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敏感族的一封信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高敏感如同行動海綿的您, 到處吸取著他人的負能量: 您的善良,使人感到溫暖 您的勇敢,給與眾人力量 您的愛心,帶給世界陽光 但是親愛的 您無私地關照了全世界 卻 忘了關愛最重要的自己 直到有一天 過往被您在 無意識壓抑 的所有情緒 如同海嘯般 襲捲反噬而來 使您徹底崩潰 卻被無知的社會 判定為“憂鬱症” 是如此的不公平 親愛的,您辛苦了! 身為高敏感的我 也曾崩潰無助過…… 咱們從今天起 多多關照自己 勇於向內挖掘 找到情緒根源 徹底排除釋放 重拾內心平靜 設立情緒界限 成為健康海綿 繼續服務世界

1會員
8內容數
靈氣療癒師/瑜伽輪老師 Kang Ti 複合式餐廳老闆 胖滿便當店老闆 立志成為身心靈導師 喜歡玩耍 😆 喜歡感受 ☺ 喜歡分享 😄 希望將我的體驗 轉換為 愛❤與光💫 分享到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羽灵心靈小棧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高敏感者的特質,是留給"懂得欣賞的人"】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avatar
記憶旅程 to Roxanne
2024-03-03
你了解高敏感人嗎?5個方法大幅降低高敏帶給我們的高壓生活!成長經歷中一直知道自己個性纖細,尤其在親密關係上,會因為拘泥對方的用詞或表情,造成忽大忽小的紛爭。直到近年「高敏感人」一詞隨著相關書籍的宣導而漸漸開始被大家認識,才體認到這種神經發達的性格也是高敏感人的表現。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面對自己的高敏個性,以及用了哪些方式來改善人際相處。
Thumbnail
avatar
島外生活
2023-07-09
【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給總是在意他人的你,練習以自我本位提高自我肯定感推薦給容易在意他人評價的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練習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同時提高自己的自我肯定感。
Thumbnail
avatar
2023-07-02
如何賣東西給高敏感的顧客?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指的是一種特質,這些人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容易感受到情緒和氛圍的變化,對於別人的需要和情感也更加敏感。高敏感的人群佔人口的比例約為20%,他們對於環境的反應更加細膩,會更容易受到壓力和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avatar
洪惠嘉
2023-05-22
非常在意別人的想法?苦於受他人評價影響?給高敏感工作者自我調適的實用指南《相信你自己》所謂的「高敏感族群」是指心理上,對內、外在刺激很敏感,容易被情緒影響淹沒的一群人,大約有15~20% 的人天生就是「高敏感族」,他們常常面臨各種壓力、焦慮與自我懷疑,以至於缺乏自信。《相信你自己》就是一本對於高敏感的工作者如何在職場悠遊自處,以及進一步發揮優勢提供有用建議的好書。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3-04-22
給高敏感者的英文課1: 破解對高敏感的迷思Elena Herdieckerhoff是一名致力於推廣高敏感族群相關知識的講者,她的TedTalk演講影片 目前在Youtube上已經累積超過500萬點閱。在這部演講影片中,Elena不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了什麼是高敏感,更道出了許多高敏感族群一直以來所面臨的誤解和委屈...
Thumbnail
avatar
Angelia
2022-12-01
為什麼想做給高敏感族群的英文課?有些人說,高敏感族群(HSP)生活在這個嚴峻的世界,就彷彿把一株纖細的蘭花種植於沙漠之中。面對這個世界,高敏人常常感到相當挫折的。 「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一樣適應這個世界?」 「為什麼別人都做得到,就我不行…?」
Thumbnail
avatar
Angelia
2022-12-01
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鈍感世界中,給高敏感族的人際關係指南!( 原文作者 : 伊麗絲 . 桑德 )作者本身就是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士,提出實際案例對自我滿意度或自信度低落的人做人性分析與人際探討,而人性與人際離不開三個價值面向,1、生死;2、性情;3、經濟。釐清個人人生中的這3個面向可以覺知自我,接著要執行改變就會比較容易。
Thumbnail
avatar
Sheryl's Notes 雪柔的閱讀筆記
2022-10-23
給還沒出現的妳寫信24——我是高敏人:高敏感族當我意識到我是高敏人的時候,一時在想的是,除了想辦法「減敏」(不然太累了)之外,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我這些高敏的特質,去發揮它的特長,要用在哪裏呢?需要銷耗這方面的能量啊!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1-04-25
從獨處獲得能量,寫給高敏感的內向者族群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Thumbnail
avatar
紀長興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