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時意想不到十個好處(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I:

Mike身為高敏感者,生涯自求學到出社會後遇過無數個低潮..。

而我回顧的部落格中關於"低潮"的文章,就超過10篇了..(文末已附上過往一些相關文章)


以占星命盤來看,我的水象宮位能量強大,有不少行星落於4、8、12宮(水宮)。

這是在說這群人有:高敏感與內耗,直覺力強且想像力豐富,而且容易被周遭環境影響吸收負面情緒等特質。

尤其是8宮的能量在主導(參考唐老師的podcast說明),會面臨危機與轉機。

再加上命盤天蠍的能量強,讓我成為很像天蠍的金牛人,充滿矛盾的性格。


而冥冥之中似乎有個聲音在說:

如果真希望成為浴火鳳凰而重生?那麼得先進入身心之地獄的考驗..

雖走入靈魂的暗夜,進入一段混亂與未知的旅程,卻因而得到足夠的成長。


走入40歲的中年後,人生正在重新開始,也正在療癒前面受的傷。

而低潮看似負面含意的名稱,現在我正找出它"新的定義"。也許你從來沒想過,但我覺得過往的低潮在生命中出現都是有意義的。



1.認識自己


低潮期能讓你重新認識自己。如果總是過得順風順水,其實很難有新的視角看自己。

比如如果是以前沒有任何低潮我,我認識的自己會是:求學時很重視分數與外在表現的高材生,出了社會後是重視績效與使命必達的商人,追求外在成功。

上述跟過往與現在的我完全是兩回事,自從遇上低潮後就開始讓我覺醒自己是誰,不再抱著成就與表現至上的想法。

這同時也影響我選擇的道路與環境,隨著更深的自我認識,眼前的路越來越清晰。


而且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因為低潮,我終於了解過往我是持續在滿足別人的需求,從來沒為自己好好活著。



2.認識朋友


有句話說:走下坡時,你會知道誰是你朋友。

正是逆風時,朋友也才能認識真正的你。

當自己過得順風順水時,的確是很容易聚集人脈,但這些人並不會告訴你他到底是誰?為何而來的。

Mike出社會後,在不同的聚會與商業團體中輪轉過,也真的觀察到不少人性。人會很喜歡往資源多力量強的人身上靠攏,找到那個人群中聚光燈的焦點人物。

相對的人也會很習慣忽略弱者的行為與想法,甚至認為他們不太重要..

這時候真的能認識朋友嗎?我想也許可以,如果自己能先掌握識人的方式。

但是本來就不懂識人?沒有經過低潮?就變得很困難了..。


3.劃清界線


低潮時,因為對自己與別人開始產生足夠的認識後,能夠讓你重新畫清界線,開始確立自己是誰與拒絕成為誰。

開始想清出哪些人與哪些事,對自己是真正重視的?哪些並不是?

過去是什麼曾經努力過但是總是覺得好累?總是產生負面與持續消耗能量的結果?

現在走入谷底時,還有什麼人與什麼事正是持續支撐自己的力量?而且自己過去都沒發現過的?


這條界線隨著進入低潮谷底,會越來清晰直到幫助你斬斷那些對自己來說其實是負面的能量連結。

當你重新確立與劃清界線,生命中新的生活與新的開始,新的人事物也會隨之展開。



4.放下追求


劃清界線同時也在檢視,過往人生的那些追求是否太用力了?其實早就超出自己的力量範圍?

對有些人來說,其實他們也並不重視你過去有多用力?

是否自己曾活得太用力太累了?以至於逐漸陷入了低潮的僵局?

我過往的追求:到底是理性的頭腦或別人在告訴我"應該"這麼做?還是內心深處的直覺告訴我真心熱愛這麼做?

如果現在的我選擇放手,放下生命中不能控制的事情,從心掌握那些本來可控的事情,是否能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好?



5.從心檢視


鄧惠文醫師之前在podcast中分享了榮格提到的:人的陽性與陰性元素,正影響著世界。

活在陽性世界中的人,會很自然地追逐外在的目標與成就,且很重視理性且符合普世的社會價值觀與要求。

但是當我們遇上低潮時,會一下讓人狠狠打進陰性世界,開始看到自己內在的陰影,那些從未檢視過但其實持續存在且影響自己的事情。

這時候的自己可能會缺乏行動力、憂鬱沒有安全感、非理性且情緒化..。

原來還有另一個我?
原來過去的我是這樣活著的?
我能允許現在低潮的我持續一段時間嗎,能好好接納這個狀態嗎?如果不行,其實是哪個聲音在告訴我"不行"?


現在是一個我能開始深入內心,拿著一個探照燈往內在陰影探索的機會。



下一篇文章Mike將繼續分享低潮時意想不到的好處。


Mike


PS:以下是Mike過去因為人生低潮撰寫過的文章回顧。


我是Mike:喜歡獨食與獨旅的部落客/文案寫手/No code與WP架站/命理與心理學愛好者,在Vocus的專欄文章有:1.心理測驗好好玩2.心靈行銷電子報3.如何決定上一門課4.創傷後的人生5.今日一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ke分享他如何運用AI提升工作效率,並探討AI對未來工作的影響。文章涵蓋AI應用於市調分析、文案優化、個人品牌定位、理財分析、目標設定、課程整理等範疇,並提出AI未來應用方向及對AI取代人類工作的看法。
Mike分享其2024年工作與學習心得,強調認識自身特質(INFP)並調整目標的重要性,避免過度追求傳統成功學而忽略自身能量限制。文章提及閱讀《發現你的天職》與《即使憂鬱,也能創業活下去》的心得,並分享其在工作的成果與體悟。最後鼓勵讀者寫下感恩清單,並感謝過去一年。
作者Mike分享過去學習心得,主要圍繞身心靈、占星與命理。他上了結合身心靈與占星的課程,學習透過星盤檢視自身模式與課題,並從中觀察到霸凌議題的轉變與身心靈發展趨勢。此外,Mike強調在身心靈學習中尋找到好的領路人與正知正念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學習面相的動機,希望提升識人能力,避免過往的創傷經驗重演。
HI: 想像一下,沙漠中你跟著商隊走散了,現在只剩下一個人,完全迷失方向。 真的又累又渴,遠遠看到一個休息站,心理一陣悸動!拚著最後的力氣抵達..。
HI: 今早看到關於身心靈界的新聞,有位老師在攻擊有創傷經驗的人... 這對助人行業來說真的是負面消息。 (如果你有注意到Mike的訊息,去年底前我已經寫下"助人工作者的職業聲明" 我也希望同行能開始自己寫下聲明,別再讓行業中製造烏煙瘴氣的人予取予求了)
Mike提供了一項釐清與檢視人生卡點的限時服務,應用許久幫助自己,現在也期待能協助到人。
Mike分享他如何運用AI提升工作效率,並探討AI對未來工作的影響。文章涵蓋AI應用於市調分析、文案優化、個人品牌定位、理財分析、目標設定、課程整理等範疇,並提出AI未來應用方向及對AI取代人類工作的看法。
Mike分享其2024年工作與學習心得,強調認識自身特質(INFP)並調整目標的重要性,避免過度追求傳統成功學而忽略自身能量限制。文章提及閱讀《發現你的天職》與《即使憂鬱,也能創業活下去》的心得,並分享其在工作的成果與體悟。最後鼓勵讀者寫下感恩清單,並感謝過去一年。
作者Mike分享過去學習心得,主要圍繞身心靈、占星與命理。他上了結合身心靈與占星的課程,學習透過星盤檢視自身模式與課題,並從中觀察到霸凌議題的轉變與身心靈發展趨勢。此外,Mike強調在身心靈學習中尋找到好的領路人與正知正念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學習面相的動機,希望提升識人能力,避免過往的創傷經驗重演。
HI: 想像一下,沙漠中你跟著商隊走散了,現在只剩下一個人,完全迷失方向。 真的又累又渴,遠遠看到一個休息站,心理一陣悸動!拚著最後的力氣抵達..。
HI: 今早看到關於身心靈界的新聞,有位老師在攻擊有創傷經驗的人... 這對助人行業來說真的是負面消息。 (如果你有注意到Mike的訊息,去年底前我已經寫下"助人工作者的職業聲明" 我也希望同行能開始自己寫下聲明,別再讓行業中製造烏煙瘴氣的人予取予求了)
Mike提供了一項釐清與檢視人生卡點的限時服務,應用許久幫助自己,現在也期待能協助到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的人常常吸收他人的負能量,應該學會關照自己,挖掘情緒根源,設立情緒界限,成為健康的海綿,重拾內心平靜。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你是那1/5的人嗎?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了嗎?這是我閱讀的第7本與高敏人相關的書籍.因為每每多看到一個自己有相同體會時,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記憶會跟著鬆開一點,身心也會鬆一點,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也會多一點,也能多同理自己的所有反應,多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力量也會加一分.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的人常常吸收他人的負能量,應該學會關照自己,挖掘情緒根源,設立情緒界限,成為健康的海綿,重拾內心平靜。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你是那1/5的人嗎?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了嗎?這是我閱讀的第7本與高敏人相關的書籍.因為每每多看到一個自己有相同體會時,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記憶會跟著鬆開一點,身心也會鬆一點,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也會多一點,也能多同理自己的所有反應,多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力量也會加一分.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