自從我知道她的想法 也開始把兩人定位成朋友 但還是因為失落所以幾乎沒有跟她講話 除了分享生活上的照片 不是故意不講,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還沒適應把情人轉成朋友 以前她是大T,我是很小女人的婆 經常找她聊天,撒嬌,取綽號 昨天她終於問我為什麼都不跟她說話了? 每天只貼照片 心裡想要
今天她跟我聊我們未來如何 聊很深很深 我打算以退為進問她 想要她說清楚到底我們關係? 想知道她的打算是什麼? 結果她說沒想過我們適不適合的問題 也沒想過在一起的事情 她說她有沒有婆都沒差 她過去太多婆了 只是想找一個對她好一點的婆 所以她一直只是把我當成可以上床的婆好友? 只有
Thumbnail
在昨天深夜的寂靜中,我妹妹因為工作疲憊心煩意亂,在閒聊之中好奇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像是夜風輕拂過安靜的湖面,引起了漣漪。她問我是否曾經想過,那些曾經傷害我的人,是否也正是他們,讓我學會了說話的謹慎,讓我應該感謝他們?
Thumbnail
myfone2023行動創作獎「故事接龍」二階續完試寫── 主題二:關於霸凌&性犯罪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