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慣性模式成為「你的工具」,而不是「你的牢籠」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你是在選擇,還是在重複?


清晨六點半,手機鬧鐘響個不停。

小唯迷迷糊糊地睜開眼,昨晚明明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結果還是習慣性地按下貪睡鍵。當她再次醒來,時間已經七點多,她猛地跳起來,手忙腳亂地準備出門。

到了公司,主管催促她提交簡報。她打開電腦,深呼吸,告訴自己:「這次不能再拖了!」結果五分鐘後,她的滑鼠早已開啟社群網頁,手裡還多了一杯熱騰騰的咖啡。

這樣的情境,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 想改變習慣,卻總是無法堅持
  • 想專心工作,卻總是被拖延與分心打敗
  • 想變得更好,卻發現自己一直在重複過去的模式

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慣性在主導你。

慣性可以讓人變強,也可以讓人受困。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它,它將成為提升效率的利器;但如果我們放任它,它就會成為我們逃避成長的枷鎖。

問題是,你是在駕馭慣性,還是被它綁架?

raw-image

一、慣性的雙面刃:它既能幫助你,也能限制你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能高效運作,比如每天固定時間回覆郵件、處理報告,甚至連喝咖啡、思考創意的時間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他們看起來「自律」,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已經把這些行動變成了習慣,這些「好慣性」讓他們不費力地保持高效。

但另一種情況是,當慣性變成一種逃避機制,它會悄悄地拖垮你的效率與決策。

  • 習慣性拖延,導致最後一刻手忙腳亂
  • 習慣性打開手機,導致無意間浪費大把時間
  • 習慣性防禦批評,導致錯失改進的機會

慣性就像是一條河,它可以帶著你順流而下,也可以讓你困在同一片水域打轉。

關鍵不在於消滅慣性,而是學會如何讓它為你所用。


二、真實場景:小唯的「慣性困境」


場景:部門會議後,主管找小唯談話

主管(皺著眉):「小唯,這次的提案簡報還是趕在最後一刻交來,妳有發現嗎?」

小唯(心虛低聲):「我有想早點做完的,但總覺得還有更緊急的事情……」

主管(嘆氣):「妳的創意很好,但如果一直拖延,最好的想法也會變得沒價值。」

小唯(苦笑):「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改不了。我一坐下來就會想先滑一下手機、泡杯咖啡……」

主管(拍她肩膀):「這很正常,我以前也這樣。但妳有沒有想過,既然妳已經知道自己的慣性,為什麼不試著利用它?」


小唯怔住:「慣性還能利用?」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對抗慣性,卻從沒想過,如果順著它走,或許可以讓它成為推動自己的動力。


三、破解慣性牢籠:找到你的行為模式


在主管的建議下,小唯開始記錄自己每天的行動,結果發現了一個明顯的慣性模式:

  1. 早上到公司後的15分鐘:她總是先處理一些「簡單的小事」,例如回覆郵件、整理桌面,因為「這樣做會讓我覺得有成就感」。
  2. 10點後,開始想做簡報:但只要一遇到「整理數據」這種麻煩事,她就會覺得煩躁,然後習慣性地滑手機、去茶水間晃一圈。
  3. 中午前,不知不覺又在做零碎的雜事,而真正重要的簡報工作,還是沒開始。
  4. 下午焦慮衝刺:等到會議快到了,她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補救,結果品質時好時壞。


這讓她驚覺:她並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想獲得立即滿足」的慣性,讓她不斷地選擇容易做的小事,而逃避真正重要的挑戰。

但如果這個「立即滿足」的慣性可以被重新利用呢?


四、讓慣性成為工具:三個關鍵做法


主管告訴小唯,與其對抗慣性,不如讓它成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助力。

1. 切割任務,讓「立即滿足」變成動力

  • 把一項困難的工作拆成小步驟,讓自己可以快速完成一部分,獲得小小的成就感,進而提升動力。
  • 例如:
    • 「先整理3筆數據」
    • 「先寫出簡報標題」
    • 「先挑選一張適合的圖片」
  • 當你獲得成就感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而這股動力會讓你更容易持續投入。

2. 設定「慣性啟動點」,讓行動變得自動化

  • 訂定固定的「啟動時刻」,例如每天9:00-9:30是「無干擾工作時間」,只要這段時間到,就自然開始處理最重要的任務。
  • 這就像每天早上刷牙一樣,變成不需要思考的慣性行動,久而久之,你會自然而然地進入狀態。

3. 預先阻斷干擾,讓壞慣性無法啟動

  • 在工作開始前,登出社群網站,把手機放進抽屜,讓分心的行為變得「不方便」。
  • 設計「阻斷點」,讓自己在想拖延時,先做一個簡單動作(例如深呼吸、喝口水),用一點點時間來中斷慣性的驅動。

五、結語:你能駕馭慣性,還是被它駕馭?


幾週後,小唯的主管對她說:「最近的報告品質比以前穩定很多,你是怎麼做到的?」

小唯笑了笑,說:「我沒有變得更自律,我只是換了種方式,讓慣性來幫我工作,而不是讓它來拖垮我。

其實,真正的改變並不需要靠蠻力逼自己進步,而是找到方法,讓行動變得「無需思考就能自動執行」。

所以,你要選擇繼續被慣性控制,還是開始駕馭它,讓它成為你的工具?

只要掌握方法,你會發現,慣性不再是牢籠,而是助你前行的順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4會員
32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當你說「我不知道我的卡點」,不代表你不努力、不認真,而是你還沒找到能安心說出混亂的空間。你不是沒想法,而是想法太多、說不清楚。這不是無能,而是正在理解自己的過程。卡住沒關係,重要的是你願意停下來,慢慢看清楚,慢慢走出去。
Thumbnail
2025/04/23
當你說「我不知道我的卡點」,不代表你不努力、不認真,而是你還沒找到能安心說出混亂的空間。你不是沒想法,而是想法太多、說不清楚。這不是無能,而是正在理解自己的過程。卡住沒關係,重要的是你願意停下來,慢慢看清楚,慢慢走出去。
Thumbnail
2025/04/23
人不是怕黑,而是怕黑裡會藏什麼。挫折也是。真正讓我們焦慮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腦中那齣「預演失敗」的內心劇。你不是懦弱,是大腦保護機制太過用力。學會辨識想像與事實,你會看見:你還能選擇,還能前進。
Thumbnail
2025/04/23
人不是怕黑,而是怕黑裡會藏什麼。挫折也是。真正讓我們焦慮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腦中那齣「預演失敗」的內心劇。你不是懦弱,是大腦保護機制太過用力。學會辨識想像與事實,你會看見:你還能選擇,還能前進。
Thumbnail
2025/04/19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4/19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